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苦为师

 蓮葉 2017-06-03


以苦為師




文/見鎧法師
  
俗語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的一生,由出生至往生的過程中,際遇必然不可能一帆風順,色身或多或少體驗過四大不調之病苦,心境也因外境或輕或重的困厄橫逆,而有過高低起伏。身心之苦可說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真相,因此我們要探究:苦從何來?解脫是什麼?如何達到真正的解脫?


千人千般苦 苦苦不相同
  
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世間之苦本是無量無邊,故而人們對解脫也各有不同的定義。例如:問忙碌的家庭主婦何事令她感到解脫?她可能會回答小孩都出門上學的時候;問一位求子心切的婦女,她的回答可能是擁有自己親生的小孩並且同享天倫。再問天天加班的上班族,他的回答可能是下班時刻;問一名總經理,他的回答可能是本月績效達預估之時。問一名住院病患,他的回答可能是病癒可以出院;問失眠的老人,他的回答可能是夜晚終於入睡。再問一名藝術家,他的回答可能是創造出一幅曠世鉅作之後。若問一名國家元首,可能得到的回答是人民安居樂業、鄰國友好邦交等等。
  
順治皇帝曾嘆:「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自轉煩。」每個人皆為自心之主人,調停、料理各自之事。所謂「解脫」,或可定義為當目標達成之時。若回首過往數十寒暑歲月,將會發現吾人一個目標接一個目標地追求,竟永無停歇之日。想想這一切是否就是人生的意義?或者如羅狀元醒世詩所言:「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是是非非何時了,煩煩惱惱幾時休……」在這之中,寶貴的人生日漸消磨,終至了無蹤跡!

當下息心 頓然了苦
  
禪宗祖師有言:「境界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人人心中都有所願求、有所愛憎,當環境不如自己所期待,輕則失意、沮喪,重則悲觀、消沈。如何解脫?《大乘起信論》云:「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欲得解脫,須先明白心與境之真偽,歇下妄心。心安住於實相,分分秒秒「人在哪裡,心在哪裡」,不追憶過去、不妄想未來,時時刻刻清楚明白,即能了達解脫之道。世間萬法本性空寂,以眾生妄想故而生起,表面上彷彿存在,卻都是曇花一現,富貴功名如此,財勢權力如此,年輕貌美、氣色充沛,無一不是如此。當前過不去的事情,乃因心中有所求,此謂「求不得苦」,一旦事過境遷,一切好壞的境界又在哪裡?莫若當下息心,心安住於正理,如法思惟因果之理:現在果乃過去因,因緣未具,夫何可求?
  
懂得心性之理,不被外境的無常幻化所迷惑,不再妄加追求,心即能安詳自在。懂得因果之理,積極在因地上努力,而非於果報上希冀苦求,則處順逆之境皆能安忍不動。知因識果,契悟心性與實相之理,則知人生之應對進退為何,不會迷惑顛倒乃至造作惡業,在修正過往錯誤的思惟模式及無有實益的行為反應中,必能逐漸開啟智慧,化除無明煩惱。如此,人生旅程即變得清明而有意義,因為心能作主,恆常處於解脫境界。
  
一個有智慧的人,懂得以苦為師,能夠從挫折中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提升自我,開創人生新天地。具備積極的態度與智慧,即能正確地面對一切善惡因緣。既能如此,又何懼人生旅程中的困厄苦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