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肚子为什么总发胀?中医对此有四种解读,涵盖八成以上的人

 呵呵8909 2017-06-02

(本文由一点号“精诚名医汇”原创,经一点资讯平台全网首发)

本文理论依据:《脾胃论》

列位看官,肚子发胀,即老百姓所说的“涨肚”,可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这个毛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形成了严重影响。今天,我们要为你从中医的角度,解读一下常见的引发涨肚的原因和改善之法。

原因一:肝郁气滞

两肋发胀,在焦虑、抑郁、上火的时候加重,但是在排气之后有所减轻,这是典型的因为肝郁气滞所致的涨肚。患者出现这种情况,和原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关系不大,而是和情志有关系。肝主疏泄。情志抑郁会导致肝气不疏,气滞中焦,形成涨肚。这一点在压力较大的职场中人士身上最为常见。

调理之道:玫瑰花5克,泡水代茶饮。玫瑰花有疏肝解郁、理气的功效。阴虚火旺的人不适合服用。也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逍遥丸等可以疏肝理气的中成药。期门穴、太冲穴、章门穴,都是理气的要穴,可以经常按摩。

原因二:脾胃食积

由于食积导致的腹胀最为常见,尤其是暴饮暴食、经常应酬的人,特别容易发生这种现象。其主要特点就是在腹胀的同时有口臭,胃里反酸水。这类患者往往有比较严重的消化不良症状。

调理之道:山楂适量,加入大米粥里一起煮着吃。严重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酸分泌过多的人不要尝试。山楂有很好的消食作用。另外,一些中成药含有山楂、神曲、麦芽等成分的,也可以帮助我们改善症状。

原因三:痰湿内积

痰湿内积所致的腹胀,往往有恶心、欲呕的现象伴发,患者同时容易腹部庞大而肌肉松软,同时四肢乏力沉重,头脑一天到晚不清醒。痰湿的长期存在容易阻遏中焦,使得气机运行不畅,形成腹胀、消化不良等现象。

调理之道:多吃一些薏米、海带、冬瓜、白扁豆等能健脾、利湿的东西,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香砂六君子丸等能够行气、健脾的中成药。这类人最需要的是加强体育锻炼,从而在根本上排出湿邪。

原因四:脾肾阳虚

这一点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这类人在腹胀的同时,往往有怕凉、畏寒,腹胀在受寒后加重的体验,腹部喜欢用手捂着,或者用热水袋外敷。这类疾病的患者多为年轻女子、老年人和部分脾肾不固的中年人。脾肾阳虚者,中焦气化无力,所以会产生上述现象。

调理之道:如果不是爱上火的体质,可以用高良姜3片来泡水代茶饮。高良姜能够散寒、理气,温补脾肾元阳,比较适合此类患者。此外,小茴香、黑米等也适合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