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N.12.12

 幽梦无凭 2017-06-01
相應部12相應12經/摩利亞帕辜那經(因緣相應/因緣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住在舍衛城……(中略)。
  「比丘們!有這四種食,為了已生成眾生的存續,或為了求出生者的資助,哪四種呢?或粗或細的物質食物,第二、觸,第三、意思,第四、識。比丘們!這四種食,為了已生成眾生的存續,或為了求出生者的資助。」
  當這麼說時,尊者摩利亞帕辜那世尊這麼說:
  「大德!誰食用識食呢?」
  「不適當的問題。」世尊說。
  「我不說:『某人食用。』而我如果說『某人食用』,那會是適當的問題:『大德!誰食用呢?』但我不這麼說。
  [由於]不這麼說,如果有誰這麼問我:『大德!識食是為了什麼?』這會是適當的問題,在那裡,那會是適當的解答:『識食是為了未來再生的出生之緣,當這個已生成者存在了,則有六處;以六處為緣而有觸。』」
  「大德!誰觸了呢?」
  「不適當的問題。」世尊說。
  「我不說:『某人觸了。』而我如果說『某人觸了』,那會是適當的問題:『大德!誰觸了呢?』但我不這麼說。
  [由於]不這麼說,如果有誰這麼問我:『大德!以什麼為緣而有觸?』這會是適當的問題,在那裡,那會是適當的解答:『以六處為緣而有觸;以觸為緣而有受。』」
  「大德!誰感受呢?」
  「不適當的問題。」世尊說。
  「我不說:『某人感受。』而我如果說『某人感受』,那會是適當的問題:『大德!誰感受呢?』但我不這麼說。
  [由於]不這麼說,如果有誰這麼問我:『大德!以什麼為緣而有受呢?』這會是適當的問題,在那裡,那會是適當的解答:『以觸為緣而有受;以受為緣而有渴愛。』」
  「大德!誰渴愛呢?」
  「不適當的問題。」世尊說。
  「我不說:『某人渴愛。』而我如果說『某人渴愛』,那會是適當的問題:『大德!誰渴愛呢?』但我不這麼說。
  [由於]不這麼說,如果有誰這麼問我:『大德!以什麼為緣而有渴愛呢?』這會是適當的問題,在那裡,那會是適當的解答:『以受為緣而有渴愛;以渴愛為緣而有取。』」
  「大德!誰執取呢?」
  「不適當的問題。」世尊說。
  「我不說:『某人執取。』而我如果說『某人執取』,那會是適當的問題:『大德!誰執取呢?』但我不這麼說。
  [由於]不這麼說,如果有誰這麼問我:『大德!以什麼為緣而有取呢?』這會是適當的問題,在那裡,那會是適當的解答:『以渴愛為緣而有取;以取為緣而有有;……(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
  帕辜那!但就以六觸處無餘褪去與滅而觸滅;以觸滅而受滅;以受滅而渴愛滅;以渴愛滅而取滅;以取滅而有滅;以有滅而生滅;以生滅而老、死、愁、悲、苦、憂、絕望被滅,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