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痛|我用黄帝内针

 旱半夏 2017-05-31
首诊:2017年4月13日

     当天早上,老家一亲戚从珠海带孩子专程来看感冒。

      小男孩4岁,有慢性鼻炎病史,之前调理后已很少发作。家长诉小孩发热、鼻塞反复1月余。当地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段时间,缠绵难愈。昨夜最高温度38℃,就诊时鼻塞不通,无发热,微恶风寒,汗多,二便调,纳差,睡眠不安稳,舌淡苔腻脉沉。处以下方:紫苏叶  荆芥  桂枝  白芍  红枣  炙甘草  桔梗  徐长卿  苍耳子  苍术  炒谷麦芽  布渣叶

      开完处方,听着小孩子很困难地用鼻子吸气,我灵机一动,真是心想事成,又来了一个让我验证“佛手针法”(此针法纯属杜撰)实用性的机会来了。当即在小男孩的左手拇指背面(第一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下一针,留针约30分钟后,鼻子逐渐地通气了。   

       孩子的妈妈见小小银针这么神奇,忍不住问我们,医生,我这腰痛能扎针吗?


腰痛10余年

      原来我这老乡腰疼痛已经10余年(下图手指按压处),曾外院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触摸其疼痛部位,刚好在右侧腰骶部,可触及许多“小结节”,按压时疼痛明显。

  

    “腰骶部通督脉”,按内针总则,应取左侧穴位,可取与督脉同气之后溪穴,但细思不如取督脉上的百会穴来的直接,故即针百会1针。


     刚下针,问老乡感觉如何,她还说很多年的老毛病了,没那么快吧,我让她站起来感觉感觉,她一站起来活动,嘿嘿嘿地对着我们笑说,真的不疼了,这么快呀!是啊,立竿见影!老乡这下更是不放过任何机会了,主动告诉我们小腿内后侧酸痛不适,位置如下图所示。


     考虑为太阳经病,右病取左,下病上取,故在患者左上肢手太阳经上求同气。找到对应点阿是穴(如下图),即针1剂,下针后自觉小腿疼痛减轻。



      留针约10分钟,老乡仍觉得小腿有点酸痛,指压痛点偏足少阴经,故在其左手手少阴经上,肘关节下方求同气,找到一明显压痛点,再进1针。留针30分钟后起针。


      起针后,患者腰骶部、小腿疼痛不适已然消失,腰骶部只留下轻微按压痛。


再次见证内针之神效!

2017年4月15日晚  

电话随访

小孩已无明显不适。

母亲针后至今上述疼痛未再出现。


按语

       在用内针之前,我对于这些痛症的患者都是转给其它医生诊治的。最近接诊多个身体出现疼痛的病友往往是1-3针即刻见效,自己都觉得不可思义。今天下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上课期间,为几位身体有疼痛的学生做了针灸治疗,也是立杆见影。《黄帝内针》之定穴“三二一”方法真是妙不可言!    止痛 | 我用黄帝内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