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史今说:清朝打下这一仗,确属耐人寻味!(第157期)

 金色年华554 2017-06-02

编语:清朝自鸦片战争后,国际地位一下子一落千丈,或者说之前并未在国际上真正露过脸,如若真的露了几次脸,或许,也不至于此。然而,在我们看清,清朝中叶以后的那段历史,仔细推敲下,却不得不承认一点,被国人争议来争议去的清朝。却在19世纪末,也打了场相对漂亮的一仗!看看这场战争到底是不是名不副实!

古史今说:清朝打下这一仗,确属耐人寻味!(第157期)


本篇文章,通过一段战事,来解析下大清是不是真的有,兔子急了还咬人的惊人战斗力:

古史今说:清朝打下这一仗,确属耐人寻味!(第157期)

公元1883年,法国为了强迫越南签订《顺化条约》,于是公然进攻越南的顺化地区,企图迫使越南脱离中国的藩属国地位,进而转为法国的保护国(实则是殖民地,那只是官方说辞。),当时的慈禧得知雷霆震怒,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于是下诏出兵越南,中法战争由此爆发,而今天小编所讲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镇南关大捷”以及背后的原因解析。

古史今说:清朝打下这一仗,确属耐人寻味!(第157期)

1、首先,在公元1883年,当时的清军在越南北部战事不利,受到影响,波及了广西前线的清军的军心,顿时全线瓦解,法国趁势占领了镇南关,于是一场攻坚战,在所难免的展开了,清朝正式向法国宣战。

古史今说:清朝打下这一仗,确属耐人寻味!(第157期)

2、时间转而到了战事正酣的1884年年底,当时由于汉族将领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配合了西线清朝正规军,围困了占据宣光城的法国军队达3个月之久,正当法国军队弹尽粮绝,要攻克宣光之时,法国援兵到来,终使得攻克宣光的计划破产。

古史今说:清朝打下这一仗,确属耐人寻味!(第157期)

3、直至1885年2月,法国加大了对越南的增兵,并在法国统帅波里也指挥下,由万余名装备精良的法军组成的两个旅团向谅山清军发动进攻,广西告急,2月13日,法国军队占领了战略要地谅山,2月23日,进犯文渊州,守将杨玉科力战牺牲,法军又占领了广西门户镇南关,并在镇南关前废墟上插上来一根木牌,用极其不标准的汉字写着“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意指广西也要马上是我们的了,而当时的广西军民,则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法军退走后,用及其标准的汉字写着“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来重建我们的门户!”,这在当时而言,无异于是一种强心剂,清朝立马任命了,年近7旬的老蒋冯子材领导镇南光前线的对法作战。

古史今说:清朝打下这一仗,确属耐人寻味!(第157期)

4、汉族老将冯子材采取“保关克谅”的战略总方针,即保卫镇南关、攻克谅山的战略目的为主,再收复北圻各城。他将部队重新划分,并统一指挥,协调各军的行动,并根据地势地利,从镇南光退至文渊、谅山一带,根据关前险隘的地形,构筑防御阵地,使镇南关通往内陆的要冲之地,从东边到西边的山岭形成了一条,长2公里,宽1公里的盆谷,这才有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险要。也不得不佩服汉族这位老将的防守本领,的确很值得一写。

古史今说:清朝打下这一仗,确属耐人寻味!(第157期)

5、接着,安排如下:

一、冯子材亲率所部萃军9营,充当第一梯队,担任正面防御。

二、总兵王孝祺部8营为第二梯队;湘军统领王德榜部10营屯关外东南的油隘,保障左翼安全并威胁敌之后路;冯子材另以所部5营屯扣波,保障右翼安全;广西提督苏元春部18营,屯关前隘之后2.5公里的幕府为后队。

三、另有12营为总预备队,伺机而动,总计兵力3万人,参与此战。

古史今说:清朝打下这一仗,确属耐人寻味!(第157期)

6、公元1885年3月中旬,冯子材先是调遣兵力挫败了法军企图绕出镇南关以北的企图后,更是采取宪法制人,在3月21日夜间,亲率王孝祺部出关夜袭法军占据的出击文渊,毁法军大杀伤力的炮台两座,击毙法军多数人,取得小捷后,主动出击,迫使法军副司令尼格里上校决定不等援军到齐,就向清军坚固的防御阵地发动进攻的命令,从而达到了消耗法军有生力量的战略目的。

古史今说:清朝打下这一仗,确属耐人寻味!(第157期)

7、随后,便是将企图偷偷进入镇南关的法军第2旅一千余人,经过冯子材的英勇抗击,以及奋勇当先的精神,组织了这支军队企图潜入镇南关的企图。同时,到了下午4时,由于清军几支军队的相互配合,一度切断了法国军队运输军火、粮食的运输线,这使得法国军队陷入被动,更使得法国的预备部队被大大的牵制住。

古史今说:清朝打下这一仗,确属耐人寻味!(第157期)

8、苏元春部协助冯子材守长墙,孝祺部夺西岭,陈嘉部守东岭。三者形成了攻守兼具的品字阵形,而反观此时的法国指挥官尼格里,则集中优势炮火,分三路攻击,直至酣战到中午,双方通过反复抢夺、白刃战等较量,最终清军击退了中路的法军,并在傍晚时分,由王德榜率领的部队则击溃了法国增援部队后,又消灭了其补给部队,将关外附近的所有法国军队包围,至此,法国军队腹背受敌,法军三面被围,死伤300余人,最终被迫败退,逃回文渊、谅山。最后冯子材不愧是将才,抓紧战机,迅速收复文渊、攻克谅山,法军此战又损失了近千名,法国军队指挥官尼格里重伤,至此镇南关战役以清军胜利而告终。

古史今说:清朝打下这一仗,确属耐人寻味!(第157期)


这场仗虽然清朝胜利了,但是结果恐怕是如今国人们都十分不解的。小编在这里不妨为大家分析一下战后对局势,咱们再论:

古史今说:清朝打下这一仗,确属耐人寻味!(第157期)

1、首先,镇南关的胜利,直接导致了法国的尼格里内阁的倒台,而法国的这位第三帝国的领导人自此也成为了法国人的笑柄,传檄欧洲。最后使得法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自此一落千丈。相对的,中国也因这一仗,声誉和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当然如若双方不去签订《中法新约》的话,或许之后的列国不会小瞧中国了。)

古史今说:清朝打下这一仗,确属耐人寻味!(第157期)

2、李鸿章等人主张本来就主张的是把握战机、以战促和的目的,于是把镇南关大捷,当作对法国寻求妥协的绝好机会,慈溪自然当即同意,于是,清政府便立即与法国缔结和约。

古史今说:清朝打下这一仗,确属耐人寻味!(第157期)

3、这一仗,使得清朝在战后,进一步意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性,虽然镇南关大捷的陆地之战胜利了,但是海防的主导权,还是不在自己手里,也同时导致北洋舰队的加紧建立,并在台湾设省,大力建设。

古史今说:清朝打下这一仗,确属耐人寻味!(第157期)

4、法国虽然通过这场战争实现了将越南变为“保护国”的目的,但是清朝答应的割地、赔款等均没有一样落到实处的,所以这也是一场双方均有得失的战争,之所以还能称之为大捷,在小编看来,恐怕是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更多的还是想保存实力,才能有本钱谈资格吧!这或许就是这场战争给我们带来的耐人寻味的真正含义所在。

古史今说:清朝打下这一仗,确属耐人寻味!(第157期)

总结:虽然如此,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清朝统治者在面对胜利时,更多的还是选择退让、妥协,以便达到自己依然掌控中国主导权的目的,当然,这也是帝国主义国家希望的,毕竟它们也不希望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而“法国不胜而胜,吾国不败而败”的警世之句,如犹在耳,让我们深深知道虽然清朝还是有兔子那样的潜在战斗力,然而如果找错了领导班子,其潜力同样也只是潜力,不可能真正得到实际更大的提升空间的。


古史今说:清朝打下这一仗,确属耐人寻味!(第157期)

结语:如若您喜欢或支持小编的文章,欢迎订阅、关注、交流、讨论或收藏、点评、点赞!感谢各位的支持!每日精彩文章与您同享!当然也欢迎大家发表不同的观点和交流意见给小编我,大家共勉而行!

注:声明头条作者90大历史所发文章、视频、图文等均在今日头条首发!未经原创作者允许请勿擅自修改、发布以及抄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