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发现问题到反思历史 ——历史学科批评性思维

 许兴华数学 2017-06-01

从发现问题到反思历史

——历史学科批评性思维

王继平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7年2月新的考试大纲出台后,老师们发现新考纲的考试内容与题型示例总论里,在“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内增加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其实,2011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下的过程与方法子目3,就明确提到“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反思历史……”

        如何发现问题呢?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索诺谟分校“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性批评中心”所长保尔(R.Paul)提出“采纳对立的观点相互展开讨论,进而生成反论的思维”,这个反论的思维就是辩证性思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批判性思维。

        东莞赵晓东老师在《拨开历史迷雾看宋代政治》教学设计中给学生呈现了如下信息:

第一组:

        汤因比: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宫崎市定: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

        陈寅恪:华夏民族之历史,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也。

        黄仁宇: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著。

第二组:

        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专从政治制度上看来,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

        赵老师用这种对立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从宋代地方管理的新变化、中央官制的新演变、选官制度的新发展、谏议制度的新进步四个维度,探究宋代的政治制度,并引导学生思考:宋代的政治制度究竟是怎样的?他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权威学者的观点,以此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深化学生对宋代政治制度的理解。这也符合杜威先生倡导的:教育在充实人们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培养人们挑战权威的意识。

            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刺激学生的思考。如深圳李静老师在《从“唐宋变革论”再探宋文明的繁荣与发展》教学设计中,用PPT展示一个宋代铜板和刻在上面的广告语:(济南刘家功夫针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请学生从这则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包括铜板本身传递的信息),与教科书相关的内容结合起来,分析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个过程就是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7年考试大纲),这也是“帮助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形成批判性思维意识的过程。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保尔认为:“批判性思维应当成为21世纪教育的本质性基础。”他还归纳了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四种教学方法:第一,为学生提供自己发现、自己思考的机会;第二,引出学生的不同观点,并使学生理解;第三,指出证据与根据;第四,确保探讨课题的时间。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成就对学生历史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选自《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