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诊医生:彭海棠教授、主任医师 患者:杨某,男,三十岁。 初诊时间:2016年9月4日。 因腹痛腹泻反复发作,半年余,加重2月。 患者自述:其半年前因腹痛腹泻,大便不爽,前往医院就诊,经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炎。经抗炎等对症治疗后效果欠佳,遂来我馆求治。 现症见:腹痛,大便不爽,溏便,日3-4次,纳可,小便无异常。舌红苔白脉弦缓。 中医诊断:泄泻。 西医诊断:慢性肠炎。 证型:湿热中阻。 治法:治以益气健脾,燥湿止泻。方用白纸固肠汤。 白术10克 法夏10克 茯苓10克 红藤三10克 葛根20克 红芪10克 肉豆蔻10克 木香10克 芡实30克 马齿苋30克 蒲公英30克 佛手10克 石榴皮30克,五味子10克 白芷10克 乌梅10克 甘草6克 服上方七剂后腹泻止,已无腹痛。 按语:本案患者属中医泄泻范畴,从临床表现及舌脉来看电为湿热泄泻,湿热阻滞中焦气机影响脾胃,运化水湿代谢失司,下注大肠,故见腹胀,腹泻。腹痛为大肠络脉不和气血不通所致。大便不爽皆为湿性粘滞之性所致,方中白术,茯苓,芡实,红芪益气健脾,燥湿。法夏燥湿化浊。木香,佛手行气导滞。红藤,蒲公英,马齿苋清热止泻。石榴皮,乌梅,肉豆蔻涩肠止泻。白芷芳香化浊,燥湿行气以醒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