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跳仓法施工技术要点——普通混凝土好好打

 锦威kpfjw 2017-06-02

跳仓施工法简称“跳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第2.1.3款对跳仓施工法进行了如下定义:“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将超长的混凝土块体分为若干小块体间隔施工,经过短期的应力释放,再将若干小块体连成整体,依靠混凝土抗拉强度抵抗下一段的温度收缩应力的施工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中第8.3.11款规定:“8.3.11 超长结构混凝土浇灌应符合下列规定:可留设施工缝分仓浇筑,分仓浇筑间隔时间不应少于7d”,为超长结构混凝土浇灌采取“跳仓法”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跳仓法”是将后浇带改变为施工缝,两缝变一缝,间隔7天。“跳仓法”它克服了变形缝的缺点,减化施工,加快进度,对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规范建造方法、传统建造方法是一项重大的技术进步。

“跳仓法”施工技术要点---“普通混凝土好好打”

1、“跳仓法”就是将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分成40m*40m左右的若干小块,隔一块浇一块,在每一块内,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成,相邻两块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不少于7d,相邻仓边侧面采用钢板止水带并涂刷混凝土界面剂,使新老混凝土紧密结合。

2、采用等级强度为C20~C40普通混凝土并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

大量的建筑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水化热越高,越不利于收缩裂缝的控制。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4.1.27条: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在设计许可的情况下,掺粉煤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龄期宜为60d或90d。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采用等级强度为C20~C40普通混凝土,并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即把C30强度等级视作推广“跳仓法”施工的重要前提,C35采用混凝土60d强度作为设计强度,C40采用混凝土90d强度作为设计强度。

3、采取双掺技术即掺粉煤灰和矿粉,不再掺微膨胀剂和纤维。

粉煤灰配置的混凝土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但掺加高效减水剂、高效泵送剂(如EP-7或YJ-2型泵送剂),不仅提高了混凝土早期强度,混凝土长期强度增长幅度也相应提高。粉煤灰可以延缓混凝土水化热峰值,同时也降低了混凝土水化热量,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伴随粉煤灰后期强度的提高,其长期性与耐久性均有所改善,抗渗性提高。

矿粉采用S95磨细矿粉,早期强度高,收缩量大。掺量过大容易引起混凝土的早期收缩裂缝。为了弥补粉煤灰早期强度低的缺点,可掺加水泥量的10%的矿粉。

4、“普通混凝土好好打”就是跳仓法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到位。要编制跳仓法施工方案,从材料、运输、浇筑和养护等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采取技术措施保证裂缝控制的目标。施工方案要经施工单位审批后,上报监理审查,并认真落实,没有编制可靠施工方案的项目不得实施“跳仓法”施工。

(1)建筑混凝土原材料

水泥: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3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以减小水化热峰值。水泥用量一般控制在220kg/m3-230kg/m3为宜。

用水量和坍落度:用水量必须要严格控制,拌和混凝土的水起水化作用,干硬性和半干硬性混凝土不到30%,流动性混凝土只有20%,其余大量的多余水分只为满足混凝土的工作度,便于操作。多余的水带来早期塑性收缩,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龟裂现象。因此要严格控制用水和坍落度。水胶比保持0.4-0.5,掺加高效减水剂,用水量控制在160-165kg/m3为好,不宜超过170 kg/m3。

《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2011规定按不同泵送调试分别选用不同的入泵坍落度。最大泵送高度在50m以内时,入泵坍落度为100~140mm。因此,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坍落度12±2cm为宜,施工中必须认真遵守。

砂石:砂子以粗砂为好,含泥量宜小于1.5%。石子采用自然连续级配的机碎石,含泥量宜小于0.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粒径以5-31.5mm为好。可选用直径150mm的输送泵。

粉煤灰:细度模数为2.5-3II级为好,I级也可采用。建议掺量为水泥用量的30%。

矿粉:采用S95磨细矿粉,早期强度高,收缩量大。掺量过大容易引起混凝土的早期收缩裂缝。为了弥补粉煤灰早期强度低的缺点,可掺加水泥量10%的矿粉。

加强对搅拌站的管理,选择具有混凝土后期强度资料的搅拌站,确保能实现60d及90d的强度等级的合格混凝土。

(2)混凝土的运输需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的有关规定。在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上需盖上麻袋,并洒水降温,浇筑混凝土入模温度宜控制在30℃以内,入模温度的测试每工作班不少于2次。

(3)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

利用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的斜坡进行分层,采取“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每层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每步错开5m左右为宜。混凝土接磋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免形成 “冷缝”。振捣时布置三道振捣棒,分别设在混凝土的坡脚、坡道中间和表面。接着进行梅花振捣,振捣棒插入的点与点之间,应相距400mm,振捣时间不宜超过15s。

(4)采取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技术措施:

首先,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升温,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混凝土浇筑块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如果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温度过高,会发生“劈裂”裂缝,这种裂缝缝隙为中心宽表面窄,造成的危害不易发现。因此如果中心温度过高,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保湿覆盖,使其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温差控制在25℃以内。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率一般控制在1.5~2.0℃/d,不然可能发生温差裂缝。另外,在表面温度较高时,不得浇水降温,否则会出现大量的表面裂缝。

其次,大体积底板混凝土表面要合理抹压。从初凝时就开始合理抹灰能防止混凝土的早期塑性裂缝。推选三遍抹压的施工方法:第一遍抹灰是找平,混凝土的拌和物在自身重力下会自然下沉,受到钢筋阻力和混凝土的重力影响,气体向上排出,在初凝前这种情况一直进行到初凝时,混凝土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甚至会出现塑性收缩变形裂缝。裂缝加速混凝土失水速度,这样会使混凝土表面塑性收缩变形裂缝进一步加剧。特别是在高温和大风天气时,这种情况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要进行第二遍的拍实抹压使可塑裂缝愈合。然后再进行第三次的抹灰后达到表面密实平整。多次抹压的做法直到混凝土终凝时,即可消防塑性收缩裂缝。严禁采用混凝土表面掸水扫毛的施工工艺,掸水扫毛表面看起来纹顺了,实际上表面收缩出现裂缝。

最重要的是保湿养护:基础底板、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根据天气情况,正常气温下10h内(炎热气温2h内)开始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养护,时刻保证混凝土表面处理湿润状态,养护时间14天。

(5)采用电子测温技术。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测温的目的是了解不同位置、不同厚度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掌握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和容易出现裂缝的部位。基于以上目的,确定以底板厚度变化部位两侧和原设计有温度收缩后浇带处进行布点。每个点设上、中、下3层测温深度,上点距板上皮150mm,下点距板下皮100mm,中间的点位于板厚的1/2处,其余测温点宜按测温点间距不大于600mm布置。

“跳仓法”就是采用综合性管理措施,应用 “放”与“抗”原理,实行“放”“抗”兼施,先“放”后“抗”的方法,通过“跳仓法”释放部分能量,间隔不少于7d后封仓,再利用混凝土抗拉能力吸收混凝土后期温度收缩能量,达到取消后浇带、缩短工期、减少施工麻烦和节约投资的目的。

在建筑地下工程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推广“跳仓法”施工新技术,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有关规定、工艺标准进行施工,加强管理,做到一丝不苟。可以说“跳仓工艺”和“普通混凝土好好打”相结合才能最终实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温馨提示:如你想咨询建筑施工、装修装修等问题,请添加微信公众号豆丁施工,这里都是专业人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