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简介】 林广平,祖籍广东省揭阳市,现居广州。长期专注于中国画传统技法及理论研究,对宋代山水画着力尤深。200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2014年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许钦松工作室高研班,师从著名画家许钦松先生;2015年研修于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师从蒋采苹、李魁正、王天胜、祁恩进、林容生、许俊、贾广健等名家,擅长国画山水及花鸟,作品多次参加并入选全国及省、市美术大展。现为中国国家画院许钦松工作室画家;文化部北京现代工笔画院画家;广东省文化学会美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创研部副主任;广州海日书画研究会理事;广州紫林轩书画院院长。 巍巍太行 暮春之初,中国国家画院许钦松山水工作室全体学员在导师许钦松先生的带领下,到河南新乡辉县万仙山景区进行为期十一天的写生教学活动,许老师希望学员能通过写生实践,获得对事物的客观认识及把控能力,锻炼学员对大自然的观察及笔墨运用上的技巧,积累素材,为日后的山水画创作做好准备。 与导师许钦松合照 许老师从自身创作实践出发,与学员分享了自己这些年来在山水画写生中的心得,包括大笔墨观、观察山水的方式、构图上大胆突破传统山水画的散点透视等创新见解,为学员带来了对当代中国画写生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许钦松,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 导师许钦松与国家画院许钦松山水工作室全体学员合照 【写生目的】 写生相比于我们在画室画画,指向性很强。写生就是观察、表现自然,观察是很重要的,要仔细看,仔细琢磨,研究自然对象,抓住属于自己的独特体会,让对象进入脑海里头,丰富自己的见识。对自然有了一种透切的理解之后,最后形诸笔端,这就是属于你的个人呈现,反复去粗存精,就会成为个人绘画风格面貌确立的起点。 太行山王莽岭 《太行写生系列》之一 《太行写生系列》之二 《太行写生系列》之三 《太行写生系列》之四 【观看自然的方法】 观察对象时应该采用中西兼备的观看方式,西方造型教学方法的介入确实提高了中国画的造型能力,完全丢弃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回到并强化传统的观察自然的方法,也就是“游动”观察自然这一方法,两者互相结合,而不能在写生中,只会坐下来照搬、照画。在实地写生中,不要急于画,要先看,多走走,要对整体地质地貌和结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包括山形的基本特征,植被、树木跟山石之间的关系。 远眺太行挂壁公路 风景迷人,写生入神 《太行写生系列》之五 《太行写生系列》之六 《太行写生系列》之七 《太行写生系列》之八 《太行写生系列》之九 【写生中的结构与构图】 对于结构的呈现,我们一定要在画面上尽量地减少明暗跟素描关系,强化线条的关系。如何在画面中运用不同的线条方法?怎么让它有节奏,有书写韵味?这就要扣紧每一个细节,有精彩的东西你就抓住它不放,有一些该放开的就要放开。在面对自然的时候要学会去感受它,研究它,并且在画面上有所呈现,这才是走出来写生的一个重要的东西。 在构图的时候,树木、山石和房子之间的关系必须处理妥当,不能用照相机的比例去看景物,要弱化西方风景画那种近大远小的关系。 险峻的挂壁公路 太行山美景 《太行写生系列》之十 《太行写生系列》之十一 《太行写生系列》之十二 《太行写生系列》之十三 许老师强调:守住传统,力求创新,是每一个在山水画领域中有志于寻求突破的当代艺术家应该具有的态度与信念,而自然界的无穷变化,则决定了写生的丰富性,丰富画家的创作源泉并激活其创新观念,为创造全新的山水画提供了各种可能。 许老师课堂示范 挂壁公路内,竟然是写生的好地方 《太行写生系列》之十四 《太行写生系列》之十五 《太行写生系列》之十六 《太行写生系列》之十七 《太行写生系列》之十八 与太行山来个合影 与当地村民合影 小资料: 中国的太行山郭亮隧道(郭亮洞挂壁公路)在外国人的描述中被称为“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公路”,整条公路全长1250米,曲折的山路仅5.8米宽,约4米高,隧道开有30多个“窗户”,从“窗户”往下看便是万丈深渊。这条公路是十三位村民完全靠手工开凿而成,始建于1972年,历史5年完工,十三位村民被称为“十三壮士”,郭亮洞被称为“世界最险要十条公路”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