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十大读书人物”揭晓

 庸庸学馆 2017-05-31

《中华读书报》2017年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201

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活动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中华读书报承办,今年已是连续第六年举行,每届书博会评选出的十大读书人物都是全民阅读楷模,本届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结果今日在河北廊坊揭晓。


白茹云
患癌农民诗词达人,笑对病魔以诗励志



白茹云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郝桥镇侯西村,是家中长女,小时候父母下地干活,她在家里照看弟弟妹妹。二弟弟8岁时脑子里长了一个瘤,发作的时候,他就使劲打自己的头。白茹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抓住弟弟的手,不让他打,却不能让弟弟减轻痛苦。她试着给弟弟唱一些诗词歌谣,弟弟听了,居然安静下来。弟弟再哭再打头,她就再唱。这是她对于古典诗词最初的积累。


生活的苦难还在继续。2011年8月,经过反复检查,白茹云被确诊患上了淋巴癌。这一年她34岁。


白茹云开始在省医院化疗,面对家庭不堪承受的经济压力,她只能选择一个人面对疾病。为了节省路费,她早上5点从家里出发,从村里先到县城,再到邢台市,坐火车到石家庄,再坐公交车到医院,多次转车、历经5个小时,这样可节省24元钱。挂号、排队、交钱都是她一个人,交完钱再跑到病房化疗。为了省钱,白茹云住院期间背了一书包挂面。一枚鸡蛋,再配上开水煮过的清水挂面,滴点香油,就是一顿午饭。


患癌,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白茹云说,重疾病房里最打击人的不是自己的疾病,而是每天同吃同住的病友突然离世。化疗开始不久,她在医院附近的书店买了一本《诗词鉴赏》打发时间。这本书一直陪伴着她,陪她经历化疗的痛苦和一个人的孤独无依。“诗词让我学习到不少人生道理,背诗成为我生活中的乐趣和精神寄托。”白茹云说。


在白茹云生病的前两年,她的三弟被骗入传销组织,和家里失去了联系。


在外人看来,白茹云遭受了太多的不幸,不过,她觉得自己从诗词中懂得了人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是满腹才华的大诗人,他们的人生没有一个是一帆风顺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些都会成为过眼烟云。”


白茹云说,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她从中汲取了大量营养。比如,杜甫的诗句“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让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她说:“读到这句诗的时候,仿佛诗人在和我对话。”


2017年2月7日,白茹云勇敢地登上《中国诗词大会》舞台,选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为开场白。因体质太弱,在温暖的比赛现场,白茹云却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但她在紧张的竞争中答对了全部9道题目,拿下了285分的高分。尽管未能折桂,她最终凭借开阔从容的人生态度,感动了万千观众。


出名后,不时有学校、企业、单位等,邀请白茹云去做诗词或励志演讲,她讲述自己经历,与大家分享诗词。通过与学校老师及各界人士的沟通交流,她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以前只是在家自己背诗词做家务管女儿,现在是要给大家分享诗词。既然得到社会的认可,我会不遗余力地去做好自己,进而影响到与我接触的每一个人。”白茹云说。她希望能将自己从传统文化中获得的这份力量,分享给每一个有缘人。


贺超
致力于阅读推广,开办社区公益书店

 


贺超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也是著名阅读推广人。2004年开始做读书节目以及文化阅读推广至今,担任北京市读书形象大使,先后荣获华文领读者年度提名奖,伯鸿书香奖提名奖;入选北京市出版百人工程。


贺超先后主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品味书香》《相约学院路》,北京电视台《悦读汇》《书香北京》等节目,主持上千场文化读书活动,采访陈忠实、贾平凹、阎崇年、易中天、于丹、白先勇、蒋勋、林夕等一大批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等。


多年担任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大众喜欢的五十种书”、“向青少年推荐的100种图书”评委工作,担任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生活榜评专家。


先后参与策划执行“书香满神州”四川甘孜公益图书捐赠,5·12小书包献爱心四川什邡捐赠活动,“春芽图书馆”打工子弟学校阅读项目,“一维画廊”智障儿童连锁画廊,西城区残疾人“心力量”读书会;策划创意西城区区直机关读书会等。独立制作公益话剧《愿望树》。


先后参与策划北京书市,北京悦读季,北京国际读书节等大型活动,策划并执行“醉月登高台”诗歌朗诵会,故宫博物院兰亭序中华传统诗词朗诵会,上海书展“相约星期二”经典诵读会等大型文化活动。


2013年以来,贺超开始深入社区开展阅读,在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筹办《阅享德胜》阅读分享活动,在北京市西城区广内街道筹办北京最大社区书店“甲骨文·悦读空间”,孵化了《书香家春秋》《国学进社区》《经典书场》《非遗进社区》《红十字健康课堂》等多项公益阅读活动深入社区。


贺超表示,社区书店实质上是一个文化资源交互的平台,它提供的是一个文化消费的场所。社会上大量的资源通过书店进入社区,社区居民可以通过书店接触到社会上最快、最经典的各种资讯文化。“我希望,‘甲骨文·悦读空间’可以成为社区居民一天疲惫工作后最愿来的‘精神后花园’”。


工作之余,贺超坚持通过自媒体公众号《贺超叔叔讲故事》向3-10岁孩子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通过《超爱阅读》公众号向成人读者推荐好书。


2017年,贺超打造全国首个共享图书项目“沐沐”,落户北京市西城区广内街道,让家庭的图书流动起来。


2017年通过“甲骨文·悦读空间”,在广内社区策划执行将近280多场活动,解决社区阅读一公里的问题,也在逐步改变社区文化生活的风貌。“甲骨文·悦读空间”在北京市西城区特色空间评选中名列综合第一,也被读者称为“北京最美社区书店”。


贺超喜欢读书,热爱读书,作为一个媒体人也深谙阅读推广的方法,十多年的深度阅读和公益实践,让他善于寻找好书,发现好书,策划活动,分享呈现,从一个人读,到影响很多人读,影响很多孩子读,贺超把阅读推广这个事情做到了用心、尽心。


李玉洁
“当代海迪”读书、写作、义务宣讲、服务社会

 


1997年,家住湖北宜都市陆城街道头笔社区年仅7岁的李玉洁患上严重的类风湿病。14岁时,由于病情恶化,她的双腿开始渐渐萎缩,甚至还没有普通人的胳膊粗,全身关节开始严重变形,最终坐在了轮椅上再也没有站起来。在双腿瘫痪的同时,李玉洁的双手也开始不断萎缩、变形。如今,她的右手已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使用,左手也只剩下大拇指和食指能活动。


然而,最令李玉洁痛苦的事情不是身体的残疾,而是由于她的生活无法自理,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彼时李玉洁在校成绩优异,连续三次在年级校考中排名第一,且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随着病情不断恶化,她不得不面临中断学业的抉择。“我梦想的人生是考入理想的大学,而在我瘫痪的那一瞬间,我的梦想也随之崩塌。其实我真的很想继续读书,但是一想到我的父母和妹妹,我就放弃了,我不能拿自己没有希望的人生去赌上我家人的人生。”在反复挣扎之后,她最终做出了退学的选择。


李玉洁万念俱灰。直到有一天,她无意之间翻开了《老人与海》,扉页上写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这句话,让她豁然开朗。她用10个手指完全变形的手,重新拿起笔,一字一句写下了自己病后的感悟,以《我心中的圣地亚哥爷爷》为题,投稿给《中学生阅读》,发表了她的第一篇作品。在她的文章发表后,全国各地的热心朋友写信给她,鼓励她坚强,不要放弃梦想。


从此,李玉洁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天读书不少于10页,写作不少于500字。通过常人难以想像的努力,她连获三届获得“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在写作中,她慢慢找到了自信,也重新点燃梦想。


后来,街道办领导为李玉洁送来一台电脑。她用两个手指敲击键盘,整整3年,敲出了25万字的《梦想在110厘米之上》。“110厘米,是我坐在轮椅上的高度。”她说,“坐着的世界多少会有遗憾。但弥补遗憾最好的方式是挣脱枷锁、追寻梦想。”


2013年,李玉洁当上了头笔社区的农家书屋管理员,她的工作主要是整理农家书屋的书籍,给书贴书签,登记分类,也时常和来借阅图书的人分享读书心得。同时,她也没有间断自己的读书写作。“书籍曾经让我坚强,如今又给了我幸福的工作,让我的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意义。我特别想把好书推荐给更多的人,和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为了让李玉洁面对面地激励更多青少年健康成长,2007年,宜都市杨守敬中学聘她为校外德育辅导员,设立“知心姐姐倾诉屋”。几年来,她接受众多学校和单位邀请,辗转8个县市,进行了70多场励志演讲,听众达6000多人。


在和学生、听众相处时,李玉洁感受到了他们的真诚和信任,也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她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宜昌市十大杰出青年”、“宜都市十佳自强模范”等荣誉。被誉为“轮椅天使”、“当代海迪”。


林风谦
退伍军人视公益全民,阅读推广为终身事业



44岁的林风谦是原海军石家庄舰政委,预备役上校军衔。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出生于农村家庭的他深知生活的不易,也明白教育对贫困家庭意味着什么,他从1995年就开始助学支教活动。过程中,他看到许多贫困学校没有可读图书,一些城市学校的图书室也大门紧闭。2013年,林风谦和朋友在青岛胶南荣美希望小学援建了12个图书角,将书架和适龄图书放置于学校班级,由学生们自由取阅。


2015年初,林风谦离开部队后全身投入公益全民阅读推广事业,用了大半年时间,走访了山东、内蒙、四川、贵州等地135所小学,了解了贫困学校的图书室建设现状,随后他在青岛市慈善总会爱基金成员中,进行了名为《书香之外》的专题演讲,演讲现场就收到捐款10多万元,爱基金为此发起“我爱图书角”项目,为贫困地区学校在班级里设置学生可以随时取阅的图书角(一个松林书架、200册适龄图书),林风谦担任了项目负责人,在近两年时间内,共募集爱心款近500万元,为全国各地贫困小学捐建爱心图书角2217个,使8万多名孩子受益。


书仅仅是阅读的工具,怎样让书发挥好作用,特别是如何打通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林风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用诚心得到了各方认可和支持,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信任,在青岛市李沧区宣传部等支持下,他带领团队在李沧区建设了五所公益“悦读书房”和“书香青春悦读吧”。林风谦积极探索可行并可复制性的管理机制、运行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探索出了打开城市社区阅读空间的钥匙。今年二月份开始,林风谦又带领团队,在青岛平度市旧店镇探索农村全民阅读的新模式,针对该镇贫困村庄最多、在山东省面积最大等特点,开发出“行走的书箱”阅读项目,分学校和村庄两条行走路线,抓住领读人培训这个关键环节,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培训领读人七期,发放书箱400余个,受到群众的欢迎。


全民阅读推广真要落到实处,是一件艰辛的事情,林风谦用军人不服输的性格,勇敢前行。为了了解农村学校图书室建设情况,他用大半年时间,跑了五个省135所学校;为了了解全国青少年阅读现状,他带领团队和上百人的大学生队伍,在全国开展了万份问卷的“青少年阅读现状调研”,加班加点,连续工作两个多月,形成万字调研报告;为了社区书房建设能打开局面,他一个月有二十多天住在书房。


乡村阅读推广工作是全民阅读的重点,但也是艰苦程度、困难程度最高的工作。林风谦今年在青岛平度农村开展了“行走的书箱”阅读项目,为了充分撬动当地的力量,了解乡村的切实需求,他在当地租住了房子,在艰苦的条件中和团队小伙伴们同吃同住,扎扎实实开展工作,获得了当地宣传部、文广新、教育部门的一致支持推进,让书香和书箱真正在乡村里行走起来。林风谦用自己辛苦的努力,为更多人送去一片书香。


刘冬颖
大学教授为国学经典普及插上新的翅膀



1972年出生于黑龙江大庆的刘冬颖先后获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又在浙大古籍研究所和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古典文学文献学、唐前文献研究。文史哲的学养积淀,使刘冬颖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去拥抱学问。


除了承担本科生和博士生的教学任务,短短十余年来,她共出版专著17部,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除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两项省社科一等奖及其他省部级科研奖励20余项外,她还指导40多位本科生获得国家、省、校“大学生创新能力项目”的资助。


她在工作上从来都是全情投入,绝不分心。不管有多忙,坚持每天写一万字,连续写一个月——她的几本书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写成,一天写17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全年无休,是刘冬颖的生活状态,因为她的假期悉数奉献给了国学传播。“‘经典’不只是属于少数学者,而应走向更广阔的大众”是刘冬颖始终坚持的观点。但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大多有关国学方面的诸多著作物,基本上都是写给那些专业研究者的,其中承载了过于厚重的道德和伦理内涵,因而理论性太强,显得生硬枯燥,将经典中那些本来生动活泼、充满人间喜怒哀乐的鲜活,笼罩在了黑厚的布幕之下。于是,刘冬颖选择用更活泼的方式来传播国学。在很多公开场合,都能看见她穿一袭旗袍的身影。借助旗袍,让大家关注国学传播,这是她的初衷。正如她所说,国学如果不借助传播的渠道,就不具备文化的意义。她策划主编50册“经典解读系列”丛书,以漫游谈心的笔调,与读者一起走近古典。


在由黑龙江卫视打造的益智综艺节目《挑战小学生之“最强国学少年”》200多期节目中,坐在评委席上的刘冬颖用渊博的学识、温柔的点评,征服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除了利用电视平台普及国学,刘冬颖还常年在“龙江书院”等公益国学机构,开设古诗词吟唱公开课。她多次走进黑龙江电视台等媒体和“龙江讲坛”等社会公益讲堂,走进工厂、部队等基层普及国学。她主讲的“《论语》人生课堂”入选“中国大学慕课网”“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和清华“学堂在线”,在网络上,带动大学生一起研读国学经典《论语》。这一切,为她赢得了“黑龙江省优秀全民阅读推广人”及“全国百名优秀社科普及专家”等荣誉称号。


作为中国古典文献学和古诗词吟唱专家,也是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古典诗词吟唱的新媒体推广”的项目负责人,她以“风雅弦歌”为名,分别申请了微信、微博、喜马拉雅FM和头条号平台。目前通过新媒体关注古诗词吟唱的听众已经达到30多万人次,仅李煜词《浪淘沙》的吟唱,网络播放即达到10万多次。她说:“经典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他教会我们真诚面对自己,而不要被外在的世界迷惑。经典是一种文化基因,它的很多道理,与生俱来蕴藉在我们的血管里。之所以没有被发现,只是因为它还沉睡在我们的细胞中,等待着被唤醒。我们真诚坦率地面对经典中的真意,经典便会以一种鲜活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刘巧芝
城市务工者与读书结缘,靠写作提升灵魂



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的刘巧芝,从小就迷恋大人手里砖头一样的厚书。但那些书在白天轮不到她看,只有到了晚上,家人都进入梦乡后,她才能凑近一盏如豆的煤油灯,似懂非懂、如饥似渴地默读。她的作文,从小学到高中时常是班里同学争相阅读的佳作、老师讲评的范文、学校版报的头条。随着阅读层面的拓展和知识、阅历的增长,她萌生了走文学之路的念想。


不幸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竞争激烈的高考中刘巧芝以5分之差落榜。在父母拿不出复读费的情况下,她像父兄及所有农家子女那样,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


这段时间的磨砺,使刘巧芝对生活与文学有了深刻的感受与认识。她以自己高考落选及同龄人的经历为素材,写出了4万多字的中篇小说《探险》。小说通过3个农村女青年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的际遇中,或走出了困惑,或不懈地追求理想,或难逃宿命安排的曲折故事,讲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梦想与希望;另一部中篇小说《麦收时节》,也是刘巧芝对那段农村苦寒生活的真情抒写。


1989年,刘巧芝结婚之后,与普通农妇一样,田间劳作、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养鸡喂猪……居家过日子的杂七杂八,刘巧芝每样都身体力行着。尽管如此,执拗的她依然不改初衷,继续挑灯夜战“爬格子”,写出许多“清新优美、短小精悍,轻松澄澈如山涧泉水,极富音乐感的”文字。1998年秋天,刘巧芝和丈夫辛勤耕耘的3亩丰收在望的麦田,被一场百年不遇的雹灾击毁。她举家西行,落足乌海,开始了坎坷的打工生涯。劳作之余,她不断写作,给乌海《北方作家》《乌海日报》副刊投稿。


身在异乡,写作是她排遣乡愁的方式。每天除了出去干活和一日三餐的打理、洗洗涮涮,其余的时间她都用来写作。很多时候,她的作品都是在正面有打印的文稿、背面依然洁白如新的A4纸上完成的。这是她从别人丢弃在垃圾堆里的废纸中挑出来拿回家的。


从1998年到2008年这10年间,她又创作了约22万字的长篇小说《猫眼》、中篇小说《林婵》以及短篇小说《丁香之死》《花落花开》《城市里的穷人》等。


2005年,她结集出版了15万字的散文集《伴你到天涯》。同年,她加入内蒙古作家协会。2009年,刘巧芝通过有20多万字公开发表作品的审查和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的两项初选,又经过3小时的严格考试,终于在全区300多名中青年作家中胜出,成为内蒙古大学2009级文研班脱产深造的30名汉文作家学员之一。2015年,她又进入内蒙古大学高研班学习。


《乌海日报》报道了她艰难的文学创作之旅后,其文学才华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她创作的长篇小说《猫眼》作为乌海市重点扶持的文学作品,历经8年的反复修改,于2015年8月底由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出版。同年9月,内蒙古大学为这部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西部城乡结合部发展变化的长篇小说举办了作品研讨会。


刘巧芝表示:“文学这条路,我要一直走下去。


马建国
贫病不畏,文学之梦贴到墙上,立在心里



1968年,马建国出生于宁夏西海固西吉县吉强镇的一个村子里,小时候,因为没钱治腿疾,就此成了村里人眼中的“瘸子”。初中毕业后,因为家贫,他的求学经历画上句号。


在马建国的回忆中,上初中因为读书多而成为他人生最快乐的时候,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偷偷地读着从同学那里借来的书。1998年,他意外地从别人那里借到一本《红楼梦》,因此喜欢上了古典诗词,他也开始试着偷偷写了两年,但从不敢拿给别人看。他把习作用毛笔写在借来的白纸上,一张纸一首诗,慢慢地,家中的四壁全贴满了他的“作品”。


2007年冬天,看着自己写的那些古典诗词,他觉得老这么偷偷摸摸地写,不会进步,得让懂诗词的人指点才是。于是,他找人借了毛笔以及白纸,将自认为“精品”的习作工工整整誊写在上面,然后用浆糊贴在自家门板上,写上“诗歌交流”字样,一瘸一拐地背着门板,走进西吉县城,在最繁华的影剧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心里没底,放好门板后,便像做了贼似的,远远地躲在一边,偷偷地听别人的意见,希望得到指正。


就这样,在西吉县每逢年关时,马建国的门板诗词展览成了县城第一道文化年货。后来,门板实在太沉,他托朋友从工地上找来废旧的三合板来“发表”自己作品。去年春节前,他拿到西吉县城展出的作品有60多首,总共展出8天,每天都是早早拿去,摆放在影剧院前,自己便躲在一边听别人的评价,听得最多的评价是“好着呢”三个字!


2016年5月的一天,文联的工作人员通知他,家里要去人,让他收拾一下。他等了一天,直到下午6点多才通知他去县城的一家宾馆,“我不知道宾馆在哪,打了个的才把我拉到宾馆,去了才知道是新华社宁夏分社杜社长一行。吃了晚饭后,杜社长单独留我谈话,亲切地问我写作情况。当时心里真是紧张得连话也说不连贯。没想到,那会儿又停电了,我们点上蜡烛谈。晚上10点多了,社长意犹未尽地提出要去我家看看。到我家里,我们在煤油灯下看我糊在墙上的诗句。他走时都12点了。”第二天早上,马建国的手机里收到了杜社长赠他的诗句——“萧索农家满壁诗,三十立志未为迟。耕读长恨缺书卷,贫病但求赋好词。埋首躬耕开陇亩,荷锄笑语过清渠。苍山日暮牛羊下,独闭柴门春去时。”


2011年的冬天,西吉难得遇到大雪,马建国不慎摔倒,好腿也落下了病根。腿虽然坏了,但那颗追求知识的心却没有丝毫改变。他去西吉县新华书店,让服务员帮他订一套《全宋词》。“当时想着就百十元钱,那是我日思夜想的一本书,靠它来看宋代人怎样填词。有一天,书店的服务员打来电话,说书来了,当时那个高兴,走进书店一看,那套书就像专门等我似地,摆在柜台上。当服务员微笑着报出书的定价时,我呆住了,288元,我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书很好,但我没钱!从那以后,我至今也没进过书店!我一辈子哪怕只读一遍那本书,我心里就够了!”


马建国还在写诗,他想自己能开个小书屋,让周围的孩子和农民看上书。


王星焱
下岗工人十年义务,讲故事万余小时



44岁的王星焱有一个上中学的女儿。女儿从小就非常爱听他讲故事,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爸爸讲个故事吧。”每次,他都会尽最大努力满足女儿听故事的愿望,有一次,一个邻居家的小女孩竟然说:“你要是我爸爸多好啊,那样我每天都可以听故事了。”


1995年,王星焱从河北保定市罐头厂下岗后,开过书店,摆过地摊。但是生活的坎坷,并没有让他随波逐流,反而让他更加关心别人。喜欢阅读、喜欢给孩子讲故事的他,看到周围的孩子枯燥的学习生活状态,突然想利用自己的小小爱好,给孩子们建立一个小小的书香社会。2002年,他首先在自己的宿舍院里开起了“故事会”。2006年5月,他发起了“听王叔叔讲那最好听的故事”活动,此后的每个双休日上午,他都会拿着几本厚厚的童话故事书,来到保定市的竞秀公园、东风公园,为孩子们义务讲故事。


王星焱觉得,听故事不仅可以让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可以让孩子在故事中感悟机智、勇敢、善良等美的品质,还可以让孩子从小喜欢书。孩子自己讲故事,可以锻炼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听故事也绝对不是高档玩具、电脑游戏、动画片、游乐设施等能替代的。


为了保证每个周六、周日都能按时给孩子们讲好听的故事,即要保证质量,又要讲出新意。王星焱花了大量的时间寻找故事素材,进行适当的改编,学习讲故事的技巧,尽量把故事讲到孩子们心中。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听到故事,他除了在公园、社区、校园、福利院给孩子们讲故事,还建立讲故事的博客、网站,申请视频网络聊天室,新浪官方大厅曾特例为他开设了唯一一个双视频儿童房间。短短两个月,他的博客里就有了数千好友,点击率超过了14000次。后来,他又在广播电台开办了讲故事栏目,并且通过组织故事漂流、亲自去四川灾区为灾区孩子奉献好听的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书香、文明的种子,以实际行动促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我的个人力量是有限的,我需要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中来,让更多孩子受益。”他还带动了不少保定的大学生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入到讲故事义工的行列,有的帮忙建网站,有的捐赠海报,有的奉献图书,有的拿出玩具。四川广元、辽宁本溪、江苏南京等地网友也受其感染陆续开展了类似活动。


王星焱累计投入志愿服务时间一万余小时,中央、省市相关报道百余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他还曾经获得保定市首届道德模范、保定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河北省十大热心肠人物、河北省首届十佳书香家庭等荣誉称号。“建立一个和谐的书香社会不是一两个人在一两天可以实现的,而是要经过一群人,在几年甚至是更长时间来共同建造的。我其实不是什么故事大王,只是一块引玉的砖头,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一种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孩子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孩子是我们家庭的希望,我期待着有更多的爱心朋友加入到这项活动中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共同关心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工作,去实现我们的最终公益理想——让每一个孩子在身边就可以听到好听的故事!”


夏昭炎、杨莲金
办农家书屋出新、出彩,培育乡村读书风气



2004年,湖南科技大学教授夏昭炎罹患胃癌,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手术后同老伴杨莲金回到家乡株洲市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看到村民沉迷于打牌,他们就牵头办起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吸引大家看书、跳舞、健身;留守儿童多了,他们就办起少儿假期学校,免费给孩子们授课,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家乡考上大学的学生太少,他们就带头捐款设立奖学基金。总之,农村文化生活缺什么,他们就设法补什么;父老乡亲需要什么,他们就设法做什么。


夏家祖堂旁有几间破败的老屋,夏昭炎设法买了下来,找来泥瓦匠,盖瓦补墙,很快修整好了一间房间。2009年4月的一天,夏昭炎叫上杨莲金,把家里的报纸、书籍搬到房间里,又挨家挨户地通知:“明天大家一起去老屋读书。”阳光明媚,临时书屋敞开大门,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里挤了将近20个村民。看到乡亲们主动到书屋来,夏昭炎很开心:“我就想让乡亲们多读读书,看看外面的世界。”


2011年7月,他在修缮老屋的基础上,设立了图书室、阅览室、学习室,然后购置了电视机、音响及课桌、板凳,并搭建了风雨棚用作活动场地。农家书屋的书不够,夏昭炎自掏腰包添置书籍;图书室没有管理员,他除了动员老伴儿齐上阵之外,还在热心人中物色了村民张玉英,手把手培训。张玉英后来获得了湖南省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称号。


高桥农家书屋现有图书7000余册,吸引了附近3个乡8个村的村民和少儿来借书,6年来共借阅7000余人次,在周围小有名气。虽然其他村的孩子身边也有农家书屋,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借书不便,常常舍近求远,到高桥农家书屋借书。为方便其他村孩子看书、借书,夏昭炎选择在临近村居民较集中、有热心人愿意帮助管理并可无偿提供场地的地点陆续开办了5个分点,5个分点的图书每年轮流滚动一次,每个书屋5年内每年都能更新一次图书。读书风气在几个村的村民尤其是孩子身上慢慢形成,农家书屋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夏昭炎最关心的还是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了鼓励孩子们多读书,夏昭炎以借阅数量和所写的读书报告为依据,给孩子们颁发“文学小硕士”“文学小博士”等“学位证书”,奖品是一本本新书。暑假来了,夏昭炎还和老伴商量着办起了少儿假期学校,夏昭炎亲自给孩子们讲传统文化。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夏昭炎东奔西走,动员镇里学校的一批老师前来支教,免费开设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智力游戏等课程,湖南科技大学也每年派来一批学生志愿者支教。来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甚至有相隔几个村庄的家长每天骑着摩托车把自己孩子送过来。


看到一些寒门学子上学不易,夏昭炎把自己这些年获得“书香家庭”“感动株洲十大人物”等奖项的奖金全捐了出来,设立高桥奖学基金。几年来,已经奖励了15名学生,其中研究生4名。一位受助大学生特意写信给夏昭炎:“钱虽不多,对我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教授对我们的一种精神传承。”


张琰
新一代新华书店人,全心服务山村农民读书、致富



张琰的家乡广西隆林县居住着苗、彝、仡佬、壮、汉5个民族,属于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自小是个读书迷,从高中起就喜欢逛书店和泡图书馆张琰说,爱读书就是她的天性,读书让她生活得到充实,结识更多的朋友。


2015年,张琰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本已在桂林找到一份工作,但隆林县新华书店为创新发展正寻觅年轻人才,看中了张琰的才华。于是张琰放弃了都市的工作和生活,回到了家乡,成为一名新华书店的员工。


从逛书店到进书店,张琰深深地爱上了图书发行工作。同前辈一样,她送书进山寨、乡村,不辞艰辛。多年博览群书的爱好使她在服务读者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为了更好地将图书推介给农民兄弟,她深入乡镇了解当地群众对图书的需求。如德峨乡是苗族聚居地,群众需要中草药图书和种养科技书,每次流供,张琰都会带足这方面图书。在销售中,张琰仔细向群众讲解和推荐,看到自己推荐的图书被群众像珍宝般地小心放到袋中,张琰都有种成就感。


2016年春德峨乡的圩日,她与同事在镇上向群众推荐图书,一位农村妇女拿着用玉米衣包装的两包鸡蛋送给她,并说感谢她为自己推荐的那本家禽养殖的书,她家养的一头母猪就产下了12个小猪仔,全都存活,还有12只母鸡每天都在下蛋。她说多亏张琰向她介绍的那本养殖类图书,帮助她找到一条致富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