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友间借贷”风险:你应当了解的民间借贷法律知识

 王断天崖路 2017-05-31

亲友间借贷”风险:你应当了解的民间借贷法律知识

2016年以来,门头沟法院受理大量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发现“亲友间借贷”类纠纷案件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而相较于同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情况,此类纠纷有时还呈现出不打借条、不问资金用途、书面记载简易、延迟还款请求等特点,债权人借贷时缺乏防范意识,还款期届满后又“碍于面子”,一旦步入诉讼就很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对此,我院通过类案研判,分析“亲友间借贷”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风险点,以此提示公众增强法律意识,培育良好的交易习惯,防范和化解金融往来中不和谐因素,尽量将纠纷矛盾消除在萌芽阶段。

风险一:未注意借款人的资金用途和偿还能力

“亲友间借贷”往往基于借贷双方的信赖关系,在此条件下,债权人通常会降低戒备之心,忽视对借款人资金用途和偿还能力的了解、调查。如过于相信对方的“高端项目”而不知对方业务资质、管理能力、团队建设水平等情况,由此一旦出现巨额亏损就会导致无法偿债;另外,有的借款人还将资金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如赌博、非法经营等,而司法实践中个别债权人则明知如此还抱着“反正不是我干的”“我只是借钱”等心态,甚至有可能牵涉“共犯”问题,导致身陷囹圄。

风险二:未打借条或借条记载不清缺乏证据意识

“兄弟义气,义薄云天”是“亲友间借贷”的重要特征之一。有的债权人对借款人“过于自信”,认为不需要签订借贷合同,甚至连借条也不打,而一些别有用心的借款人就利用债权人这种“义气”的心理,忽悠“口头借条”“都在心里”,一旦拿到钱款就卷款跑路“玩失踪”。当然,还有一些情况是借贷双方马虎大意,对借条、合同等材料中诸如还款利率、还款时间、违约条款、滞纳金适用情况等记载不明或有歧义,造成双方“各有各的说法”以至于出现“说不清”的情况。

风险三:未及时提出还款请求以至于超过诉讼时效

法律界有一句谚语“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从现代法律规定层面考虑,如果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未行使权利,则债务人就有可能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进而导致权利人胜诉权出现消灭的情形。借贷过程中,有的债权人在债务到期后或是因为“遗忘”或是因为“不好意思”等,长时间不向债务人主张还款请求,一旦超过法定的诉讼时效,就可能造成请求还款的胜诉权归于消灭,从而带来不利后果。

>>>经典案例

案例一:

杨大因其子杨某房屋买卖资金周转问题,以自己的名义从好友林某处借得款项100万元,约定借款期限3个月,利息按照同期贷款利率四倍计算。然而,杨某却将部分借款用作赌博,在还款期限届满后,父子二人均无法偿还欠款,林某遂将好友杨大告上法庭,要求其归还借款及给付利息。

法官说法:本案中,林某基于同杨大的好友关系,进行大额借款,而杨大亦没有了解其子杨某真实的借款用途,与林某草率签订借款合同,后杨大提出杨某才是实际借款人,不同意支付利息损失和承担案件受理费。但是,因为林某与杨大之间的借款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规定的强制性规定,实属有效。而杨大未按约定时间偿还借款构成违约,应承担归还借款及给付利息的义务。

案例二:

李某与安某系朋友关系,2016年初李某先后借给安某300万元,但并无签订借款合同,只是口头约定借款一年。后还款期限将至,李某多次催款后,安某向李某出具借款承诺书一份,写道“安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向李某借款300万,双方认可利息的计算标准是每100万元的利息是30万元,利息约定90万整”。后由于安某还是无力偿还到期借款,李某将安某诉至法院。

法官说法:案件中,李某基于对安某的信任,借款300万而未签订合同,只进行了口头约定,风险较大,后经过李某多次催款,安某遂出具借款承诺书,成为认定双方借款事实的重要依据。另外,依据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李某主张的利息按照年利率30%的标准计算不受法律保护,后在庭审时李某将年息标准变更为24%,最终获得法院支持。

>>>风险提示

日常生活中,难免涉及亲友间的借贷情况,如果做好风险预测,安全开展借款,也一定能够省时省力解决较多生活“困窘”,但是如上述案例,在没有充分预测的情况下,“自己人”却往往成了反目对象,最终为了一些经济利益而撕破脸皮。故此,区法院在此为公众提示一下几点:

一是充分判断对方是否具备偿还能力和资金用途,如查看对方固定资产、经济收入、项目内容、实际运营情况等;二是提高证据意识明确借款书面材料载定内容,如写明借款人、借款金额、利率和还款时间等内容,语言尽量规范,避免出现歧义;三是按照法律规定合理约定利率等事项,注意利率24% 、36% 的“两线三区”规定;四是债务到期后及时催要欠款,避免超过诉讼时效等带来的相关不便。

“亲兄弟,明算账”,在民间借贷活动中,我们倡导困难帮助、热心友善、诚信借款的行为,但是对于双方而言,也应提高法律意识,避免不和谐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