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要合作共赢,但什么样的人能实现真正的共赢?

 创业者说 2017-06-02

如果有年轻的朋友想要开始创业,资深企业观察家武帅老师建议——合伙创业人数宜精不宜多。因为找一个合适的合伙人已经很难,找几个则是难上加难。创业初期,两个核心人物是最佳组合。如乔布斯和沃兹尼克、艾伦和盖茨、埃里森和莱恩、惠普和派克、拉里和谢尔盖等等,都是以一个创始人、一个联合创始人的组合方式,成就了合伙创业的经典佳话。

什么样的人绝不能合伙?

当你想通过创业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时,总会受到一些主观或客观条件的制约,如资金不足,或专业能力欠缺等因素的制约,这时你必然需要合伙人,走共同开创之路。我们之前已经讲过什么样的合伙人是最好的,那么,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什么样的人绝对不适合合伙呢?关于这个问题,武帅老师总结了以下几点。

1. 缺乏信任

曾经有一位名为小D的网友咨询,他说他的一个朋友想和他一起创业,这位朋友有资金和资源,这让空有创业想法的小D很动心。但让小D担忧的是,这位朋友的口碑并不是很好,自己对他也并不信任,所以小D很纠结到底要不要和朋友合伙。我认为小D的纠结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你连他这个人都不信任,还有合作的必要吗?信任是合作的基石,没有信任,一切都无从谈起!

2015年的Tech World大会上,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就表示:“如今很多合伙创业失败的案例,也许不是因为创业项目的问题,也不是企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更多的是合伙人之间缺乏信任。” 

 合伙案例:合伙人互相猜疑,问题只会越闹越大

从小一起进行体育训练认识的王珊珊和秦玲,已经是20多年的老朋友了。从11岁开始,两人便一起训练,后来又一起去了专业队。

据王珊珊透露,两个人的关系一直都很好,并且大学还都是学习营养师专业的。毕业后,两人选在南京的一家营养养生馆就职,之后这家营养养生馆转型,开设了美容项目。于是两人便借此机会学习美容。两年下来,她们都掌握了一些比较专业的美容手法,于是便商量着辞职出来单干。

因为几年的工作两人都积攒了一定的积蓄,两人便在2009年合伙创办了一家减肥瘦身馆,每人出资10万元。

两人都没有创业经验,因而在账目管理上并不是太正规。由于没有详细地记账,减肥瘦身馆成立后的账目一直不明确,再加上那时候两人都比较年轻,花钱也比较大手大脚,整体账目十分混乱。

减肥瘦身馆营业9个月后,需要提前交房租,但两人却发现已经拿不出钱!于是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事实上,从会员档案中就能发现,其实她俩的减肥瘦身馆整体是盈利的,但是最终却拿不出钱交房租,两人都不知道原因出在哪儿,于是就互相猜忌,最终因为钱的事情闹得不欢而散。20余年的交情随着一次合伙创业变得形同陌路,几乎不再有交集!

作为好朋友,如果最初就把账目明细化,那么最后也就不会出现互相猜疑,“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的情况。再加上她们的减肥瘦身馆整体是盈利的,如果两人没有互相猜疑,而是合力想办法解决问题,那么结局一定会很美好!

创业过程中,很多事情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或实现的,需要将大家的力量结合起来,因为每一个人的能力,每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智慧程度都不一样。那么相互信任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信任是基础,是基石,只有建立起信任,才能一步一步朝前走。如果连彼此合作的基础都不存在,那么其他一切都将没有意义,所以在选择合伙人时,首先就必须要确定备选合伙人是否信任你!

当然,缺乏信任仅仅是选择合伙人必须要考虑的关键要素之一,并不是全部。除了缺乏信任者不能合伙,还有一些人,也是绝对不能合伙的。

2. 有激情但缺乏耐心

如今有不少创业者,他们激情无限,也很有思想,在和你谈天说地的过程中,能够轻易地聊到一起去。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伙伴应该挺好合作的,但却不尽然——情绪过于旺盛者,往往是缺乏经验和浮躁的。

正是因为经历有限,所以他们才会激情无限!和这种人谈合作,你会发现他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观点、想法和意见,但这类人最大的弊病就在于,他们的激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旦遇到某些挫折或面临困境,他们便会像霜打的茄子一样垂头丧气抱怨或者自我挫败,甚至有可能出现直接逃跑的局面。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你的创业公司很可能就面临危险了! 

 合伙案例:缺乏耐心的合伙人

A是做互联网产品的,在创业初期,他找到了自认为是非常合适的创业伙伴。因为合伙人会和团队一起做事,也非常关心项目的进展,也会同A一起讨论用户体验、产品页面效果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合作一段时间后,合伙人有些按捺不住心思,三天两头地追问A关于公司的发展规划,经常问为何不融资等问题……在A看来,融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企业自身的业务体系架构和团队管理体系的健全。

最令A头疼的是,这位合伙人还与公司其他成员讨论关于融资的问题,并且三天两头不在公司出现。最后,更为严重的是,公司开始出现大量的人员流失局面,很多项目便被迫停止。

现实中,这样的案例并非个案,很多人一开始豪情万丈,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进展并不大时,便开始打退堂鼓。继而就是自己不做事还煽动其他人不做事,最后影响项目的推进,影响公司整体的发展。的确,有激情是好事,但若没有足够的耐心坚持下去,那么这样的合伙人最后只能给企业带来灾难。

3. 没有共同目标

“想走得快,一个人走;想走得远,一群人走。”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我也经常拿它告诫想要创业的年轻人,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明白,在创业的道路上,单打独斗不如抱团闯天下。然而,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和你一路同行的伙伴一定要有共同的目标,否则,势必不能并肩远行。

目标,是随着合伙人一路同行的。如果没有共同目标,试问,合伙还有什么意义?很多企业之所以能够做大、做强,就是因为最初的主要创始人,被共同目标凝聚在一起。

古语有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没有共同目标者,会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短期利益过于关注,而不认同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这样的人,很难成为并肩远行的伙伴。所以,作为创业发起者,这种没有共同目标的人是无论如何不能成为合作伙伴的。

对于创业者而言,找合伙人就如同找对象一般,最主要的还是要合适。只有互相认可,才能共同开创事业。如果价值观、信任度等都不一样,那么对企业的发展愿景、商业模式等则很难理解一致,也就无法保证劲往一处使。选错合伙人,最后有可能会给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

本文摘自《不懂合伙,必定散伙》,为您解读创业者必懂的合伙实战策略。危机往往是从内部开始的,内部问题是团队的核心问题。懂合伙是解决核心问题的核心,懂合伙是合伙人的基本素质。资深企业观察家武帅,通过对大量创业公司的研究分析,精心解剖当下最典型的合伙创业案例,带你直击合伙创业中的生死法则,规避合伙风险,收获合伙果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