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花样年华》里的美学欲望: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瀞舒凝兰 2017-06-02

电影《花样年华》由王家卫导演,梁朝伟和张曼玉主演,2000年公映。影片先后斩获或提名五个国家(法、德、英、意、澳)电影界最高奖的最佳外语片,是迄今欧美影评界综合评价最高的华语电影之一。


《花样年华》展现的是1962年时的香港,是一个关于迁徙的爱情的故事。这部电影的拍摄地点是张爱玲最重要最喜欢的居所——爱丁顿公寓。       


张曼玉、梁朝伟合拍的电影《花样年华》从爱丁顿那斑驳而怀旧的环境中产生出了唯美的效果。穿过时光的河流,我仿佛能清晰地看见半个多世纪前张爱玲穿着玲珑小巧的绣花鞋向静安寺方向款款走来。

                               

民国时期的张爱玲,她是迷迭香,穿越百年光阴仍香气萦绕、光照天宇。风华绝代、才情傲视的她把新旧交替、中西碰撞、跌宕起伏的民国装点得风情万种,她的文字细腻、感情饱满、爱情柔弱······


影片《花样年华》中经典片段,男主角说:“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可最后,男女主角最终没有走到一起。

影片虽然不是张爱玲的完美写实,但是,在她的旧居拍摄,依旧有着张爱玲的影子,她的一颦一笑总能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且想起她。



这部《花样年华》,单听听里面的音乐,看看画面,都非常有治愈性。


有人说,王家卫如果是个女的,那就是第二个张爱玲。


似乎有些道理,他的电影镜头里满满都是美学欲望,那股骚情气质,浓度正好,多一点就矫情了,少一点就不那么风情。


一场完美的美学欲望是这么勾起的:颜值高是标配,而美学也是有功能性的,你可以好好地感知,感触,可以撩动起你的心潮澎湃,这是顶配。


张曼玉全场20多套华丽旗袍,配合不同的场景,那叫一个相得益彰。不同款式的旗袍营造出不同浓度的情感,或明艳,或孤寂。


看房时的明艳亮丽。


搬家时的一丝冷艳。


去机场接老公时的妩媚温柔。



打场麻将,还要拿出时装周走秀的婀娜腰身,邻里之间的女人小心机挥洒得星光四射。


陈太太的旗袍,周太太的西式礼服,这在男人眼里都是不可多得的尤物标签。



也正是墨镜王这种欲说还休的镜头语言,让社交美学体现得格外生动。


高颜值的画面,美轮美奂,而故事线索和镜头的完美融合,又能勾起你沧海桑田的若干回忆。能带动你的情绪,这场美学欲望才能完美落地。



陈太太与先生上班告别前的小腻歪,在高领深色波涛条纹旗袍的映衬下,刚柔并济。



那一抹妖娆的眼神,侧面镜头,光线由明到暗,却惊艳了整个弄堂。



剧中张曼玉还兼职做代购,帮房东太太代购日本电饭煲,帮老板代购给老婆和情人的皮包。


画面美如仙境,剧情却生动得毫无距离。其实美学色彩也可以很实用,很多质朴的生活场景往往能让这份情感细水长流。



张曼玉和梁朝伟于是约谈,挑明彼此的另一半出轨的事实。两位先生的领带撞款,两位太太的皮包也撞款,还都是海外代购的。


这里的镜头加入了急速平移,配合了捉奸婚外情的悬疑效果。


此刻的矛盾冲击力很强,内心戏飙涨到最高,表面却十分隐忍,所以镜头也要恰如其分地给道具一些美学曝光,比如这十分有格调的咖啡杯。


张曼玉第一次去隔壁捉奸的时候,情绪把控力也是绝了。

内心其实是澎湃的,外表压抑着怒火。

眼神有些无助,表情有些僵硬,也正是这种「僵」,才把内心的矛盾刻画地惊为天人。



最后门一关,我们看到了她身体在颤动。



这场美学的欲望有张有弛,有缓有急,表面平静,内心其实有超强的爆发力,因为要驾驭这一场欲望,需要有强大的能量。


不得不佩服张曼玉和梁朝伟这如火纯情的演技。


于是两个人又陷入了一段「戏中戏」,cosplay起彼此另一半的出轨场景。

如果是男的主动,张曼玉觉得不可接受。


而如果是女的主动,又陷入了极致的精神分裂中,张曼玉的「变脸」此刻相当明媚。


之后,两人深陷「戏中戏」,不能自拔。


也就玩火自焚


最后黯然悲伤


音乐响起就仿佛看到了周先生的绅士风度与陈太太穿着旗袍的雍容华贵,看到了老上海下着蒙蒙小雨的老巷子!



《花样年华》将美学升华到最浓,每一个道具,每一个眼神,每一帧画面,连一场欲望都舍不得逃避。


我们都喜欢美的东西,会慢慢去感触它,欣赏它,甚至想占据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