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迎接即将爆发的无线充电市场(36页)

 napoleona 2017-06-01

下载完整报告:

http://www./2017/05/29/24634.html

无线充电市场规模预测。预计2017 年将有3.25 亿无线充电产品,其中智能手机约有3 亿,其中发射端约有0.75 亿规模。无线充电的接收和发射端的数量快速增长,预计无线充电接收端在2020 和2025 年将达10 亿、20 亿规模,发射端在2021 年也将达约5 亿规模。家用电器设备目前每年约有6-8 千万部的市场规模,潜在市场将超过5 亿。汽车行业也是无线充电行业强有力的支持者,2013-2016 年采用了内部无线充电技术的车型分别为4、14、25 和58 种,而截止目前已经达到66 种。

$立讯精密(SZ002475)$ $信维通信(SZ300136)$ $东山精密(SZ002384)$ 

Qi 技术标准的核心优势在兼容性、接入速度、高效率、安全性等方面。Qi 标准的兼容性是一大优势:手机和汽车能用同样的充电设备。新产品的准入速度快,充电速度极快,系统稳定,不会发热,能量利用高效,ICC 认可等都成为促使目前的无线充电产品基本都采用Qi 标准的重要原因。对比以往新技术的渗透曲线,Qi 有望模拟蓝牙的发展曲线实现快速渗透,预计2020 年达10亿数量。苹果加入WPC 可以说是对Qi 标准的一个重要里程碑。WPC和AirFuelAlliance 对比。WPC 的优势在会员多,产品多,生态系统好,但只支持点对点充电,用户体验差。AirFuel Alliance 优势在于技术新,支持远距离充电,但市场占有率低。

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关键要考虑效率、自由度、可靠性三大因素。效率方面主要考虑充电速度、器件的温升控制。自由度涉及到线圈尺寸和厚度、充电自由度、发射和接受的兼容性。可靠性涉及EMI、异物检测。

线圈、磁性材料、芯片是组成无线充电系统的三大要素,对于无线充电的性能和成本起主导作用,此外模组制造工艺也会对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接收端芯片已经有三代架构,包括单模Qi 为主、双模和第三代自由充电技术。充电线圈:WPC 密绕线圈、FPC 线圈和MEPQF 扁平线圈三种,三种都在发展,成本低、厚度薄是主要趋势。磁性材料:铁氧体、非晶、纳米晶。厚度非常重要,磁损耗是重要指标。根据终端不同需求和成本要求,三种都有市场。模组制造工艺对性能影响也很大,不同工艺对无线充电模组性能影响很大,需要产业链厂商配合把无线充电体验做到极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