分享

老上海明信片

 街心舞苑 2017-05-31

今天请大家欣赏的是我收集整理的一些老上海的明信片和照片。个人喜好原因,我觉得彩色照片更能反映当时的情景和气氛,所以今天挑选的都是彩色的老照片。看惯了黑白照片,在这个周末的早晨来点不一样的也不错。我喜欢有色彩的生活。


大部分照片摘录自:360DOC个人图书馆,六岭书屋,新浪微博,在此表示感谢。


清末高级客栈长发栈,原来客栈是张这样的,看照片也是西式的洋楼。


清末小饭馆,感觉食客都很悠哉。


外滩黄埔路领馆区,当时的黄埔路比现在感觉要热闹多了。


外滩源英国领事馆。




黄埔路上奥匈帝国领事馆,几乎已经被人遗忘了,谁让她是一战战败国。


外滩俄罗斯领事馆,100多年来只有俄罗斯领事馆一直在原址没有搬迁。


北外滩日本领事馆,红色的房子就是。


法租界法国领事馆前的外滩。


以上为法国领事馆一组照片,法式建筑就是优雅。


外滩德国礼拜堂。


外滩近南京路口德国总会大厦。


静安寺路的有轨电车,这样的画面还是很优美的,像幅油画。


虹口昆山儿童公园(鲁迅公园)。


上海法国公园。


外滩公家花园(外滩公园)音乐堂。


礼查饭店和外白渡桥。


早期南京路,跟现在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外滩欧战纪念碑,后来被日本人炸毁。


外滩划船俱乐部、新安堂原貌。现在的新安堂是仿的,总感觉少了那么点历史感。


上海沪宁铁道停车场(上海北站),当时的火车站建的也这么漂亮。


外滩第一、第二代江海关大楼。


乍浦路桥和苏州河两岸,当时感觉已经很繁荣了。


正在修补路面的四川路桥,印象里这里是电影“战上海”最后的高潮场景。


虹口三角地小菜场,你们还有印象吗?


外滩划船俱乐部门前的马车,有没有觉得跟欧洲某个小镇真的很像。


静安寺路英国乡村总会,原址现在是广电大厦了。


外滩旧貌,感觉那时的外滩是真的漂亮。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现四川路浦光中学),看看当时的照片再想想浦光中学现在的外观,如果所有老房子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那该多好啊。


老洋房即使变成了厂房车间,四根柯林斯风格的立柱还是骄傲的挺立在那里。


木楼梯旧了,几十年都没有被好好打蜡了,干涸的没有一点包浆,但是栏杆上弧形优美的拱圈,立柱上栩栩如生的雕花,还是让人强烈的感受到原先的雅致和奢华。


绿色的洁具线条简洁、明显的ArtDeco风格,用了80多年釉面还是那么光洁,成为破旧老房子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最后三张是我很喜欢的新华路上老房子的照片。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不管现在这些老房子处在怎样尴尬、落寞的境地,他们从骨子里透出的高傲气质都是难以磨灭的。


我想用忍耐这个词来形容我的感悟,老房子在几十年风风雨雨中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但他们还是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魅力,历久弥新的魅力。


我想他们一直在等待没有放弃,等待能够理解他们的主人,等待回复到原先光彩夺目的状态。这种隐忍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有人说现在的上海只是重现她往日的辉煌,我同意这种说法。


感谢观赏,也感谢有心人整理了这么多老的明信片,让我们知道当初上海是怎样的优雅和气度不凡。




ArtDeco上海 关注所有精致的回忆和曲折感人的历史,因为我们期待上海再现往日的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