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疾病诊疗】耳垂有这条皱纹,快查查心脏!还有5种征兆,更是血管堵塞的信号

 锦绣书库 2017-06-01

一说到血管堵塞、硬化,很多人就会感到莫名的恐慌。因为心脏血管一堵,可能会被心梗“盯”上;大脑血管堵了,可能会导致脑血栓、脑梗死;腿部血管一堵,静脉血栓也许就找上门来……

后果太吓人,但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血管健不健康?

血管好不好,先来握拳30秒?

握拳30秒可测血管健康,如果手掌心和指尖能很快恢复血色,心脏血管就好。

5秒以上才恢复,血管弹性可能不好,或者有动脉硬化、心脏泵血功能问题等。

耳垂有这条皱纹,快查查心脏!还有5种征兆,更是血管堵塞的信号

事实上,这种方法只能判断的是手的血管好不好, 但不代表心脏等其他血管也好。

相对而言,看看耳朵更可靠▼▼▼

耳垂有这条皱纹,快查查心脏!还有5种征兆,更是血管堵塞的信号

耳垂斜线皱纹(Frank征):

有研究发现,假如耳垂出现单侧或双侧折痕,折痕自耳珠呈45°角向后方延伸,横跨耳叶和耳廓边缘叶,那么患冠心病或动脉硬化的几率比较高。要到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

这是因为,耳朵是人体最不易产生皱纹的部位。但由于耳内布满毛细血管,如果身体发生动脉硬化,耳朵得到的血液就会减少,而耳垂又是对这种缺血现象最为敏感的部位。所以,当耳垂小动脉四周的弹性物质逐渐退化时,就会产生皱纹。

如果已经出现以下这些表现,则更是提示血管狭窄,千万别忽视:

1、爬楼梯时胸闷胸痛,需缓一缓才能继续爬——心脏血管狭窄;

不过要鉴别是否因不运动、少运动而起。

2、间歇性跛行,或走一会就停下来揉腿、坐凳子上歇一会再走——下肢血管狭窄;

3、量血压时,双手血压差值远大于10毫米汞柱——上肢血管狭窄;

4、经常出现短暂性意识丧失(一过性的眩晕)——脑血管狭窄;

5、男性晨勃次数减少 ——可能是血管硬化。

血管不好了,这些通血管、软血管的方法有没有用↓↓↓

血管堵了,吃点生姜、大蒜和柠檬来通?

生姜、大蒜和柠檬榨成汁后,与苹果醋混一起,用大火滚、小火煮,冷却后再加蜂蜜调味。

每天早饭前喝一汤匙,一个月就可疏通原先有斑块的血管,让多数心血管病得到根治。

耳垂有这条皱纹,快查查心脏!还有5种征兆,更是血管堵塞的信号

看完只想说:别逗了好吗……

解释一下这里的“斑块”,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在动脉壁上、呈粥样的硬化斑块,是由于动脉壁的内皮细胞受到破坏后脂质沉积形成的,斑块可逐渐变硬,形成钙化。

血管内壁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不是那么容易消掉的。

耳垂有这条皱纹,快查查心脏!还有5种征兆,更是血管堵塞的信号

就算把血管内壁直接在纯姜蒜、柠檬汁中泡几天,都未必泡得下来,更别说喝到胃里发挥作用了。

现代医学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好。但就目前来说,并没有药物被证实能够使斑块完全消失,而只能使它变小,不致造成危险。

血管硬了,吃点木耳、香菇来软化?

如果你曾经在网上搜索过类似“血管、软化”这样的关键词,你会得到一堆食疗方:吃香菇、木耳、红枣、玉米,喝醋、柠檬水、红酒……

耳垂有这条皱纹,快查查心脏!还有5种征兆,更是血管堵塞的信号

然而,血管真的可以软化吗?

答案是肯定的:不能!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若是已经钙化了,你用尽“洪荒之力”也绝不可能让它软化下来。

即使斑块还没有钙化,那也只有少数人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服用他汀类药物,才能使斑块回缩。

总结一下,以后如果凡是 “吃XX可以通/软化血管”“一个月见效!”这样的说法,直接跳过吧。光依靠食物来改变血管的状态,并不靠谱,吃不好甚至有害。

啥?!你说吃这不能通,吃那也不能软化,那我还能干嘛?

可别不听。

如果血管真的堵了、硬了,那就必须找专业的医生帮忙了,他们会采取介入、溶栓或搭桥等方式来开通血管、畅通血流。

而治疗的方法种种,效果却远不如它——预防

最好的治疗办法是:预防,预防!

  • 不靠秘方,改改生活习惯一样行

想通过饮食来保护血管,并不非得要靠什么秘方,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一样可以护好心血管。

首先,少吃油,例如煎炸烧烤类、肥肉等,尽量食用植物油;

其次,少吃盐,在此基础上可适当多吃含钾多的新鲜蔬果,如山楂、柿子、西瓜、大枣、豆芽、冬瓜等。

另外,少吃淀粉类、含糖多的食物,减少热量摄入,戒烟限酒,少食多餐

  • 4类人要定期查查心脑血管

以下4类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心脑血管检查,如颈动脉B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等,能尽早发现心脑血管问题:

  1. 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

  2. 经常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的人。

  3. 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的脑力劳动者。

  4.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想了解更多健康养生资讯,可搜索关注“家庭医生”微信公众号(ID:jtys1983)

版权声明:本文为《家庭医生》杂志头条号原创,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否则视为侵权,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