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虹72 2017-06-01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 载

【智海踏浪】

    张载,北宋大儒,字子厚,陕西人。他的故乡在横渠镇,所以人称他为横渠先生。嘉佑年间中进士。代表作是《西铭》。书中的这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影响后世的知识分子甚大。张载以易经及中庸为中心思想阐扬理、气之学与程颢、程颐等成为北宋理学三派。曾于关中从事讲学,号称关学。对佛、道二教甚有研究,著太虚即气论,该书深受唯识、华严思想之影响,另一著作《正蒙》一书却严厉批判佛教。于熙宁十年逝世,世寿五十八。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后人解释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如此行政可为民之父母。“立心者”,立君子之正心也。所谓存天地之正理,灭君子之私欲,是也。“为生民立命。”“生民”百姓众生也,“命者”生存也,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养妻儿,此之谓也。“为往圣继绝学”是说先秦儒家圣人之学,两汉之后受佛、道影响,无以为继,到宋代理学家重新阐释义理之学,再塑孔子先师形象,使往圣之绝学,得到继承发扬,传播四海。“为万世开太平”,就是积极入世,着眼于民众苍生,为大众谋福祉,把自己的价值同这个社会的价值结合起来,获得安身立命之本。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曾经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成功将继承先贤,泽被后世。这样,我们的子孙就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的世界里。”这是对“为万世开太平”的最好解释。

【知心小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另一种表述,是儒家所追求的“内圣、外王”经典诠释。在这里,张载讲的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需要道教所讲的“长生”,也不需要佛教所讲的“无生”,它只要求在不足百年的有生之年,人尽其作为宇宙的成员和社会成员所应负的责任和义务。责任和义务虽有两重,但人并不需要做两种事。事虽是一种,但意义可有两重,这就是 “仁人孝子所以事天诚身,不过不已于仁孝而已”。如果用传统所说的儒、释、道三教来区分,道教讲“长生”,佛教讲“无生”,儒教讲“乐生”。“长生”、“无生”和“乐生”这六个字可以分别概括儒、释、道三教的特点。儒家不讲鬼神,不讲信仰,不讲来世,不追求长生,其价值在现世,把自身的价值同社会的价值紧密结合,将有限的生命都无限的宇宙相互连接,进退有路,左右逢源。这种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心理结构,铸造了中国人特殊的人格和气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