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侣行记艺

 neijia 2017-06-01

他画出70、80后童年记忆 看哭网友

2017-06-01侣行记艺129评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父母们又要挖空心思给孩子们准备各种礼物。现在孩子们见多识广,已经很少有物件能引起他们的持久关注。以后,孩子们回忆起童年时,还会记起哪些物件曾经温暖过童年呢?画家夏克梁朝手绘了这样一组老物件,感动了无数70,80后,这是他们私家记忆中的童年。布鞋,又称懒汉鞋。在物品匮乏的年代,这样的布鞋奶奶、母亲都会做,这样的老布鞋当时孩子们觉得很老土,但现在想起来

黑白电视机。80、90年代,黑白电视还是稀罕物,最开始时,电视机还只有7、8英寸,后来变为12、14英寸。如果村庄只有一家有,他家晚上屋内都挤满了人。有时夏天,有电视机的老乡会把电视机放在打谷场放,于是整个打谷场就挤满了人,就像看露天电影。

缝纫机。那可是以前结婚的三大件,每个孩子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妈妈忙完农活,晚上坐在缝纫机旁给自己做新衣服。当第二早上醒来,一件新衣服或者一双新鞋子放在床头时,是孩子最大的幸福。

搪瓷碗/水瓶。那时还没有塑料,开水瓶都用铁皮包着,水杯都包裹着搪瓷,搪瓷磕磕碰碰后好难看,但却经久耐用。现在只能在那些怀旧的餐厅,或者文创店才能找到它们。它们已经成为文艺范的象征,但在70、80后的记忆里,它们是童年的生活日常。

柴油马灯。现在,停电是稀罕的事情,但在十几年前,停电是家常便饭。停电后,孩子们没办法看电视了,一声叹息之后,马灯点亮了。马灯不是家家户户都会点的,普通人家点煤油灯。只有谁家办红白喜事,遇到停电时,才会点起马灯。这时,马灯下总会聚集一群小朋友,在办喜事的人家蹭吃蹭喝蹭颗糖。

蜂窝煤炉。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天然气,电炉了。这种蜂窝煤炉早就淘汰了,但在以前,这种蜂窝煤炉只有县城、镇上才有,农村少有。那时蜂窝煤还要自己买煤,加土拌水做成蜂窝煤;平时不煮饭时,为了节约能源,会在火炉上放个水壶烧水。小朋友放学回家,揭开壶盖,壶里有一只煮熟的鸡蛋,那是回家的最大动力。

双卡四喇叭收录机。这可是一种奢侈品,因为以日本”三洋牌“最出名,因而很多人也称它为”三洋“。可以放磁带,也可以当收间机用。孩子们只要上到初中,肯定会吵着,以学英语之名让父母给买一个。结果,买回来后,三洋就基本上被流行音乐霸占了。跳霹雳舞,更是少不这三音机。”燕舞,燕舞,一起歌来一片情……“谁还记得?

照相机。在没有数码和手机的年代,照相就像吃肉般奢侈。绝那时候照一张相一毛钱,只有逢年过节时,父母才会让孩子穿好新衣排好队,一年照一两张。乡村照相师会很体贴的在照片上写好一行字:某年某月某人拍照流年!

二八自行车。要不是共享单车的流行,现在的小朋友基本上忘记自行车了。但以前,我们可是自行车王国。每个上小学时就开始练习自行车。那时,因为人还没车高,都是从三角架半踏在草坪上学,每个孩子学车,都会跌得鼻青眼肿,但还是乐此不疲。每天回到家后,老妈给孩子涂药:咋又跌成这样,下次小心点;老爸修自行车:车链咋又摔断了?

为什么会创作这一组老物件?马克笔画家夏梁克说:每组老物件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的记忆,我一直担忧这种记忆会离我们越来越远,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根本就没有这种记忆,我要通过绘画的形式让人们留住这种记忆、留住美好”。(想了解画家夏克梁、老物件详情,请关注公众号:侣行记艺)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