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土——佛教名词解释

 心空禅月1964 2017-06-02
国土——佛教名词解释 
 
国土
    FROM:《佛学大词典》
    【国土】:梵语ks!etra。即指土地、领域或众生之住所。音译为刹多罗,简称为刹。意译为土,复又加一“刹”字,故称刹土。国土有净土、秽土等区别。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国土】:(术语)一切有情之住处。有净土秽土等之区别。
    FROM:《佛教哲学大词典》
    【国土】:读音:[guo2 tu3]。(1)十界众生所住之处。(2)施行国家统治权的地区。一国的领土。(3)与天相对的地。土地。(4)故乡、故国。御书立正安国论(第二九页)
国土身
    FROM:《佛学大词典》
    【国土身】:梵语ks!etra-ka^ya。华严宗所说融三世间十身之一,即器世间。于华严宗认为有情众生所依之国土,乃毗卢遮那如来正觉之体依众生之机所化现者,故称为国土身。[《旧华严经》卷二十六、《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四](参阅“十身”440)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国土身】:(术语)华严经所说十身之一。毗卢舍那如来应众生之机现草木国土,故草木国土,即舍那之身也。见探玄十四。
国土海世界海
    FROM:《佛学大词典》
    【国土海世界海】:华严经把佛土分为国土海与世界海二种。(一)国土海,指不可思议之佛刹,即佛果自体所居之依报,为圆融自在而无法形容之佛境地。此境地既系佛本身在内心所悟证之国土,故仅为佛所了解,因位之众生既无法窥知,亦无法用语言表达,即使能够勉强表达,亦仅能以妙极难思、不可言说等反面性言词表达之。又日本凝然之五教章通路记卷二十六,将六十华严如来名号品中文殊师利菩萨所赞叹十句不思议之佛刹、佛国、刹净、刹起,列为果分依报,即指国土海。
    (二)世界海,指因位菩萨所依止之国土,或指佛所教化之场所而言。可分为三类,即:
    (1)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又称莲华藏世界、华藏界,虽是果分不可说之境界,但为三生中最后生之依所(即“证入生”之世界),故为可说之世界海,虽然与不可说之境界相同,但非一相一寂之分别世界,而是相互无限之主伴具足,如同帝网(似帝释天宫殿之天网)之境界。
    (2)十重世界海,在三千世界之外,别有十世界,即世界性、世界海、世界轮、世界圆满、世界分别、世界旋、世界转、世界莲华、世界须弥、世界相等十世界,此乃对菩萨之十地而现示之“解行生”国土。
    (3)无量杂类世界海,又称杂类世界,为‘见闻生’之所依,指须弥山形之世界或河形、转形、旋流形、轮形、树形、楼观形、云形,乃至众生形之世界,遍满于一一法界而无障无碍。
    总言之,三生所见均不相同,故分三类。然皆相互融合而不相妨碍,故成为一种华严世界,而为毗卢遮那佛教化之所。上记之外,‘世界海’一语,亦泛指一般之世界,特别是指十重世界中之第二(世界海)而言。[旧华严经卷四、华严经孔目章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卷四、华严五教章卷三、五教章通路记卷二十六]
依变国土
    FROM:《佛学大词典》
    【依变国土】:禅宗以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乃因缘和合而生,故称为依变国土。《临济录示众》(大四七·四九九下):“尔向依变国土中,觅什么物?乃至三乘十二分教皆是拭不净故纸。佛是幻化身,祖是老比丘。”
四种国土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四种国土】:(名数)天台所立。一凡圣同居土,凡夫与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中有净秽二种。如阎浮提为凡圣同居之秽土,如兜率之内宫,西方之极乐,为凡圣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余土,此罗汉死后所生之国土在三界之外。罗汉思死入无余涅盘者误,实则土生于方便有余也。修小乘之方便,断尽三界之烦恼,因而生于其土。然尚余障覆中道实相之无明根本惑,故云方便有余土。三实报无障碍土,此为断一分无明之菩萨所生之处,报真实之道之无碍自在国土,故云实报无障碍土。四常寂光土,为全断根本无明之佛之依处,谓常住,寂灭,光明之佛土也。见天台观经疏。
国土世间
    FROM:《佛学大词典》
    【国土世间】:三世间之一。又作器世间、住处世间。谓十法界众生各据依报,所居之十种不同处所。众生能依之身有十种不同,故所依之国土,亦各有差别,故称为国土世间。[大智度论卷四十七、摩诃止观卷五上](参阅“三世间”539)
草木国土悉皆成佛
    FROM:《佛学大词典》
    【草木国土悉皆成佛】:谓草木、瓦砾、国土等非情、无情亦能成佛。又作草木成佛、非情成佛、无情成佛、无情有性。佛教诸宗中,小乘教无‘无情有性’、‘草木成佛’之论。大乘教中,主张草木成佛论者,如华严、天台、密宗等一乘教皆是。华严宗以毗卢遮那佛十身具足,融三世间之佛与定,故器世间亦有成佛之义。真如之性通于情、非情,依报之草木等亦有佛性。又如华严经中善财童子,礼弥勒之楼观,乃得法门三昧;无量寿经有宝树说法,莲华世界之海水宝树皆能说法,故亦有佛性。天台宗之草木成佛说,其教依法华涅盘而立,其理依色香中道而立,故有‘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之说,认为一切物悉具中道之理。密宗主张草木国土皆大日如来之法身,以六大为佛性,盛谈非情成佛之义。盖密教之意,十界之依正皆由六大所成,故若约五大,则为本初之佛体;若约识大,亦为性德之五智。草木等虽不具识大,然其自体即是本来佛,况又具觉知之功德,故亦具发心成佛之义。[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六、华严大疏钞卷三十、台宗二百题卷七]
净佛国土成就众生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杂语)净佛国土者,《维摩经·佛国品》所谓“若菩萨愿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佛国土即菩萨成佛时感得之国土,盖欲令当来自身所住之国土清净,必先清净己心,己心清净,则其国土得清净也。故菩萨发大愿心,成就当来己净土,而清净心行,谓之净佛国土。
    成就众生者,又维摩经佛国品所谓“众生之类是菩萨净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净土。”菩萨感佛土,必有所化之众生,佛土之净秽,随于所化众生之净秽,所化之众生清净,则其土清净,所化之众生污秽,则其土亦污秽。故菩萨为庄严佛国土而今日教化众生,众生随其教,而身成就清净之善业故当来往生彼佛国土,能所之二化,依正之二报,共得清净。因之而教化众生,谓之成就众生。
    《法华经·信解品》曰:“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