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隧道照明的设计难点及解决办法

 GXF360 2017-06-01
? 隧道照明的设计难点及解决办法

隧道照明的设计难点及解决办法

雷明林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云南昆明650216)

摘 要:由于隧道与普通建筑在性质、功能、用途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其主体建设位置在地下空间,所以在照明设计方面和一般建筑也有很多不同,照明设计工作对于隧道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保证人民出行安全的前提,因此设计人员需要认真对待这部分工作,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人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设计标准及规范等方面的不适应性、明暗适应等。本文将会对这些方面设计难点进行分析,并对相应解决办法进行阐述,希望对隧道整体建设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隧道照明;设计;难点;解决办法

在当代,人们对交通运输行业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多,现有道路可能已经无法适应人们的需要,基于此我国隧道方面的建设工作也逐渐增多。但是在对隧道照明方面设计过程中人们也遇到了一些难题,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等原因导致照明方面成为设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规范、标准等方面找到平衡,并且对明暗设计方面问题进行合理解决,最终使隧道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1 在规范及标准方面的设计难点及其解决办法

我国很多设计人员可能对隧道照明设计方面的标准及规范内容并不熟悉,因此在设计工作中不能将这些内容进行更好的融入,在设计时出现一些违法规范及标准的设计内容,最终导致设计无法通过审核。即使设计人员对我国相关设计标准等内容有很好的掌握,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会发现这些规范及标准彼此之间也会有一些出入,所以仍旧无法使设计达到以上方面的要求,导致设计工作陷入困境,下面将就其中的难点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具体分析。

1.1 标准及规范间的不适应性

在规范中对检修方面的照明度要求为15lx,而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不会对其进行随意更改,否则会涉及到导线及灯具等一系列的更改问题,实现难度较大。然而在GB50582-2010标准中的同类照度为50lx,更有甚者达到200lx。由以上两方面可以看出相关规范及标准之间出现了出入,在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时,无论按照哪一方面进行设计,都势必会与另一方面出现矛盾。TB10063-2007与GB12666.6-90内对应急照明时长方面的规定也有很大出入,前者为≥2h,而后者是1.5h。

1.2 各个设计规范也并不统一

对于控制方式的规定在不同规范之间有很大差异,一些仅允许手动,另一些则也允许自动方式操作;在控制点之间的要求也存在很多差异,对于其距离方面的要求也未能达到统一,致使不能达到应急照明方面的启动要求等[1]

1.3 设计规范无法与实际需要相适应

通常情况下,在规范方面需要检修照明设计可以进行分段控制,一次操作可以使1500m之内的灯具开启,但是在实际检修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作业范围不会达到那么远,规范方面显然不符合我国能源节约方面的要求,除此之外在照度等方面规范中的要求使检修人员的遇到一定阻碍。因为以上方面的因素检修人员进行实际作业时并不会对原有照明设备进行开启,而是需要自带灯具,导致照明设计失去原本作用等。

针对上述难点,人们需要采取以下解决办法对其进行处理:从根源上对其进行解决,需要将设计标准及规范中的不合理内容、彼此之间的出入等进行调整,显然这并不是在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在上述方法发挥作用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将实际需求方面因素视为关注的重点内容,下面将就这方面的解决办法进行说明。

(1)在进行照度方面的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仅保证让照明设计满足应急照明方面需要即可。

(2)对于控制方式方面的不统一,设计人员需要在照明设计中加入自动控制的方法,当在隧道内遇到紧急情况时,需要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感到手动的控制点,因此需要对这方面距离进行合理设计,一般来讲以30m作为上限。在对隧道内部进行维修时,地址编码等功能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需要在照明设计中考虑这方面因素。在进行照明设计工作时,将设计中的缺陷向建设单位等各方进行详细解释说明,使其可以对设计工作产生理解,从而可以将不合理之处排除到设计工作之外,从而解决设计工作遇到的困难。而使用自动控制的方法,有效解决设计工作中应急照明方面的难点与矛盾,在对隧道内乘客进行疏散的工作中,照明灯具可以通过监控单元自己启动[2]

(3)在设计人员遇到一些设计难点时,不妨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思想,将设计工作转换到另外一种思路中,对其合理之处进行吸收。如将配电箱模式应用到应急照明过程中,这种设计方式改变了供电方式,可以使灯具蓄电功能发挥其作用,避免线缆使用过程中带电,使用普通线缆进行配电一类的工作,保证2h以上对蓄电池灯具的充电时长等。此外设计工作需要满足建设单位等多方认可外,更需要让消防处对其进行审核。以上解决方法已经被推广到很多隧道照明设计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设计工作中的各个难点问题,所以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2 在明暗适应方面的设计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般情况下,隧道使用频率较高,在其中车辆通常以极高的速度行驶,面对这些情况,设计人员需要对照明设计中的难点内容进行重点攻克,保证行驶车辆的安全。明暗适应可以被认为是隧道设计工作中的一大难点,外界环境比较明亮,一旦车辆进入隧道内光线忽然变暗,使司机眼部无法对其进行尽快适应;同样在车辆逐渐使出隧道时,光线又迅速由暗转明,使司机不能对忽然变强的光线马上适应。以上明暗适应方面的内容对隧道使用者人身安全方面有很大影响,设计人员需要使用相应的解决办法对其进行处理[3]

针对以上方面的问题,设计人员已经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对其进行处理。为解决白洞及黑洞效应方面的设计难点,设计人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将隧道实际情况、行车方面的因素、洞口方向及视野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仔细研究和设计,下面将以某市隧道照明设计明暗适应方面的难点解决办法为例进行进一步说明:设计人员将各类灯具一系列参数进行比较,发现高压钠灯在各方面性能都比较突出,穿透能力较强,而且不容易损坏,后期可以不用投入过多精力用于维护,因此将其用于此隧道设计工作中;入隧道一侧以照度递减的方式进行设计,将设计工作进行详细的划分,设置一定数量的过渡段,使司机可以对进出隧道的光照变化更加适应;在出口一侧使用照度递增的方法,同样设计过渡段,减少行驶车辆驾驶员出现明适应方面的问题,使行驶车辆的安全得到保证。以上解决方法有效解决了隧道照明设计中明暗适应方面的设计难点,对隧道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可以被更多隧道照明设计工作所借鉴[4]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越来越多隧道工程投入到建设过程中,而其中对照明方面的设计工作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内容,其对保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等方面起到极大作用,若想使人们的使用体验得到提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对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进行处理,对灯具、光源等方面进行慎重设计与选择,并对设计规范与标准间的不适应问题加以调和,最终使设计工作可以更加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但建伟.隧道照明的设计难点及解决办法[J].四川建筑,2015(3):88~89,92.

[2]刘利萍.重庆某隧道照明设计[J].重庆建筑,2013(2):41~43.

[3]韩丹.隧道照明设计的影响因素及评定标准[J].科技传播,2014(4):96+93.

[4]史艳玲.隧道照明设计浅谈[J].建材与装饰,2015(47):240~241.

中图分类号:U4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38(2016)28-0109-02

收稿日期:2016-6-20

作者简介:雷明林(1981-),男,重庆人,硕士,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