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茶丧茶火了后,茶针茶锥茶刀茶钳还会有人用吗?

 369蓝田书院 2017-06-02

这两年,各种新式茶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其中代表“小确幸”文化的喜茶,和主打“小确丧”文化的丧茶火得一塌糊涂。专家分析:喜茶和丧茶能在短时间内受到年轻人热捧,与其紧跟时代脉络、把握年轻群体消费特征有关。



以喜茶为例,喜茶会在每个季度推出新品,比如最近的新品系列是超级杯水果茶,比如“满杯百香果”、“满杯红柚”等等,而那些时髦的减肥健康观念也以“低脂奶”这样的方式出现。而除了营销亮点外,口感、质量、简便快捷才是新兴茶饮吸引消费者的根本原因。喜茶、丧茶的调试皆注重口味,而且都采用便捷的纸杯包装,便于饮用和携带,能最大限度满足粉丝饮用的需求。


繁文缛节 复杂茶礼惹人嫌


其实,很多年轻人并不是不喜欢喝茶,而是他们不适应繁文缛节的传统茶文化。一个年轻朋友就表示:“喝茶太麻烦了,慢慢洗、慢慢泡,等得黄花菜都凉了,还没喝到!”。

中国的喝茶之道,有着各种繁文缛节,茶道表演也具有浓厚的仪式感,各种繁琐的程序和复杂的茶具更是让人敬而远之。如果跟一些老茶客喝茶,听着他们对各种茶道侃侃而谈,自己却知之甚少,在一起聊天也会有不小的心理负担。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年轻人宁愿喝一瓶矿泉水,也不愿等待一杯香醇好茶了。


喝个茶,还得研究各种刀具?


作为传统文化,中国的茶艺、茶道、茶文化自然有其存在的意义,但是一味讲究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反而故步自封了,长此以往,势必会让喝茶更加小众,有人说:日常喝茶如果也追求这些复杂仪式的话,那就真的是在“败茶”了!试想,如果喜茶也需要坐下来细细欣赏、慢慢悟道,还会有那么多年轻人为它埋单吗?


以饮为本 让喝茶回归本质


茶的本质就是一种饮品,最主要功能是让人饮用并获得身体益处,其生理功能应大于文化内涵。举个例子,日本曾经跟中国一样讲究茶艺,传统的日本茶道有着更加繁琐的规程,不仅需要专门的“茶室”,而且要求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人的动作要规范,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



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便利店的普及、街头冷热兼用的自动贩卖机越来越多,简单的茶饮开始流行,口渴时随时买一瓶茶饮料成为一件既方便又顺理成章的事,而茶道茶艺的出场也越来越少。



与日本类似的还有英国。曾经英国人喝茶也很追求形式,要有一套尤为讲究的茶具,纯银的茶壶、茶匙,古色古香的瓷杯,再配之精美的托盘,还要备有各式各样的蛋糕、点心,慢慢享用。但如今,代表都市快节奏生活的袋泡茶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精美的茶具被闲置在一边。 

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忙碌的都市人群,需要的不再是各种茶道、茶艺的约束,他们更需要一杯好喝、健康、易泡的茶。中国茶叶的发展也概莫能外。 


出口欧盟的品牌——绿宝石绿茶:鲜爽,更健康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