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节《老子》

 Winfred吴 2017-06-01


《老子》又名《道德经》,书名是后人加的。《老子》盛行于世是在孔子 之后约两百年。见之于流行的时间,显然不能就等同于著作的时间。由 于古代文化传承受物质条件的限制,传播速度很慢。而且,从《老子》一书 所体现的超脱世外、不求显达的态度来看,这本书的传播者们也并未刻意 去张扬。《老子》成书于此前是无需怀疑的。学术界多数人肯定老子比孔 子年长约2030岁。墨子、叔向、魏武侯等均为与孔子同时或稍晚的人, 他们均已引用过《老子》中的话。与孔子同时或稍晚者已看到了《老子》并

引用了其中的话,说明《老子》的成书必然 是战国初年之前,有可能是春秋晚期。因 此,我们认为,《老子》足以代表春秋时期老 聃的思想,其成书时间应该是战国(前481 年开始)初年以前。

论定《老子》的成书时间,就联系着对 其作者的认定。关于作者,前人提及的有 老聃、老莱子、太史儋、太公任、詹何、伯阳、

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等等。对此.《史记》已 清楚地断言,《老子》的作者是老子,即老 聃,又名李耳,楚国苦县人。但由于《史记》同时记录了其他不同观点,遂 引起后人的种种怀疑和推论。但这些怀疑和推论均无充分的证据支持, 不足采信。此外,诸多资料说明孔子曾向老子问学,他们之间存在师生 关系。

一、形而上的玄道

“道”在《老子》书中出现了 69次,频率很高,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范 畴。“道”的本义是道路,即《说文》说的“所行道也”,《尔雅·释名》所说的 “一达谓之道”。后来引申出了规律、规范的意味。春秋时期,人们已用它 表示自然天象的运行规律,以及社会人类的行动准则,如“天道”、“人道” 等。但老子的“道”.既来源于道路的本义及其引申义,又作了很高层次的 抽象。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第一次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把 “道”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那么,《老子》中 “道”的涵义是什么呢?它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 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嗷,其下不昧。绳 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老子·第十四章》,以下只注章数)在《老子》 的“道”的内涵中,一方面提到“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精 甚真”(《第二十一章》),说明它是存在于一般的物中的,它看不见,听不 到,摸不着。这种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人们难以找到合适的名词来指 称它,也难以言说,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就蕴涵 了对道的遮与诠的两个方面。人们只能通过对常道的诠尽可能多地去破 除对非常道的遮,使得非常道尽可能多地向人们开显出来。

这里,就常道作一些诠释。首先来看道的角色,也就是它发挥什么

 

功能。

首先,道是万物的本源。如果说人所见到的是“有”的话,那么,这个 万事万物的共同源头就只能是“无”。《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 于无。”(《第四十章》)“无”,结合“有无相生”(《第二章》)来看,显然并非虚 无,因为绝对的、纯粹的虚无是不可能产生万物的。作为本源,它只能是 无形、无声、无嗅的存在物,不具有万物所具有的任一特性,却能产生万物 特性的东西,是潜在的大全。这样,它只能是道。《老子》明确把道视为万 物的本源,它提出了一个宇宙万物生成的模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道”是这个 生成链条中最早的存在,理所当然就是万物最初的源头。这其中虽然还 有气在起作用,不过那是次要的。

第二,道是万物的本体。有从无产生,有当然要受无的制约。作为无 的道在万物中的存在是无所不在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 之宗。”(《第四章》)道的存在并不显山露水,是躲在万物运动变化的幕后 的那一只看不见的手,主宰、控制着万物。但这不是说道是有意志的人格 神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而然的自在,不受任何外界事物的干预和影响,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就思维途径来说,《老子》试图从具体实物(器、万物)的多样性及其变 化的复杂性,抽象出统一的“道”,如说:“道常无名朴”(《第三十二章》), “朴散则为器”(《第二十八章》),其出发点是客观的天道自然,承认了 “道” 的实有性。像孔子所敬畏的“天命”和墨子所宣扬的“天志”,这种带有人 格神属性的“天”,在《老子》中是不多见的。对上帝鬼神,《老子》也不承认 它们的主宰地位,更不是什么创世主。与道相比较,《老子》提出“以道莅 天下,其鬼不神”(《第六十章》),把“道”形容为“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四章》)。这样,在“道”的面前,上帝、鬼神也没有什么权威。《老子》 虽然也谈到“道”的主宰作用,却和人格化了的天、上帝毕竟有所不同。而 且,道对宇宙中的万物和人所起的作用都是一视同仁,无所偏私,完全同 等的。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第六十二 章》) ·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 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第三十四章》)

这里,“道者,万物之奥”,马王堆出土的《老子》甲、乙本中“奥”均作 “注”,与“主”相通。王弼注:“奥,犹暖也,可得而庇荫之辞”,也有主宰的 意思。这是认为“道”是万物的主宰,善人和恶人都离不开它。但“道”在 天地之间虽然无时无处不存在,万物都依靠着它生长,却不干预和宰制万 物,不夸耀自己的成功和伟大,这才是“道”所以成功和伟大的地方。《老 子》的道论,坚持了理性主义的立场。

第三,从万物运动变化的角度来看,它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这也 是从纵向过程的角度看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 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在任何一物 及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道都发挥着驾驭、规范、控制的作用,成为万物运动 变化的规律。道的存在还有它自己的规律:道能够扩大,“大曰逝,逝曰 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铺展括衍之后,道就向反方向不断地回归, “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由于道具有这一规律,所以,自然界和人类 社会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反相成。 《老子》在解释“难易相成”时又说:“多易必多难。”(《第六十三章》)做事情 图容易,势必遭到困难。这是把“难”与“易”看成是统一事物中矛盾着的 两个方面。事物的运动发展遵循道的规律。

第四,道是宇宙的大全,天、地、人的总体。这是从横向广延的角度看 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 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道把天、地、人贯通串联起来 了。这样勾连起来的宇宙大全,其间虽然存在着人、地、天、道层层取法的 关系,但都是自然而然的存在。

综上所述,道具有一些特性。一是自然,其存在是客观的,不受他物 的干扰。二是虚,正因为虚,所以无形,能成为一切实的根源,能容括一切 实的万物。三是静,正因为静,所以能成为一切动的根源。这个静,不能 等同于形而下的与动相对的那个静,而是专就描述形而上的本体而言的。 四是无为,“道恒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无为就是因循自然,顺 应物性。正是因为无为,所以能够无所不为,在任一时空表现出自己的存 在,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道的呈露.都离不开德的存在。谈论道,还必须研究德,研究道与德 的关系。“德”字在《老子》书中出现了 33次,出现频率仅次于“道”字,道 与德是《老子》的核心范畴,《老子》在汉代以后也因此被称为《道德经》。 对德的解释,有的认为是“道之功也”(韩非语),有的认为是“道之用也” (陆德明语),有的认为是“道之见也”(苏辙语),有的认为“是道的体现”或 “道的形式”(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对于道与德的关系,《老子》 说:“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第 五十一章》)道化生万物,德给予万物本性,道与德共同成就万物。就具体 的物而言,“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二十五章》),德是禀道而来的真常 本性。物的活动必须遵循这种与道相一致的德,并最大限度地保养它而 不使之丧失,这样物才具有无限生机。

道落实到人,就有天道与人道之分。但由于人道来源于天道,所以天 道与人道是相一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 章》)作为“万物”之一,人同样受道的规范和制约。德赋予了万物以本性, 当然也赋予了人以人性。对人而言,德就是本真的人性。如此看来,道与 德同样构成了人的意义和价值的源泉。道与德落实到人,就是要使人返 朴归真。

二、玄道之术的幵启

由形而上的玄道贯彻到形而下,《老子》也为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开 出了尊道禀德的原则。这些原则及其运用,就是与道相一致的术。

(一)君人南面之术

《老子》建议君主“无为”,并不是什么事也不干,而是“好静”、“无事”、 “无欲”,“因任自然”,实际上是以百姓心为心,顺民之性,因民之情,“治大 国若烹小鲜”,简政安民,垂拱而治,这样才能无所不为。无为只是对君主 而言的,对一般臣民,《老子》还是要求有为的。君主的无为,只是一种驾 驭臣民的手段。“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战争并不是一件好事. 只能在不得已时而用。治理国家,要绝圣弃智,因为“智慧出,有大伪” (《第十八章》)。“伪”的表现之一就是“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 物滋起”(《第五十七章》)。“伪”会搞乱人们的思想,挑逗起人们的欲望。 治理国家,要使老百姓虚心实腹,即让老百姓无思无虑,满足他们基本的 生活需求,安于本分,自适自得。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社会就是“小国 寡民”。“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 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 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 章》)这是《老子》所幻想的桃花源式的乌托邦,但其本意并非复古倒退到 人人平等的原始社会。它的真实用意是看到物欲纵横时代社会秩序的混 乱对人性的戕害,以此说明统治者对人民只实行高压政策是行不通的。 所以他宣扬“柔弱”、“退守”,提倡“谦下”、“不争”,做到“以其不争,故天下 莫能与之争”(《第六十六章》),才可以成为“社稷主”、“天下王”。因此《老 子》所谓“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权术,后来班 固评论道家,说它“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术 也”(《汉书·艺文志》)。这是一针见血地说透了《老子》这一套统治谋略 之术的妙用。

(二) 伦理教化之术

这是基于对社会秩序的规范。《老子》认为,利他与为己相一致,因为 利他的同时可以成就自己博大的人格。这样,反对强暴和掠夺自在不言 中。伟大的人格有博爱之心,善救人、物而不弃,平等待人,对物也不毁 伤,“物或损之有益,或益之而损。”(《第四十二章》)。《老子》认为,修德应 该由近及远:“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 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第五十四章》) 用道充实自我之后,德泽自然可以流布亲人、乡邻和天下人。

(三) 混世之术

这是针对一般老百姓而言的。《老子》主张柔弱,顺任自然而不逞强, 因为“物壮则老”(《第五十五章》),“兵强则灭,木强必折”(《第七十六 章》)。老子强调“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认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 下之至刚”(《第四十三章》),处于柔弱的地位,就预示着必然转化为刚强。 何况,柔能克刚,弱能胜强。《老子》还认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 所伏”(《第五十八章》)。祸患来临,用不着绝望,要相信祥福就在后头。 福气充溢之时,要警惕灾祸的出现。要居安思危,达观处世。在人世间生 活,要能善用“三宝慈”,即慈爱;“俭”,即节俭;“不敢为天下先”,即要 谦和,不要凸显在高处而成为众人攻击的目标。

(四) 养生之术

《老子》尊重生命价值,反对战争对人的生命的残害,主张维护身心健 康。形神抱一是养生之术的基本原则。就心而言,要通过心的历练,使人 的性情质朴浑厚,保持婴儿般的天真。为此,要去甚去奢去泰,因为“甚爱 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以啬养生,平淡朴素。就身而言, 《老子》主张在坚持少情寡欲,不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乐,不自益其生的前提 下,通过专气致柔的炼气功夫以保养精气。养生要达到的目标是返本归 初,死而不亡。也即从对道的“观其复”中通过“挫锐”、“解纷”、“和光”、 “同尘”的功夫,“归根”、“复命”而达到“知常”(《第十六章》)、“玄同”(《第 五十六章》)的境界。人要体道而行,就应该主静,因为常道处于静的状 态。这样与道同在,生命方可长久。总之,《老子》以无为注重个体心性修 养达到养生目的。这是一条虽不同于一般仁德知识的修养却需要更深刻 智慧和道德的修炼之路。

三、《老子》对后世的影响

《老子》的思想在后世传承中形成了三个支派。一是《庄子》学派,把 《老子》思想引向主体心灵哲学,发展了老子对宗法刑政的批判精神。二 是申不害、慎到学派,把老子思想引向法家,至韩非子而集大成。三是稷 下道家,把老子思想引向与阴阳五行、儒家思想相结合的道路,逐步成为 一种综合性的治国之术。《吕氏春秋》、《黄老帛书》、《淮南子》是其思想的 继承。黄老道家是对稷下道家的改造和发展。黄老道家又是汉代道教初 兴时主要的直接思想来源之一。到魏晋时期,何晏、王弼等人综合了老庄 的思想,与《周易》相结合,又产生了魏晋玄学。

关于《老子》的注释,最早的有韩非《解老》、《喻老》两篇。汉魏以后直 至近代,注释《老子》之多,仅亚于《论语》。国外也有多种译本流传。

《老子》可谓流彩溢芳,光照千古。这里重点讲《老子》与道教的关系。

这首先表现为老子被神化。老子是道教教主和三清神之一。老子从 哲人到天神的转变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庄子·天下》已经称老子为 “古之博大真人”。战国中期之后出现的黄老学派,把老子与中华民族始 祖黄帝并列,老子的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吕氏春秋·不二》把老子排在 孔子之前作为天下十大豪士之一。汉初黄老之学在政治上的成功,使老 子名声大震。黄帝是虚名,老子是实有,故老子对社会上下具有实际的影 响力。而且老子是隐者,带有很多的神秘色彩。孔子称老子为龙,意思是 神通变化而不可及。司马迁写《老子列传》时,说老子活了 160岁,或200 岁。道教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有相承关系,老子便顺理成章地成了道教 的教主。东汉前期,佛教传入中国,明帝(5875)之弟楚王英“诵黄老之 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此时老子已接近于变成宗教的神。王充《论衡·道 虚》中提及老子被当成“寿命长而不死”的神仙,“逾百度世,为真人矣”。 东汉明帝时益州太守王阜在《老子圣母碑》中说:“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 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人幽冥,观混合之未 别,窥清浊之未分。”这是把老子看作道的化身。事实上,道教此后虽然把 老子作为人格神的道德天尊顶礼膜拜,但其实质内涵仍然是道。早期的 民间道教也是在此氛围中把老子奉为本教神灵和把《道德经》改造成道教 经典的。边韶《老子铭》说,世上好道的人“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 光为始终”,“道成身化,蝉蜕渡世,自羲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接着, 《老子想尔注》首先把老子称为太上老君,说:“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 阳,一名重耳;生而白首,故号老子;耳有三漏,又号老聃。”“一者道也…… 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一即是道,道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后来道教所说的“一气化三清”可能由此受到启发。老子在道教初创之时 曾是最高神。之后,老子又被称为道德天尊,与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并为 三洞教主。其地位虽列第三,但因其分身救世、世为圣王师的特殊身份, 是真正有影响的尊神、教主祖师。张陵虽被道教视为天师,但他受命于太 上老君,地位低于老子。道士多托言太上老君造作道书。

老子之所以被神化,不仅是因为老子的身世扑朔迷离,给后人留下了 无限遐想的余地,还因为《老子》言简意赅,宏博渊深,哲理蕴味强。《老 子》的形而上的玄道为道教的道和术都奠定了基础。道教典籍中的“道”, 也称为“常道”、“真常之道”、“大道”、“无上正真之道”等,被视为万事万物 的“本根”、“总系”、“导首”,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本体,具有“玄”、“虚”、 “静”、“无”、“有”、“一”、“遍”、“常”、“通”等性质。这是在《老子》“道”论的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大道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人经过修炼达到生道合一, 从而获得生命的永恒。道教的术也深受老子的术的影响。《老子》所提出 的“致虚”、“守静”、“营魄抱一”、“专气致柔”、“玄鉴”、“玄同”、养生重“啬” 等等思想,此后都为道教的养生术和神仙术所吸收。道教炼养术虽丰富 多彩,归根到底在于清静守一。老子的人生态度深刻影响了道教人士仙 风道骨的品格,使其形成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博爱济众的主流风格。《老 子》哲学是崇尚生命的哲学,道教的炼养则是这种生命哲学在宗教上的实 践化。神仙家吸收了《老子》的养生论,神仙说变成了道教的核心信仰。 当然神仙思想不仅仅停留在《老子》所讲的修心养性,它还需要长生。不 过,道教中的全真道,贬抑神仙黄白术,强调性命双修,追求精神境界的提 升,使道教重新把更多目光转向道家。《老子》五千言成为道教理论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总之,道教虽然不同于《老子》,却离不开《老 子》,无《老子》便无道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