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现状调研报告

 xiaoninga42u31 2017-06-01


数据来源与样本信息

本文数据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研”课题组所做的调研。

覆盖北京市朝阳区、东城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以及海淀区的11个街道、37个社区,剔除关键变量缺失的问卷,回收问卷995份。本篇调研报告围绕老年人展开,去除50~59岁的样本,有效问卷共880份。样本中的年龄层从60~80岁以上均有分布, 其中60~69岁的为484份,70~79岁的为284份,80岁及以上112份,男性为426,女性为454,男女比例约为1:1,在年龄和性别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调研结果
1
服务知晓率

服务项差异

小时工服务知晓率最高,人数占被调查者总数的67.8%

其次知晓程度较高的3项服务为家电维修服务、托老所服务以及管道疏通服务,所占比例分别为48.3%、46.9%、43.0%。

有19项服务的被知晓程度不足50%,且大部分服务项目听说过的人数比例只有20%左右甚至10%左右。

年龄差异——70~79岁知晓程度较高

20项服务项目在70~79岁年龄段的老年人中被知晓程度相对较高, 较之于其他年龄段的老年人来说, 70~79岁的老年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养老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养老。 

而这些服务项目在60~69岁的老年人中被知晓程度略低, 可能是因为这些低龄老人而言大多数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基本可以实现生活自理,相对应的他们就不太会去关注这些服务。

80岁以上的老人, 由于自身身体机能及认知能力的下降, 在了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时受限较多, 因而该服务被知晓程度相应降低。

2
服务使用率

服务项目差异

服务项目使用率最高的是以下四项:家电维修服务,14.7%小时工服务,12.6% 管道疏通服务11.8%水电安装检修服务,11.1%

剩余16项服务的使用率均不超过10%。

年龄差异——不同年龄段偏好不同

在使用率整体较低的基础上, 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对服务项目的使用偏好是有差别的。

80岁以上老人在小时工服务、上门理发、心理咨询、聊天解闷、老年大学服务这几项需求中,使用率高于其他年龄段;这与他们的身体机能显著下降有关,影响了生活处理能力和对外交往频率,高龄老人在生活中需要更多的协助,也有更多的交流需求。

随着该年龄段老人对家电、 水电一类设施的使用频率降低, 维修这些设备的情况也会随之减少,故对于家电维修服务、水电安装检修服务而言,80岁及以上老人的使用率是最低的,相反60~69岁、70~79岁年龄段的老人对此类服务使用率较高。

3
服务需要程度

服务项目差异

单项服务需求率均不超过 20%

服务需求率与服务使用率显示出较高的一致性。其中需求率最高的是家电维修服务,为15.1%;另外3项需求率在 10%以上的服务项目分别为小时工服务13 . 1%、管道疏通服务 14. 1%以及水电安装检修服务11.9%。

虽然其余16项服务的需求率均不足 10%, 但需求率与使用率比较之后可发现,需求率显著高于后者,即是说使用率数据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需求不能转化为使用率的原因:一是服务水平问题;二是服务项目知晓率低,普及不到位。

年龄差异

低龄老人服务需求显著较高

3个年龄段之间进行比较后得出, 60~69岁的低龄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年龄段的老人。

相较于70~79岁、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他们还未完全进入老年状态, 对于即将面对的生活方面的困难更能意识到养老问题的严峻性, 因此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养老问题; 且基于文化水平的提高、 生活观念的转变, 他们也更易于接受养老的新方式、新方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低龄老人注重娱乐休闲

60~69岁的老人作为新一代的老年人,对老年大学服务和老年培训服务都显示出更高的需求,他们更加注重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展现出了新时代老人不服老的特征。

高龄老人注重医疗

对于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在需求曲线整体较低的情况下,却对上门诊疗、上门看病、专业护理等几项助医服务呈现出较强的需求,需求率高但使用率低。

原因分析
1
服务需求低

如调查数据结果所揭示的,有一半以上的老年人表示并不需要居家养老服务。

2
服务提供问题

服务的实施和管理都不规范。 以小时工服务、室内保洁服务为例,此类生活服务几乎全部由家政公司提供, 老年人使用这些服务只能通过家政公司。

在实践中由商业化的、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家政公司提供的服务,不仅服务效果差强人意, 诸如打扫不干净、 不用心等问题比比皆是; 同时对专业机构的业务发展构成了恶性竞争。

而像家电维修、管道疏通等服务的实施现状更为糟糕,调研中多位老人反映获取这些服务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小区、电梯里的小广告,不仅收费贵、态度恶劣,更有甚者还存在坑骗老人等现象。

3
信息不对称

在调研走访中发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需双方存在严重的消息不对等现象。

就是否听说过上述20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这一问题,从社区工作岗位退休的老人与其他老人的回答存在较大差异, 前者知晓的服务数明显多于后者, 且对各项服务都较为熟悉。

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主要由社区的工作人员承担, 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很多项目并没有专人负责,经常是一个工作人员同时负责数个服务项目。由于既没有完善的考核体系,又没有足够的专业社工人员来提供这些服务,从社区工作者的角度出发他们就完全没有动机去宣传这些服务, 这样的做法必然造成老年人对这些服务项目知之甚少。

正是这种供需双方消息严重不对等的状态,导致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不清楚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又使得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几乎不了解。

要走出这一困境,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明确责任主体,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的基础上,使社区工作透明化,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同时投入必要的资金和人员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宣传和开展。

作者介绍

冯喜良, 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院长,研究方向为产业社会学、产业心理学及旅游社会学。


孙亚舒,1992生人,山西大同人,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养老保险。       

中国养老策划师 养老投资人都在看的平台

关注李老师,学习更多养老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