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十三首词看宋人的绝代风华

 老刘tdrhg 2017-06-03
2017-05-281评

自古有“诗庄词媚”的说法。“诗”言志,是高大上的;而词为艳科,是小道,有点不登大雅之堂。在宋代,词相当于现代的流行歌曲。与一本正经板着脸孔说话的诗相比,歪打正着的宋人把词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创造的最美的文学样式,最真挚的文艺情感,恰恰是那些情意绵绵、柔情万种的婉约词。在宋人眼里,这才是词的本色。一代文豪苏东坡,都被认为他的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李清照语)。因此,我们不禁好奇,最本色、最柔情的宋词到底长哪样?本文精选十三首情韵兼胜的词,我们一起感受宋人的绝代风华。

1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一千古名句,在王国维看来,这是人生的第一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2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有井水处皆歌柳词

柳永是北宋的林夕,“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做到这一点,真不容易。但柳永毕竟是个文人,一心想着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发过一次牢骚,记仇的皇帝老儿不喜欢他,于是,他没考上进士,成了落魄文人,便索性混迹于秦楼楚馆,处处留情。本篇大概就是写与一位恋人的离别之情,通过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背景的烘托,把柔情写得委婉凄侧、哀感顽艳!

3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也是柳永的名篇。名篇中有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认为,这是人生的第二境界。这首词紧拓“春愁”,却迟迟不肯说破,知道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借用春草表达柔情,是其高处。

4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东坡是个多面手,能诗能文能词能书能画,每行都达到时代的顶峰,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艺术全才。在过去,因为《酹江月·大江东去》的出现,他往往被当成豪放词的代表。殊不知,老先生也能把词写得如此情真意挚、缠绵动人。这是一首悼亡词,怀念妻子王夫人的名作,不忍解析,读之泪下。

5

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据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的记载,首句“山抹微云,天粘衰草”实在太有名,以至于秦观的老师东坡先生都调侃他是“山抹微云秦学士”。 此词将身世之感,一并打入艳情,写出了宋词中的极品!

6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在秦观手里,七月七日的柔情也写出了新意。此词堪称广大异地恋情侣恋情的保鲜剂。

7

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这首词缠绵悱恻,柔婉含蓄,融情于景,抒发了对某位佳人的深深追念,鲜明地体现了秦观婉约词情韵兼胜的风格特征。此作为本词牌的定格,可见其格律之精工。

8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六十年间万首诗”,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不能算乾隆)。论体裁,写词本不是老先生的长项。论题材,金戈铁马才是陆游的最爱。但是,这并不妨碍老先生胸中自有柔情。这柔情里面恰恰有故事。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牵动了千百年来善感者的心灵。

唐婉是陆游的表妹,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陆游二十岁与唐婉结合。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后陆母认为唐婉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遂命陆游休了唐婉。陆游曾另筑别院安置唐婉,其母察觉后,命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唐婉而后由家人作主嫁给了皇家后裔同郡士人赵士程。公元1155年(绍兴二十年),礼部会试失利后陆游到沈园去游玩,偶然遇见了唐琬,两个人都非常难过。陆游感伤地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词。1156年,唐婉再次来到沈园瞥见陆游的题词,不由感慨万千,于是和了一阙《钗头凤》(世情薄)。随后不久便抑郁而终。

9

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多说一句:《钗头凤》这词牌,原名《撷芳词》,因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一般用来表达凄紧别苦之感,而有众多文艺老中青年拿来写干事创业,连中枢马-凯尚书也未能幸免!

10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同样是名篇,同样有名句。其最后一句,既是当今某著名搜索公司得名的由来,也是王国维所说的人生第三境界。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之第一境界,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第二境界,再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第三境界,这三句本是描写相思诗句,但王国维却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它巧妙地运用了三句中蕴含的哲理意趣,把诗句由爱情领域推绎到治学领域,赋予了它以深刻的内涵。

抛开言外之意的哲学来看本词,前面对元夕做了大量的铺垫,却直到最后一句才话锋一转,真是既在意料外,又在情理中,实在妙之又妙!

11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南宋词人吴文英,号“词中李商隐”。这是西园怀人之作,也是一首伤春之作。西园在吴地,是作者和情人的寓所,作者常提到此地,可见此地实乃梦萦魂绕之地。

12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琼瑶阿姨搬运工的能力,真厉害。《梅花三弄》的这一句歌词,竟搬运得天衣无缝。更惊奇的是,这句子,最开始竟是写大雁的。在本词前面,作者有篇小序: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元好问其实是金朝人,不能叫宋人。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年仅十六岁的青年诗人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听一位捕雁者说,天空中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杀后,另一只大雁从天上一头栽了下来,殉情而死。年轻的诗人被这种生死至情所震撼,便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叫“雁丘”,并写《雁丘》辞一阕,其后又加以修改,遂成这首著名的《摸鱼儿· 雁丘词》。

卧榻先生评:荡气回肠也是一种柔情!

13

无名氏《玉楼春》

东风杨柳门前路。毕竟雕鞍留不住。柔情胜似岭头云,别泪多如花上雨。

青楼画幕无重数。听得楼边车马去。若将眉黛染情深,且到丹青难画处。

不知哪位高人做了这一首词。在他眼里,柔情就是天边的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