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术学的驻波体解释

 逸心茶舍 2017-06-01

 1.数术学实体的驻波体解释

数术学实体不同于普通的场,它不是由某个物体发出的,而是独立存在于空间中。人们一般所见的独立存在的东西是物质,如固体、液体、气体、气凝体,但物质在空间中是连续分布的,不会发生有规律的跳变,而数术学实体是跳变的、离散的,如理气风水中角度差几度结果就会完全不同,所以数术实体也不是气凝体。还有一种独立存在的东西是电磁波,但它是传播的,要想在一个地方有稳定的电磁波还是需要有发射源。所以也不可能是电磁波。
解释数术学实体要考虑两个关键特征,第一,它在空间中独立存在的、稳定的;第二,它按五行八卦等规律运行,而这些规律的共同特点是离散的、跳变的。这些性质使人联想到物理学上的驻波。一根两端固定的振动弦就在以驻波的形式振动,波本来是传播的,但在端点固定的条件下波列传到端点反射回来和原来的波列叠加,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弦上各点做简谐振动,波列似乎停驻不动的情况,这就是驻波。驻波不是任意的,可以整根弦形成一个驻波,这个波的振动频率就是弦的基本频率;还可以以弦的1/2长度、1/3长度等等分成整数个波,频率分别是基频的整数倍。人耳听到这种基频和整数倍频形成的混合音会感到悦耳,这就是乐音。弹波乐器通过调整琴弦长度和松紧调整基频,使不同的弦发出音高不同声音。笛子等乐器是空气柱振动,也会形成驻波,只不过这时的驻波是三维的。吹奏者用手指堵住笛孔,可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调整声音的频率。小提琴的琴身是个共鸣腔,这个腔的形状决定了其中驻波的波形、频率,并决定了小提琴的音色。现代人至今不知道古人是怎样找到提琴的形状的,而且也无法用现代声学方法找到更好的形状。可见,驻波和数术学实体的性质非常相似,它同时具有稳定存在和离散的性质。由此推测数术学实体可能是某种驻波。
驻波是一种运动形式,而数术学实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要说数术学实体是一种驻波还必须说明它是什么波。科学上有机械波、电磁波,数术学的驻波显然不是这两类。数术学的驻波应该是脱离物质介质的,直接以空间作为介质的波。这种以空间为介质的驻波就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了。
运动形式和物质存在形式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相对论质能公式揭示出物质与物质的运动形式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比如,一个物体运动速度加快则动能增加,根据质能公式,动能增加会使其质量也增加,只不过在宏观低速条件下这个值太小一般忽略了。可见,物质和运动间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物质和运动分开的认识只是在宏观低速下的一种近似。再如物理学上的声子,声音是在介质中传播的一种机械波,本来只是一种运动形式,不是物质性的存在。但根据量子力学理论,声波也具有量子性,这种声波量子就是声子。声子可以散射,人们甚至可以计算声子的质量、动量,而声子和电子等实体粒子的相互作用还是超导理论的基础。所以声音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物质,而不仅仅是运动形式。这个例子最清楚的说明,运动形式和物质形式不是截然对立的,一种运动形式具有了一定能量就具有了实体性。所以,如果能量以数术学驻波的形式注入一个空间,根据相对论这一能量对应于一定的质量,根据量子力学这一波动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数术学驻波也具有物质性。故一个空间中稳定存在一个驻波也可以理解为有一种物质稳定存在于这个空间,可称为驻波体。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物质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物质都是波和粒子的统一体。函数在开放空间中传播时,这就是一种传播的波物统一体,如电磁波。当波函数成驻波时,波物统一体稳定存在于一定空间范围内,这就是凝聚态的物质。如原子核外的电子云就是电子波函数的驻波,电子云决定了电子出现的范围,其形状和结构还决定了物质结构和性质。可见,普通物质其实也是驻波体,只不过是驻波分布范围非常小、物质密度非常大、物质性明显而波动性不明显的驻波体,而数术学的驻波体则是驻波分布范围大、物质密度低、物质性不明显而波动性较明显的驻波体。
对五行、八卦等对称性强、规律性强的东西,用驻波解释比较清晰,而一般事物的无形整体比较复杂,粗看起来似乎不容易用驻波解释。但考虑一下普通物质的结构何等复杂,而其基础则是微观粒子的驻波结构,所以驻波体形成复杂结构也是完全可能的。所以无形整体也是驻波体,是一种复杂结构的驻波体。

2.数术学现象的驻波解释
弹一根弦,不管以怎样方式弹,它发出的音高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不管以什么形式注入能量,系统都会把它转化成驻波振动的能量。同理,空间中的数术实体如果是驻波体,那么它也会把各种能量吸收进来,形成自身的振动,而这些振动是由某些条件决定的,不受能量注入形式的限制。如风水学中认为在吉位应经常有人活动或加动的装置,可以增加吉位的力量,而在凶位则不宜动,以免增加其力量。这也可以从驻波吸收能量的角度理解。
用驻波也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如果人的无形整体也是某种驻波,当它遇到和自身相符的驻波时就会发生共振,得到增强,反之,如果遇到另一些驻波也可能被减弱。这就是被生和被克。如果一个无形整体内包含多个不同的驻波,如果它们互相搭配协调,则无形整体比较和谐稳定,如果不协调则无形整体衰弱不稳定。四柱命理根据四柱的五行生克论断一生命运,用大运流年推断各个时段的命运,都可以这样理解。
驻波还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在屋内摆两张琴,弹其中一张琴会使另一张琴上相应的弦振动,这就是共振。其实各种声波都在推动着琴弦,在一般情况下推动力是相互抵消的,不会产生明显的作用。但当在两个物体的固有频率刚好相同的情况下,这种推动就会积累和加强,而产生明显的共振。形成这种共振的条件非常严格,两弦频率稍有不同就无法共振了。同理,事物之间的感应可以理解为两个驻波体之间的共振,条件也是二者的“频率”刚好相同,这样就能通过感应而得到增强。这种解释适合相似感应原理。如步斗法,在地上画上北斗七星形状,并按次序步罡踏斗,则地上斗形的无形整体和天上的北斗星的无形整体会发生感应,步斗者可以获得这种力量。再如,四柱命理中的神煞理论也可这样理解,在四柱中出现某一特征时就有某种神煞,根据神煞的吉凶论命运。可以认为神煞是一些无形力量,四柱中出现某一特征则此人无形整体的“频率”刚好和此神煞相同,会感应此神煞的力量而影响命运。所以用五行生克论命和用神煞论命是不同的,前者是分析一个人无形整体自身是否和谐,后者是看外部力量的影响。风水中的理气派也可以这么解释,如八宅风水按八卦相生相克和阴阳匹配关系定方位吉凶,可以理解为有一种无形的驻波存在于房间中并随方位变化,不同方位驻波和谐与否可按八卦的配合推断,和谐则吉反之则凶。这是从数术学实体的和谐性论断。而玄空风水学把位置和九星联系起来,似乎一屋的无形整体会和一些无形的神秘力量感应,不同位置所感应的力量性质不同,故吉凶不同。
还有一种感应是相关感应,可以认为相关的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无形的联接,故两个事物会发生同步感应,就象被连在一起的两个物体,一个振动则另一个也会振动,联系越紧密、振动传递越明显。所以,相关感应的条件就是两个事物的相关性要强。意念感应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相关感应。就象在任意两个物体之间只要连上传递装置,就可以使它们的振动互相传导一样,意念可以在任意两个事物之间建立相关联系,使之相互感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