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魅力课堂系列探索 | 魅力课堂的“九解读”

 thchen0103 2017-06-02

魅力课堂系列探索

魅力课堂的“九解读”

文 / 曾军良

      课堂为何而存在?没有学生,就不需要课堂,因此课堂因学生而存在。学生为何来课堂?学生将来要独立面对他的人生、面对未来的世界,因此学生来课堂是为他的人生打好生命的底色,为未来的成家立业做好全面准备。学生是课堂的根、课堂的命,是课堂的开始、课堂的过程、课堂的结束,是课堂存在的全部理由,课堂最终属于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是否给了他们绽放自我的机会,我们的眼光里是否给予每一位学生的高度信任与热切期望,我们是否欣赏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精彩表演?教师需要有清晰的视界,需要我们摘下那块蒙着眼睛的布。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信息,然后收集研制、科学处理它们,以正确地、有趣地推进学习。一个无视学习信息的教师就是在蒙着眼睛上课!

      教师在课堂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关注学生的真正学习,把学生的所有表现放入自己的眼里,据此来引导推进学生多样化学习,达成学习目标,实现学科育人。只想着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不会多看一眼学生在课堂生产的信息,或许连学生生产信息的机会都不给予,只是一步步走完教案,就认为自己上完了课、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课堂教学的悲哀。魅力课堂是以“提高课堂学力、激发学习活力、增强教学魅力”为出发点,凸显学习是课堂的核心,注重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融合,全面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育良好的道德情感,提升核心素养,发展综合能力,过好师生的课堂生活,助力师生的健康、持续发展。魅力课堂“九解读”进一步探究了课堂的本质,如何提升课堂的魅力,及怎样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助推师生生命成长的发展场。


1.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学习过程是动态的、生成的、民主的、人文的、合作的、探究的、交流的、分享的、高质的,特别倡导体验和幸福。

       教师要高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真实存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行为,要努力读懂每一个学生的内在世界,读懂学生的精神需求,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发现学生的困惑,及时予以热情的多样化的帮助。课堂教学不是进行死板的、僵化的、俗套的课堂教学,而是让学生融入自然中去,善于抓住课内生成,以问题驱动探究问题的本质,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寻找教育的机会。

       我们的教学需要启发式的,而非灌输式的,首先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出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一直处在对知识的渴求状态中。课堂里要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前教师要在课堂学习流程的设计上科学创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体独立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优秀思维方法的分享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与归纳能力、总结与迁移能力。教师要提升课堂的观察力、发现力、生成力、激励力、评价力,要努力推进课堂教学的民主与平等,给予每一个学生的人文关怀,尊重个体差异,包容成长中的问题,用有差异的方法,实现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各自起点上的快速进步,让每一个学生体验课堂成长的快乐。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分享学习、迁移学习、系统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形式。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自主学习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探究学习是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分享学习是学生个体或者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优秀思维方法与独特学习感悟,进行小组或班级分享,从而启迪与推动同学整体思维能力提升与学业进步的学习方式。

       迁移学习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

       系统学习是从学科的整体上系统构建学科知识链条,系统认知与感悟学科知识内在联系与系统规律,从而实现对学科整体知识的认识与把握,进而提升学生整体思考与系统思维能力的学习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由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构成,但这些知识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彼此关联,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构建成一个系统。简单学习指对知识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题型的学习,长远的效果表现为系统学习的效果,任何一个学科都好像一辆车,每一个学科都有大量的知识点,好像车的零部件,如果能按照汽车设计的组装图,将各零部件组装成一辆车,我们就可以开着这辆车在高速路上快速行驶,但我们没法背着车的整个零部件在高速公路上行走。因此课堂既要重视简单学习,更应该注重系统学习。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索,努力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规律,激发其内在学习兴趣,培育其学习品质,在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提升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小组合作学习的每组人数以4人为宜,最多不超过6人,一般的问题可在2人中解决;小组内分工要明确、具体;要以适合开展合作、交流的原则安排座位。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学习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抓手,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目的,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小组合作学习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家庭来源等合理搭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2-6人,按照如上图形排列座位较科学,较简单的问题可在一对一中解决,稍微复杂的问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4人或6人的小组来解决,以便启发引导之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小组人员分工及分工标准是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不同进行不同的分工。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为组长,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锻炼,定期轮换主发言人,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在主发言人表达之后,如有遗漏,中心发言人可以补充。要善于对学习小组的成果进行集体展示,增强集体意识,培育集体情感,激励多为小组做贡献的精神,助力每一个成员的更好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是全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掌控者。教师要精心策划、科学安排小组学习任务,认真观察、了解掌握学习进程,集体展示、科学评价,激励小组友好竞争、相互推动、共同发展。教师是组内研讨的参与者。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教师要在教师内巡视,倾听了解讨论的情况,发现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教师要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有效点拨。教师是小组研讨的引导者。教师要依据讨论进程中的问题,适时引导,发现小组的优秀思维方法,及时分享交流,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积极主动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社会人的主体性,而主体性并非是游离于社会的,它必须将个体融入群体之中,并自觉地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是一个对事物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小组合作学习,可使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及时得到帮助;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也逐步激发其学习兴趣,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优秀的学生有了展示的舞台,在帮助同学过程中,在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考中提升了能力与智慧。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种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正是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当每一个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之时,也就是学生学习成长进步之时。

4.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不超过15分钟,讲授的内容是学生自主与合作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为人师者要学会“偷懒”,以充满智慧的“懒师”培育出独立、自信、智慧的勤学生。该说的少说,不该说的别说,把时间多留一点给学生,让他们说一说,谈一谈,议一议,读一读,写一写。课堂要成为学生的舞台,让学生展示,让学生发挥,让学生学会合作,让学生学会探究,让学生找到自信,让学生品味探索的过程。教师讲的时间少了,学生学的时间就多了,教师讲的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教师“懒”了,学生勤了;教师“懒”了,课堂活了;教师“懒”了,效果好了,何乐而不为?总之,教师只有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才能真正成就学生。

       新课改并不是不要教师的“讲”,而是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在重点的关键处,讲在知识的概括处,讲在思维的提升处。所以,课堂上教师不是要讲得“少”,而是要讲得“精”,讲得“好”,讲得“有序”,不是就题讲题,而是要由题生发地讲,由个别到一般地讲,进而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堂没有教师精要讲授和适时点拨的课一定缺少深度。教师既要尊重学生,也要发挥自身的指导、点拨、调控作用,对学生理解不到、领会不深和理解错的地方,要订正甚至作必要的讲解,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每节课教师该讲多少时间,要根据出现问题的多少和难易的程度而定。如问题少、容易懂,教师就可以少讲;如问题多、学生难懂,教师就可适度多讲。不同的科目、不同的班级,情况各不相同,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方法和讲授时间也就各不相同,应该随机应变。再则,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段、不同的校情和不同的课改现状,教师讲的时间更应该各不相同。教师要有现代课堂观念,要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讲与不讲,讲授时间的多少由教师对实际情况的科学研究而决定。

5.教师备课时要区分不同层次、不同性别的学生情况,分类、分性制定学习目标,精心预设学生的学习方式,精心策划学习流程。

       备课是将教师已有的素质变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是教师内在素质的“外化”,是教师对教材进行钻研和处理的一次重新“编码”的过程。

       牢牢把握“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目标。这意味着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更应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所以在备课中要始终把握自己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备,是为学生学习而准备,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不是为自己好教而备。

       狠抓“让每一堂课充满活力,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关键点。怎样设计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呢?首先,要把教材内容结构化。要理解编者意图,明确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按照教材体系设计教学环节。其次,要把教材内容问题化。巧妙的情景问题设置,常常会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要多从学生的“兴趣”方面来设计问题,要做到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再次,要把教材内容操作化。我们要科学地设计一些多样化的活动,根据学生现有条件,设计一些情景或者活动方案,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帮助学生建构起有意义的知识体系。要注重教学设计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关系,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性别上的特质性,要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感,男女同学能互帮互学、和谐发展。对于课堂出现的新的教学资源要有教育机智,不能慌,不要急,必要时要留到课后处理。最后,把教材内容最优化。要让学生对课堂始终有兴趣,不仅仅靠巧妙的问题设计,还要根据教学的目标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炼出内容的精髓,用最恰当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眼、耳、口、手、脑都协调起来,使学生能以最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愉悦情感,从而保持住对这堂课的长久兴趣。

       学会“开放性、创造性”的备课,要关注社会热点。在这么多年的教学中,大家已习惯依照参考书备在备课本上备课的方法,觉得这才是备课,这确实是常规的做法。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是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的,所以每位教师要学会“开放性、创造性”的备课,与时俱进,创新前进。

6.教师要充分尊重课堂的生成,适时、合理调控课堂,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参与比例要达到90%以上。

       新课程倡导在互动中进行,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交汇碰撞,擦出火花,不断迸发喷射。新的信息、新的学习需要不断涌动产生,通过讨论、辩论、争论,认识不断提高,体验不断加深、情感不断升华,这就是生成性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拥有了创造的机会,人人深度参与,获得全面的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辉,闪烁着绚丽多姿的教育之美,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

       教师要敢于摆脱教案的设计。教师的教案只是对即将进行的教学的一种大体设计。这种设计有许多设想,这种设想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实际的生成而做出调整。教案只是一种预设,本来并没有约束力,可是我们老师尤其是年轻的老师有时不由自主的给自己和学生画了一个个“圈圈”,害怕自己一跳出这个“圈圈”,教学任务就完不成,教学局面就会无法控制。如果把教案看作是学生学习的预案,那么教案应该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进行随机灵活的调整,也就是“把教的方案向学的预案转变”“把学习流程转化为实际的学习行动”。

       要敢于摆脱原定的思路。上课前,教师对这一堂课怎么上已有了自己的思路,在课堂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往自己想好的思路上引。有时学生的发言还没完,但教师认为已得到了教师想得到的回答就结束学生的发言;有的问题学生还没回答,老师已有了提示,左右了学生的思维;有时学生的想法不合老师的思路,老师就硬把它往自己的思路上引。由此可见,“顺着学生的思维去展开教学”至关重要。

       不越权。学习始终是学生的事,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助学,而不是替学。每次备课前、课堂上,我们都在心里默默地念上几遍,也许就会少一些“给”,多一些“引”。在备课时,我们不再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时时以学生的视角思考,譬如,这样的问题学生会怎样思考?他们已有的学习基础和新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点在哪里?这里表达方式的奥妙,学生能体会吗等等问题。课堂上,教师若牢记自己的角色任务主要是助学,就不会“好心”地“满堂灌”,取而代之的必然是耐心的倾听、细心的引导。教师记住自己的“引导者”身份,学生的“课堂主角”一定会当得更好。

       守底线。如果学生没有开始学习,教学就不能开始。我们必须警惕孩子们身处课堂的他们却心在别处,我们的责任是把他们的心思引回到动人的学习中来。课堂教学应该如潺潺溪流,没有速度与激情,只是涓涓细流,从容而行。课堂不追求“高速度”的表面效率,却追求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的效果。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若主角不参与其中,这样的课堂速度再快,看着再热闹,那也只是教师的课堂、部分学生的课堂、“伪学习”的课堂。教师的底线是保证学生在学习,为了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主角,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留在课堂上,一旦发现游离者,要舍得停下来,敢于停下来,用眼神、动作和精彩的学习内容把学生“召回来”。

       讲科学。我们必须怀着清晰的目标走进课堂,因为以己昏昏绝不可能使人昭昭。不要迷信课堂教学一直都是顺畅的,如果没有经历学习的困难,也就无法获得学习的品质,更难以享受精神成长的快乐。

7.以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原则,开展及时、多元的评价,注重评价结果的运用,合理地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内化学生的人格,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兴趣,是人们对某种活动、技能、观点或看法的一种习得的心理倾向。它会推动我们追求某种目标,从而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抓住点滴的闪光之处,在课堂上要赏识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让他们在表现自己的时候,不知不觉地树立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用激励性评价方式,促进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生成。教与学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交流的双边活动,教师可以采用多元的激励评价方法,使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进入学习状态,进而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一个赞许的手势,一个鼓励的微笑,使他领悟到老师对他的鼓舞和信任,感受到老师与他心灵的交流,这种激励性评价更能够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这样能够建立一个民主、平等、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

       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在发展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励性评价它不是简单的表扬、表扬再表扬,而是善意而恰到好处的激励,不断地在学生心中点燃求知的火花,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使其品味到成功的快乐,让其感受到自信的力量。激励性评价要注意用情、适量、适度、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要帮助学生把握好自身发展方向。教学中,教师要成为一个发现者,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适时对学生有益的内在潜能和外在表现进行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特点、特长产生特定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积极的情感倾向。用激励性评价鼓励,促进其个性张扬和全面发展, 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技能与方法的形成。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的思维、行为表现及时地给予激励性评价,能促进学生学习技能与方法的形成。当学生们合作探究时,同学们思维灵动,解决问题的方法各不相同,学生们的合作表现也各有不同,我们就要及时点评,对学生给予肯定和激励,促使学生的合作更得法,交流更有效。这种评价为学生今后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主动探究问题,不断提高学习技能和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课堂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的发挥,将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持续发展,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拓宽,参与实践机会不断增多。通过有声和无声的激励评价,可以实现由促进学生的学习到促进学生的发展,可以实现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功发展到最终走向社会的成功。法国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原则。行为科学的实验也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刺激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到20—30%,如果受到充分地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到80—90%,这充分说明运用激励机制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举措。通过激励,学生不断领受到探索和成功的喜悦,学习动机得到不断激发,求知欲上进心愈来愈强,非智力因素能得到最佳的发挥,从而也促进了其它方面的进步。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激励他前进。

8.把问题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使思维训练渗透于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

       问题驱动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解决问题。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的角色是问题的提出者、课程的设计者以及结果的评估者。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其思维。

       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引导能力。要有明确的目标。问题设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师要尽量了解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的问题要明确。由浅入深。在设计问题时,要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由易到难,以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难度适当。过于简单的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如果问题太难,学生就会望而生畏。面向全体学生。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争让每个人都有发挥和表现的机会,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课前自学,把自学中的问题带进课堂,形成课堂思维的热点。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做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主人。 课堂要激发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不懈追求,课后继续研讨追问,激发起对学习的兴趣与执着。当学生痴迷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时,学生的学习品质得以提升,创造能力得以发展,也就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9.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领者。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强调的一种重要思想。实现师生和谐关系不仅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需要,也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提供了有利条件。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关键就是要确保课堂上的交流是公平、公正、和谐、有趣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以一种肯定、明确、积极的方式与他们对话交流时,并且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那么,他们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习。教师如果能敏锐地体验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走进学生,就能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关怀学生的教师不仅能倾听学生的心声、持续不断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还能留意学生所反映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尊重学生的合理兴趣,同时也能同学生一起分享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有好的师生关系,才会互相信任与赏识、相互理解与尊重、彼此关爱与激励。有一个好的课堂人文环境,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才有了保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才有了保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件和谐校园的基础。师生在校园里相处的时间主要在课堂里、在活动中,好的师生关系让课堂温馨、让活动精彩、让同学向往、让教师幸福、让校园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学校工作的重要使命是更新教育观念,推动师生更好的成长。有好的师生关系,才会构建成师生学习共同体,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伙伴关系。教师会承担起教育的使命,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努力推动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又给教师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挑战,反过来促进了教师的终身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人的成长需要多种营养,学生的发展需要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好的师生关系才会走进学生的心灵,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才会努力提供多样化课程来满足于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在多样化课程中培育志向、启迪思考、锤炼品格、陶冶情操、健全身心、学会审美、学会合作、学会自律、学会生活。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课堂也是这样,教师上课的激情就是那山中“仙”、水中“龙”。教师没有了对教育的热爱,纵使用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也只是徒具其形;纵使教师用再华美的语言,再动听的语调上课,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欲望,从而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期望,并把这种期望付诸思想教育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不断进步、发展、壮大。

        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教师充满深情的眼神、笑貌,给孩子赞扬、肯定,滋润学生的心田,焕发他们的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激荡起孩子幸福、欢乐、奋发、向上的激情,他们会显得特别活泼、热情、开朗、明礼,与老师的感情也会特别融洽,自然生发求知欲望、滋生人生的理想。孩子一旦与老师有约定,被老师寄托了厚望,在他的身上就会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他们的智力、情感、能力、品德;甚至个性都能顺利成长,学生均可雕琢的神话就有希望变成现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