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甲”民谣真有趣

 求知ql50njjqgq 2017-06-02



林玉华


(一)

白鹭鸶,担畚箕。
担到濠沟墘,捡(读克)百钱。
买块(diě)饼,骗阿姨。
阿姨嫌无瓦(wá),
掠二只狗仔啰相咬。
咬唔煞,采茶钵。
茶钵采,采龙眼(银艾)。
龙眼未开花,后门种秋瓜。
秋瓜葩葩红,鸟仔啄灯笼。
灯笼好点火,灶孔(读康)好煏粿。
煏攀攀,父儿母仔食平安!
  【解读】
  这首童谣通俗易懂,意义也好。短短的篇幅里,两个人物形象很鲜活:勤劳孝顺的孩子,任性刁蛮的妈妈。很有趣。里面的事物富有地方特色:白鹭鸶、壕沟、畚箕、茶钵、龙眼、秋瓜、粿。特别是“灶康煏粿”,勾起我们亲切的童年回忆。冬天寒冷,在热乎乎的灶膛口一边烧火煮饭,一边用火夹子架着一块冻得硬梆梆的“酒角龟粿”,放在火上烘烤,闻着有点焦的甜香,馋涎欲滴。烘了一面再翻另一面,双面都烤好了,也不怕烫,也不嫌黑乎乎,吃得那个香啊!
  尤其精彩的是,它运用了比兴——“白鹭鸶,担畚箕”,与东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比较,一俗一雅,挺有意思。拟人、比喻、顶针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增强了艺术魅力。“采茶钵。茶钵采,采龙眼”,还运用谐音,巧妙地组成回文句、顶针句,创造出特别的意趣——“采茶钵”的“采”意为“打翻”,“ 茶钵采”的“采”意为“被打翻”,“ 采龙眼”的“采”意为“摘”。押韵也颇有特色,它不是一韵到底,而是根据内容灵活转韵,但整体读起来音韵和谐。句子长短结合,节奏感很强。适合小孩子读,易于传唱。
  译文:
  白鹭鸶,张开翅膀,就像担着一担畚箕。
  我担到濠沟边沿,捡到一百钱(一分钱,相当于现在一块钱)。
  拿捡来的钱买了一张饼,高高兴兴地回家拿给妈妈吃,想哄她开心。
  可是妈妈嫌一张饼太少,竟然抓了两只小狗来让它们互相撕咬。
  小狗撕咬个不停,打翻了家里的茶钵。
  茶钵被打翻了,妈妈很生气,叫我去摘龙眼给她吃。
  可是龙眼还未开花呢,好在后门种了一棚秋瓜。
  秋瓜长得很好,小鸟来啄食灯笼似的果实。
  灯笼可以用来点火,灶膛可以用来烘烤米粿。
  米粿烘得香喷喷的,父母儿女聚在一起吃,享受平安快乐!
 
(二)
阳飞纯,叫匀匀。
叫到五月节,爬(pei)龙船。
龙船借恁爬,鼎灶借恁炊。
坐阮船,打阮鼓。
食阮三斤白米饭,配阮三斤干鱼脯。
干鱼脯bói煏,爱食粟。
粟bói挨(ōi),爱食鸡。
鸡bói刣,爱食梨。
梨bói摘,去撞壁。
  【解读】
  借物起兴,“阳飞纯”就是蝉,夏天一到,蝉就开始鸣叫,一直不停地叫,到了五月节,人们就爬龙船啦!小故事挺有趣:我们的龙船借你们划,我们的锅灶借你们煮饭。你们吃了我们许多米饭和鱼脯。可是你们不懂鱼脯要怎么烘烤才好吃,就想要吃小米饭。可你们又不会推砻脱米壳,就说要吃鸡。好吧,可你们说不会杀鸡,转而说要吃梨子。好吧,可梨子又不会摘!我们忍无可忍了,你们这么笨,去撞壁好了!
  修辞上用了顶针和排比,回环推进——大度宽容慷慨大方的主人终于被奇葩的客人给激怒了。层层铺垫,蓄势而发,挺有感染力。
 
(三)
隆隆隆,骑马上海丰。
海丰人姓陈,橄榄双头红。
红个摘去食,青个分媒人。
媒人窝裸好,三(读杉)兄娶三嫂。
三嫂娶入内,门仔颠倒haig。
haig个十咱包,haig个十咱亩。
  【解读】
  窝裸:夸赞。颠倒haig:haig,掩门。门从里面反锁上。十咱包、十咱亩:十足十的男孩,十足十的女孩。
  这一首的妙处在于非常简洁非常含蓄。它描述的故事是:一对夫妇靠媒人牵线结婚,夫妻和谐,很快生了一对健康可爱的儿女。最妙的是最后两句,haig(掩门),这个动词的移用,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简直是国画艺术里的“留白”。虽是乡俗民谣,却很含蓄文雅。
 
(四)
月娘光光照过町,姑嫂相cuǎ水路旁。
姑是客来嫂是主,姑嫂一起(ei)唔长久。
阿姑好好做人客,阿嫂吴玉理好家。
  【解读】
  做人客:女子出嫁当别人的媳妇。吴玉:懂礼、乖巧、能干的女人。
月光明亮,照在盐町上。一对姑嫂手挽手走在水路旁,依依惜别。姑是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也不能久待;嫂子才是这个家的女主人。姑嫂即使要好也不能长久在一起生活。嫂嘱咐姑要在婆家好好表现;姑对嫂说:“你是懂礼又能干的人,一定能把咱们家打理得很好。”
  篇幅很短,但有情有景有人物形象,情景交融,人物纯洁的心灵与皎洁的月光互相映衬。简练传神,不失为歌谣里的精品。
 
(五)
天乌乌,爱落雨。
阿公拁枝锄头仔,去柳芋。
柳啊柳,柳着一尾鳝鳅蛄。
阿公爱食咸,阿嬷爱食整。
二人相搏拍破鼎。 
  【解读】
  拁:拿,这里是扛着。柳:挖。整:淡。这一首流传很广,潮汕各地有不同的歌词。这个版本是最典型的。一对老夫妻的形象很生动。满满的人间烟火味。
 
(六)
嫁着同志安,一夜睏紧栋栋攀。
嫁着做田安,一夜睏紧咳咳苍。
嫁着讨海安,一夜睏紧心惶惶。
嫁着出外安,一夜睏紧心空空(读康)。
嫁着做贼安,一夜睏紧扣扣颠。
嫁着博缴安,赢哩猪肉炒葱输哩做拳头砧。
嫁着鸦片(或白药)安,一生世人惨离连!
  【解读】
  反复、排比和对比三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这首歌谣感情强烈,主题鲜明。
  它的主题是:嫁的丈夫是什么样的人,直接决定了一个女人的生活质量。
  “同志”是国家干部,现在叫公务员,不管什么时代都是吃香的,能让妻子过上优裕的生活。“栋栋攀”:香喷喷。沐浴露、香水、晚霜、香氛等带“香”的用品,是这个阶层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志。
  嫁个种田的,要和他一起下地干农活,晚上不是累得直哼哼么?
  讨海打鱼风险太大,肯定替他担惊受怕惶恐不安。
  嫁给出外打工或做生意的,两地分居,聚少离多,经常要忍受独自守家的空虚寂寞。
  如果不幸丈夫是梁上君子,那么只能替他提心吊胆“扣扣颠”,吓得浑身颤抖。
  “博缴”就是“赌博”,嫁给一个赌鬼的话,生活状态随丈夫的赌况而不同,赢了加菜,输了拿老婆当出气筒,甚至挥拳相向,把老婆当作“拳头砧”。
  当然,最惨的是嫁个吸毒的,那是一生都不得翻身了。
  这首歌谣揭示世象,生动形象。不过含有一点思想糟粕:把女性看作男性的依附,没有自己的自主权和能动性。
 
(七)
正月正,新仔婿去上厅。
二月二,牵只牛仔去穿鼻。
三月三,桃仔李仔tǐng头担。
四月四,桃仔李仔红帝帝。
五月五,龙船鼓嘁嚓闹。
六月六,镰刀刮仔时唰割。
七月七,荔果过时龙眼来上市。
八月八,豆仔实秀胀笔笔。
九月九,风筝吼。
十月十,五谷公,有噢食。
十一月十一,犁耙休息牛搭丸。
十二月十二,旺囤谢神等过年。
  【解读】
  这首按月份编排的歌谣,非常有潮汕地方特色。从旧社会就有这样的歌谣了。它其实是可以根据时代而改变内容的,只要保持“x月x”的格式不变,并且押韵就行。相当于填词。
  我们三甲地区流传的这首“十二月歌”,保留了最初的乡土味道,有浓厚的农耕气息。除了正月、五月、九月、十二月这四个月份的活动与农事无关,其他八个月都以农事为主要内容,表现出季节特征。
  正月初二,新女婿要去岳父家拜年,叫做“上厅”。
  二月,先给牛犊穿鼻,可以训练其犁田。
  三月,尚未完全成熟的桃子李子被摘下来,稍加腌制,小贩们用箩筐挑着走乡串巷叫卖。
  四月,桃子李子完全熟透了,红得闪光,非常诱人。我们这里有酥桃有“双华李”,从葵潭那一带来的。
  五月,扒龙船,到处有龙船鼓声。
  六月,早稻成熟,我们这里这个月份常有台风,所以经常要“抢收”, 镰刀、刮仔割稻谷的速度是飞快的。
  七月,荔枝收获旺季在五六月,到七月,已经进入尾声,取而代之的是龙眼了。
  八月,花生、芝麻、绿豆、黄豆、赤豆、乌目黄、白米豆等各种豆类都成熟了。“胀笔笔”就是果实饱满,把豆荚胀得鼓鼓的。
  九月,天高气爽风大适宜放风筝。记得小时候会自己做简陋的风筝,和小伙伴到处疯跑放风筝。
  十月十五要拜五谷公,感谢赐予农人丰收。
  十一月,进入农闲期,农具暂时放起不用。我们的冬节是要吃“冬节丸”的,也要喂牛吃丸,还在牛头贴丸表示吉祥。
  十二月,要大扫除(旺囤),里里外外洗得干干净净,准备迎接新年。要谢“完年神”,即把全年所拜的神、许的愿,全部谢了,不能留到新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