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凉皮大王”何彩英的生意经

 培训班背包 2017-06-01

记者高于婷 实习生赵丹

在华池县悦乐镇街道,有家很不起眼的凉皮店,没有招牌,只在白门帘上印有“凉皮”字样。但这家极为普通的小店,由于凉皮口感好、味道独特,质量有保证,倍受周边食客青睐,更是在口口相传中把美味销往了兰州、西安,甚至上海、北京等大都市。

5月19日,记者走进这家凉皮小店,看到各路食客络绎不绝。通过交谈得知,今年60岁的店主何彩英是悦乐镇新堡村人,以前在家种植着20多亩地,照顾两位70多岁的老人和3个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1986年,孩子们陆续到了上学年龄,由于丈夫在镇上当老师,何彩英来到10公里外的镇上,一根扁担两只筐挑着餐具,架着几张板凳,在一所学校门前摆摊卖起了凉皮。她每天趁着学校放学忙乎乎地出门摆摊,赶着天黑又急匆匆地回家照料老人。“尽管每天只赚几块钱,但生意很平稳。”何彩英说。

何彩英一摆摊就是十几年,她不辞辛劳,凭借卖凉皮让家中老人得以安享晚年,也让孩子们茁壮成长、成家立业。她秉持踏实诚信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位顾客,赢来一片称赞。2004年,何彩英攒钱租了一间店面,可没开两年,她却病倒了,一场手术不仅花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了十多万元的外债。休养的7年间,乡亲们一直惦念着她的美味,何彩英也始终放不下她的凉皮生意,2013年,在镇街道南侧,何彩英在凉皮店再一次开张了。

“别看店面小,要是来得迟一点,可就吃不上了。”家住华池县元城镇的小董一次就点了10份凉皮,每次路过悦乐他都要带一些回去给亲戚朋友尝尝。“分量足、干净,老板服务态度又好,这么多年味道一直都没变。”听说何彩英的凉皮店重新开张,不仅老顾客闻“香”赶来,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顾客,甚至有的顾客专门驱车前来品尝。

采访中,不善言谈的何彩英无意中道出了她的生意经。店里每天只用一袋面粉,做130到140张凉皮,所需辣椒、花生、芝麻等调料是由她亲手筛选准备在,每天凌晨3时开始准备,只要卖完就关店。小小凉皮店,到大年三十当天仍有顾客,何彩英也想休息休息,可就怕有的顾客来了吃不到凉皮。

生意这么好,很多人建议何彩英扩充店面,多做一点,可以赚更多在钱,可何彩英并不这样认为。“手工做凉皮就得熬慢活,做得快肯定做不好,质量也没法保证,这样怎么好意思给顾客吃哩?”采访多次因店里来了顾客而中断,因为每一份凉皮都需要何彩英亲手调制。“有的人问我是不是配料上有什么独家秘方,我的秘方就是用好料、讲诚信,哪怕少卖一些、少赚一点,一定要把质量做好,这样才能让顾客吃得放心。”何彩英笑着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