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聊聊《山海经》,这本蕴藏着祖先智慧的奇书,上面的动物竟被我们一一破解! 一、犰狳 《山海经》原文: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其鸣自訆,见则螽蝗为败。 《山海经》译文: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兔子却是鸟的嘴,鹞鹰的眼睛和蛇的尾巴,一看见人就躺下装死,名称是犰狳,发出的叫声便是它自身名称的读音,一出现就会有螽斯蝗虫出现而为害庄稼。 最佳匹配物种:犰狳 犰狳,又称“铠鼠”,是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一种濒危物种,无论是名称还是外形,都与《山海经》中的犰狳不谋而合。 二、当康 《山海经》原文: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鸣自訆,见则天下大穰。 《山海经》译文: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小猪却长着大獠牙,名称是当康,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一出现而天下就要大丰收。 最佳匹配物种:疣猪 根据《山海经》的描述,当康是长着獠牙的猪,要是寻找最为匹配的动物,那也就是非洲的疣猪了。疣猪嘴角长有獠牙,身上有稀疏的毛,头部占全身的三分之一。 三、夫诸 《山海经》原文: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山海经》译文: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白鹿却长着四只角,名称是 夫诸,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发生水灾。 最佳匹配物种:四角羚 四角羚,又名四角羚羊,因独特的四角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南亚辽阔的森林。以草为食,每天有规律地饮水一次。经常停留在靠近水的地方。 四、雍和 《山海经》原文:有兽焉,其状如猿,赤目、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国有大恐。 《山海经》译文: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却长着红眼睛、红嘴巴、黄色的身子,名称是雍和,在哪个国家出现那个国家里就会发生大恐怖。 最佳匹配物种:赤秃猴 赤喙、黄身,显然,赤秃猴与《山海经》中的雍和相似度很高。赤秃猴活动范围局限在亚马孙雨林深处,成群活动,四脚行走,以果实和植物的其他部分为食。 五、驩头 《山海经》原文:驩头人面鸟喙,有翼, 食海中鱼,杖翼而行。 《山海经》译文:驩头长着人的面孔而鸟一样的嘴,生有翅膀,吃海中的鱼,凭借着翅膀行走。 最佳匹配物种:企鹅 吃海中的鱼,凭借着翅膀行走,人身鸟头,这些都很符合企鹅的特征,所以有人认为驩头就是企鹅。而且企鹅是群居的动物,古代的中国把它们当成一个国家,也是有可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