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门头沟:走通斋堂——白铁山——瓜曲草——天津关

 璇琮坑 2017-06-02
         说到门头沟的山,我是最喜欢的。喜欢的原因,一是景色好,二是山山水水都很有规律,不容易迷路。这么说你可能不服气,不同意我说的。那我请你看看,从东灵山到九山到黄草梁,这一条大梁的景色,在北京是不是数一数二的。从公间铺到百草畔到百花山到老龙窝一直到清水尖,这一条大梁的景色在北京是不是数一数二的。再说山水分布有规律:从灵山停车场开始,一条峡谷直到水闸,也就是清水河 永定河,以这两条相衔接的河流为轴线,左右岸依次分不着起起伏伏的山峰,在任何一个地方你迷路了,只要顺山势下降,就能走到谷底,然后找回家找到你妈妈。
这一天决定探的路段,斋堂——白铁山——瓜曲草——天津关就是清水河左岸的一段山脉。这条山脊目前网上还没有走通的信息。探通这段路的意义,一是要弄明白这段山脉的情况,二是找到新的上黄草梁、北灵和灵山的路,以防止爨柏景区不通、刘家峪堵截、下马威阻拦时无路可上山的囧境。
            于是, 发了2017年5月20日斋堂——白铁山——瓜曲草——天津关——黄草梁的探路穿越活动。活动设定7人,实际报名和实到都是7人。这7人已报名次序是:带你去转山、美美、八面风、任我凌波微步、在北京找不到北机外挂、714。发活动以后,在群里请只玩不问和水土徐徐查看了一下等高线地图,对要走的路线基本有了了解。这里十分感谢二位的帮助。
          几年里,自己每逢周末,不管严寒酷暑始终爬山不止。某年“721”百年不遇的大雨,我仍带一支队伍由凤陀梁向晾马场探路。2017年5月第三周恰逢高温,但我还是发了21日的活动。但是,风格虽没变化,但我自己已大不如从前,这一天,烈日炎炎下,汗出得太多,胸闷、气短、腿抽筋儿,每逢上升就跟不上队,不禁暗叹:我已老矣,不可再提当年。
           在苹果园坐6:30和7:00的892车,5个人不到九点就到了斋堂总站。安排好回城的车辆,就包小面从斋堂到灵岳寺。9:20左右,我们从灵岳寺开始徒步。在灵岳寺北侧的山根处路过一个羊圈,羊圈后边是一道不太明显的山脊,一看就是上山的路。我们一行5人,走的速度比较快。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身体不适,胸闷、出虚汗。不得不放慢速度。另外4为年轻人很快上到了第一个小垭口,我知道他们一定在等我,我心里着急,就是速度起不来,真正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上到垭口,早左前方有明显的小路横切进入树林。这一段林荫路走起来还比较惬意,但距离不长,就到了对面的山坡,又在烈日下向更高的一个垭口,白铁山垭口切去。
             这时手台里传来在北京找不到北和她外挂的呼叫。本来他们二人也是报名参加的,但因为没赶上07:00的892,只好坐7:30的。这种情况,两个人与前队差的较远,前队等着有点不便。而我了解的小北爬山很强,她又告诉我:她的挂比她厉害很多。这样我觉得他们不用很久就会追上我们的。至小北呼叫我们前队时,据我们大概一个小时的路程吧。这样,前队在白铁山走折返,再等他们一会儿,前后队就能汇合了。在手台里一直指导他们的路线,但还是没走那段横切的林荫路,从另一侧的山脊直接向白铁山主峰拔起。难度增加了许多,这样在烈日炎炎下,再等汇合就难了。于是他们决定在白铁山下撤。最后,两个人在山上消耗了西瓜等奢侈品,下撤到灵岳寺,做休闲游,拜谒了古庙,结识了香客。然后搭香客的顺风车回到了市里。男女朋友相伴,有西瓜吃,结识新朋友,搭新朋友顺风车回市里,他们过的似乎比前队强多了 。  
             本来白铁山主峰的铁三脚架可以直接下切,在半山腰找路,可大家说没有路,生切危险,都不同意,还强烈阻拦我,于是再折返到垭口找路。安排好小北两人以后,继续重复垭口左横切的的走法,向瓜曲草走。在瓜草曲附近,我们离开横切路,上到山脊。上到山脊的不远处,就是瓜曲草。瓜曲草海拔1400多米 ,上面树木茂盛,凉风习习,是吃午饭的好地方。这个时候我浑身上下已经被汗水湿透,已经感觉腿要抽筋了,为了休息一会儿,我建议大家吃午饭。边吃午饭边呼叫了不说也罢领队,从517网站看到,他今天带队去灰金坨,两山相对,彼此呼应一下,还是挺有趣的。但这一天不说领队却带队去了髽鬏山。这热天,去髽鬏山也够呛哈。

             吃罢午饭,我们5人即放弃山腰的小路,直接从山脊穿行。山脊也有似有似无的小路,大多数地方还是比较好走。时而树木茂盛,时而高山草甸,太阳毒辣,但却有凉风吹拂,也不是很难受,更何况山脊上开满丁香花,香喷喷的一路下来,除了714花粉过敏外,其他人都觉得挺惬意。从白铁山到大头庆这近10公里的山脊,错落有致的分不着9座海拔1300—1400米的山峰。这些山峰都能爬到山顶,但这些山顶有点像清水尖,面积都不算开阔。白铁山和大头庆东侧的无名峰只能在一面上下,要走折返,因此走山脊的路在这两个地方也要绕行。往山脊北侧看,能看到刘家峪、王大台逐个村落。能看到东灵、北灵、黄草梁、灰金坨、芦子水、棋盘山等一系列山峰;往南看,能欣赏到斋堂川的很多村庄,并且和老龙窝那道南大梁相对,那道大梁上的鬼门关、老龙窝、鹞子山、百花山、百草畔、铁橛岭等山峰一览无余。正常的爬山队伍,可以把这条大梁在天津关的十字垭口与王大台、刘家峪那道沟对接起来走环线,也可以和爨柏景区对我接起来走环线,都是景色优美、强度适中的不错徒步线路。当然那些虐驴们,还可以和黄草梁对接起来,走虐线。
        
   
    这次探路,还有一个重要发现。从灵岳寺开始上山,就有一条过去村民开辟的山道,路基较宽,如果不是多年没人行走,已经被树枝浸满,骆驼、驴和马驼驮行走是没问题的。由于长期行走,有的地方就形成了沟槽,可见山路的古老。这条路经过白铁山垭口,横切进这道大梁的阴面山坡有时接近山脊,有时在山脊下面几百米高程,一直通到天津关十字垭口;向右往王大台、刘家峪,往左下柏峪、往燕家台;向北与京西古道汇合,通往怀来方向。所以我推断,这一条山路,是由王家山、灵岳寺、燕家台、李家庄、梁家庄、王大台、刘家峪、龙门口、榆树湾等山村互相来往走出来的古村道,同时还有可能是京西古道的一个支线。京西古道在大寒岭关城进入斋堂川以后,经东湖林、斋堂、爨底下、柏峪上黄草梁,过怀来县,但在斋堂可以经灵岳寺走山脊到天津关汇入传统道路。这样走距离近很多,又没有河水阻拦。这个想法,只是看到那条村道的规模以后的一种猜测,没有其他依据。
       此次探路完成穿越,还赶上了18:00从斋堂返回的892路公交车,比较圆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