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自高考阅卷现场的报告

 格格7178 2017-06-01


在高考语文科目的教学与复习中,知识性的技巧浩如烟海,但无论这些知识性对策如何不胜枚举,考生的高考成绩最终需要落实在阅卷环节。

如果考生事先能够对高考阅卷状况有所把握,有的放矢地进行作答,可以有效提高考生分数,以缘年轻的梦想。

考生与阅卷教师之间构成一对人际传播场域,这是一个不对等的传播场域,在人际传播“传者与信息→传播渠道与‘噪音’影响→受者→反馈”的全程环节中,考生几乎是没有反馈与申辩权力的。根据传播学方略,在这种强弱非常分明的传播情境中,弱势一方需要让强势一方“舒适与满足”,是达成共赢的重要选择。

如何让阅卷老师在严肃而紧张的阅卷过程中,感到“舒适”,决定着考生的命运。这种“舒适”感,来自考生良好的知识性作答,也来自考生优秀的非知识性表现。需要注意的是,随着10天左右的阅卷任务,进入到中期以后,试卷非知识性表现的重要性越发提升。

笔者将多年批阅高考语文科试卷的体悟,献于考生朋友们,重点提醒考生朋友们在高考作答时注意五点非知识性技巧。




一、前置策略:重要的内容一定往前写



高考阅卷时,每位阅卷老师负责一整道大题,如阅读题、古文古诗词题、现代汉语应用题等,每道大题包含数量不等的小题。所以本文所讲的“前置原则”首先指在作答每一道大题时,特别注意答好前两个小题,甚至可以不惜在前几个小题上花费多一些的时间,纵然前几问的分值大多不如最后的小题。

这是因为:随着浩如烟海的、形态与内容类似的考生试卷,不断涌来,阅卷老师的阅卷新鲜感会逐渐降低,这是正常的心理与生理反应。此时,考生前两三道小题的作答情况,便会影响到阅卷老师对考生整体水平的判断,形成对考生的瞬间第一印象,这也自然容易影响阅卷者对该卷随后题目的判断。

这种现象绝对不容小视,它符合心理学的“晕轮效应”(The Halo Effect),人们在交往时往往通过“第一印象”对陌生人进行判断,也往往通过局部感知推断他人的整体。高考阅卷,符合这样一种阅卷老师与考生的人际传播心理。



也因此,本文所讲的“前置策略”还包括考生作答时,一定要将自认为最重要的得分点前置,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铺垫与话语浪费。考生作答的前中部永远是阅卷老师的兴奋点,考生的得分点也就此容易被阅卷老师捕捉到,所以一定不能浪费题目答题区域的前中部位置。

如果题目问的是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那么考生只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名称即可。如果考生答“划线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那么,“划线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是”这些字都是无效信息,浪费了宝贵的答题区域中前部位置。

考生也要注意避免意义相近词语的堆积,如“纯朴、朴素、朴实无华、纯洁质朴、不修饰自己”等词语都表达了一个得分点的意思,重复堆积显然是浪费了宝贵的阅卷老师注意力资源。




二、避免低级失误:能力与态度同为高分关键



低级失误多是由两点原因造成的:一是考生水平有限,这是能力问题;另一个是考生作答随意,这是态度问题。这两点都是让阅卷老师对一张试卷产生不悦的重要原因,这必然使考生的印象分大大降低。

先说由于能力问题而产生的低级失误。例如近年高考语文科的古文翻译题,要求考生将“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翻译成现代汉语,正确答案是:“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那朋友说:‘好的。’”

这本是一道难度并不大的题目,但许多考生犯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低级失误,考生的低级失误如下。



【错误翻译示例】

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停止了吃饭,老朋友说:“呸!”

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不让老朋友吃饭,老朋友说:“笑话!”

吴起早晨上厕所,遇到老朋友就停止了上厕所,和老朋友一起开始吃饭了。

吴起出门上厕所,老朋友便都停止了吃饭,他们说:“诚信啊!”

吴起早晨起床,看到老乡便请他们吃饭,他们说:“家乡人都吃不上饭啊!”

吴起早晨吃饭,看到老友来了就不吃饭了,老友说:“那没必要了,我走了。”

吴起起义,遇到老朋友就不吃饭,老朋友说:“这是规定!”

吴起起义,士兵们缺粮草了,吴起说:“给!”

吴起出门,看到一群老年人在吃饭,他们说:“饿!”

吴起出兵,遇到敌人就停了下来,他的老朋友说:“上当了!”

吴起早晨出门,遇到老朋友叫住他,老朋友说:“您该吃饭了!”

吴起早晨起床出门,遇到了孔子阻止他吃饭,孔子说:“我相信他会回来的。”

吴起起床出门,不让老朋友吃饭,老朋友说:“你!”

吴起刚出道时,见了老朋友们就绝食,老朋友说:“行!”

吴起早晨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他吃饭,老朋友说:“还吃啊?”

吴起外出,遇到以前的好友,便马上停止吃东西,老朋友赞扬他说:“你好!”

吴起出门,看不到故人就不吃饭,故人说:“你没事儿吧?”

吴起出门,看到故人就把自己吃过的东西给故人吃,故人说:“不吃。”

吴起吃饭,看到一个朋友就噎着了,朋友说:“好!”




面对这样的作答,阅卷老师的笑容背后,是对考生能力深深地质疑,后面题目的给分情况自然不会乐观。

再说考生由于态度问题而产生的低级失误。近年高考语文科的古文背诵与默写题目中,一些考生做出了如下的回答。



【错误背诵示例】

三杯两盏淡酒,喝多容易上头

三杯两盏淡酒,三杯五杯扎啤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你我风情

文章千古事,风流一夜情

朝不可以死,夕死可矣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自残



这样的作答让阅卷教师感到考生对待高考的戏谑心态。考生如果这样作答,不如不答,以减少阅卷教师对该考生成见极深的负面印象。

至于错别字的低级失误则同时体现了态度与能力问题,特别是非常滑稽的错别字现象,如将“唯一”写成“为一”,将“知道”写成“只到”,将“兴趣”写成“性趣”,将“比喻”写成“比欲”,将“文章”写成“问章”,将“表达”写成“表大”,将“承上启下”写成“乘上起下”……仅“铺垫”二字中的“垫”写法就有:铺店,铺奠,铺掂,铺电,铺堑……



当然,就低级失误而言,有时也是由于考生过于紧张或毛躁而审题不清所致,如考题问到“如何理解余光中先生所说的‘乡愁’”,有的考生通篇回答的都是“余秋雨先生的《乡愁》,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考题要求简要概括祥子的性格特征,有的考生通篇都在作答刘四爷的性格;考题要求考生回答文中为什么重点介绍金星,有的考生提笔就写“文章重点介绍火星的原因是”。

由于审题不清,考生的这些作答纵然体现了上佳的能力,端正的态度,字数也不少,但终得不到多少分。考生在宝贵的高考机会中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心智,还影响阅卷教师对其后面作答的印象分,十分可惜。

 


三、字迹问题:阅卷也是“阅人”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之所以此话题经久不衰,最重要的原因是字迹确实对考生的成绩影响不小,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应对之策。

字迹问题取其上者,要求考生字体漂亮清晰、间架匀称,赏心悦目;取其中者,要求考生字体中规中矩,间距、大小合适;取其下者,要求考生字体虽然难看,间距大小也不会控制,但不能潦草,字体是能力问题,工整是态度问题。这些要求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阅卷老师多是高校文学院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以及中学语文教师,接受过严格的传统文化训练,心中多存文人情怀,一手好字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基本要求。

他们多会对自己的写字方面比较在意,即便不能写一手好字,也必对能写好字的人敏感与赞许。在中国文人的情结里,字迹与修养往往对等。

第二,当下高考考生来源多是“90后”,这一代考生多成长于电脑与网络时代,诸多主客观因素使他们提笔写字的机会不可避免、不可逆转地减少。

就笔者几年的阅卷经验来讲,能将汉字中规中矩地写出对考生来说已是不易,而能写赏心悦目汉字的考生就更少,约占不到5%,比例低得惊人。当然,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比例,才使得字迹好的考生所占的优势更为明显。字迹让老师眼前一亮的考生,其内容呈现也往往清晰,多拿走一些分数是有可能的。

积少成多,这些考生最终的高考成绩自然有了优势。特别是当阅卷教师在出现正常的心理与生理重复状态之后,考生字迹的优劣,便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阅卷教师第一印象的形成。



第三,由于现在高考阅卷实行电脑化批阅,所有考生的答题纸都会被扫描,阅卷老师在电脑屏幕上看考生试卷并用键盘打分。因此特别提醒考生注意写字不要太浅、太密,尤其是女生写字往往较浅,这样的字迹扫描之后在电脑屏幕上会极难辨认。

教师连考生答得什么都看不清楚,考生就更不能奢望可以拿高分。另外,据心理学实验,颜色相对较深的文字会给人以更深的印象。所以在高考阅卷中,字迹在合适的程度内相对深一些,更有利于阅卷教师重视考生作答中的关键词、得分点。

总之,在作为人际传播的高考阅卷中,考生的字迹好会给阅卷老师一种信赖感,这是一种考生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真诚、好学、重视态度。高考阅卷其实也是在阅人、阅态度。在高考试题中,有相当数量的题目对考生的区分度并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笔好字,一个好的态度就成为“抢分”的关键。

 


四、答题时是多写还是少写?



在复习、备战高考过程中,许多老师会提醒学生在高考作答时要尽量多写一些,以便使得分点完备,兼给阅卷老师一种该考生作答认真、思维广博的好印象。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

就笔者的阅卷经验而言,一些考生的作答并不多,但是答得都是自认为有把握的内容,这些考生往往得分不低;也有许多考生,通篇密密麻麻地全是字,却得分并不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考生卷面作答得越多,往往容易将关键得分点淹没其中,使之得不到突出,阅卷教师很容易将得分点错过。再者,答得过多,很可能是由于考生不会精简、概括文字所致:能用一个词可以表达的内容非要写成一句话。如前所述,如果题目问的是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那么考生只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名称即可,“划线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是”这些字都是无效信息。



另外,对于字迹较差、间距又密的考生,建议不要密密麻麻地作答过多,以免造成阅卷教师的多重反感,反而影响了得分点的突出与命中。反之,对于字迹好的考生,可以适当多答一些,以利用阅卷教师对其的好印象实现“下坡点火”。

当然,尽管有上述思维的指导,考生对于分值较高的题目还是需要多费一些笔墨。另外,只要考生在答题位置上已写出的内容不离谱,就别再划掉。在这种已经写出的情况下,划去影响美观,多留点内容,也多点希望。

 


五、张扬个性?还是把自己隐藏在考生的共性里?



在语文高考阅卷中,作文需要适度体现考生的个性,但就知识类的题目而言,作答时尽量用常见的说法。

如问及“诗词的语言特色”,其常用说法有:生动形象、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委婉含蓄,豪放、婉约、简练、幽默、口语化等;在问及文章开头的作用时,其常用说法有: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思考,揭示主题等。考生切勿私自创造词汇、创造说法,或者使用不常见的说法。

这是由于无论在专家小组对阅卷老师的事先培训中,还是阅卷老师们拿到的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里,给出的关键词得分点都是常见说法。阅卷过程中通过看考生的试卷,老师们也在不断重复这些常见说法,自然就对常见说法敏感,有些考生的奇异说法常常需要复议,而且奇异说法的不定语义对阅卷老师来讲也是不小的干扰。此外,尽量避免出现“双重否定式”的作答,这对阅卷者来讲也是一种意义判断的干扰。

当然,在保证得分点使用常见说法的基础上,知识题中可以加入一些能表现自己思考深度与涉猎广度的语言,如某年阅卷中看到过有考生适度论及“心理脐带”“心理断乳”。当然,这些固然能够让老师对考生多加赞许,但千万注意不能喧宾夺主。



与知识题的作答不同,在作文写作时反而需要考生适度体现个性。本文简单提示如下。

第一,注意避免模式化,包括形式的模式化和内容的模式化。

形式的模式化,如近年来考生愈加喜欢在作文正文前面加“题记”,且多数是“无病呻吟”式的题记;从阅卷者心理来讲,面对大量“无病呻吟”式的“题记”堆积,必然难以打出高分。考生所认为的“题记”这一雅致形式,很多时候,不但不能给自己的文章提升档次,反而减分。

内容的模式化多体现在两点:首先,文章“模板化”现象严重。如近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这个世界需要你”,太多的考生整篇文章的模式是:“这个世界需要你 某个名人或某种精神”,后面一段分析;然后再“这个世界需要你 某个名人或某种精神”,后面加一段分析;最后还是“这个世界需要你 某个名人或某种精神”的模式,后面加一段分析。以此类推,构成全文的架构。聪明的考生应该会有预判:用此类方式串联出几个事例,串联出一篇文章定会是常见的、模板化的文章,应极力避免。

其次,文章运用的实例重复度太高,过于常见。如司马迁、苏轼、雷锋、钱学森、邓亚萍,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在考虑支撑论点的实例时,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太切近或者太经典的人、事。因为阅卷老师在阅卷过程中看到了太多这些人或事的故事,已经形成“免疫”,批阅得越多越难以被这些常见的人、事刺激,何谈打动老师的心灵?

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听一遍粮票的故事觉得新鲜,听100遍粮票的故事你还觉得新鲜吗?这提示考生,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需要不断丰富与拓展。

而新鲜、有说服力的实例往往引诱阅卷教师读下去,这样的文章,如果不是水分太大,一般会得到一个令人相对满意的分数。毕竟阅卷老师也需要一种得到满足的价值感。

高考阅卷中,考生们就像一大把筷子,大家如果都一样高,都写差不多的东西,老师如何会注意你?所以考生一定要让自己这根筷子适度高一截,给老师一个把手,把你拽出来,送向名校。

第二,尽量避免“空有华丽,言之无物”。

考生这个年龄段在写作方面,非常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疯狂地追求华丽的词句,而缺少对实际内容的表达。

这一点对于作文开头的写作来说特别重要:深刻、优美、有逻辑、带悬念的开头常常奠定一篇作文的最终档次,相反,如果开头只是表达小情绪的华丽文字堆砌,或是干枯地表述一些常理、记叙流水账,抑或是用一些幼稚的语言故作呻吟,必会在起点上给整篇文章减分。

第三,高考作文终究不是文学创作,“90后”作文的“后现代”特征明显,考生应该在高考作文的写作中避免“后现代”元素:碎片化处理,哪一句和哪一句都不挨着、无逻辑关系,消解神圣与权威,拥抱世俗,玩世不恭,意识流水……

高考作文终究考察考生基本的、常态的语言感知与运用能力,如此后现代的写作是非常态的,着实让阅卷老师难以把握评判标准。若阅卷老师对其表示肯定,对其他考生来说也并不公平。

总之,对于高考写作,笔者认为有四个努力维度,这四个维度呈渐难排列,即原创思维、逻辑架构、哲理提升、语言魅力。其实,这四个维度不仅是对年少的考生而设定,同样是成年人,甚至成熟作家努力的方向。我们大家共勉!



最后想说的是,许多考生的知识题作答非常优秀,但作文写得比较落俗套、平庸,可见对于语文,一些年轻人书本匠气有余,而语言灵气不足。

这就需要考生平日多加亲近语文,其实亲近语文并不是一个多么宏大的概念,只需稍稍闲下来的时候,随手拿起一份报纸、一个杂志、一种读物,随手拿起手机或者iPad读点东西,走在路上抬眼看看建筑、门匾等公共艺术景观上的文字表达,有了一些感动、感怀、感念便随手写在手机软件、微博、社交网站里,这些随便翻翻、随便看看的姿态,便能成就一个不小学问。

语文不是套子,而是一种能力;语文完全没有多么宏大,只是一种融入人生生态的元素。灯光摇曳或是午后阳光,一杯咖啡,几页文字,哪怕读着读着打个盹,让一天变成两天。

 


  • 原文标题:《来自高考阅卷现场的报告——高考语文科作答的非知识性技巧》

  • 源发期刊期次:《语文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刘俊,中国传媒大学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