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典故、名言名句蕴含的哲学道理01

 好眯健 2017-06-03

成语典故、名言名句蕴含的哲学道理01----哲学思考(八)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给我们留下许多文化财富,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经常听说的典故及名言名句,其中蕴含着许多哲学道理。下面就撷取其中一部分,与大家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启迪。

1“天地和气,万物自生”;“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是说宇宙之间的万事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为人的意志所主宰。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传说故事、科学幻想,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有的是歪曲的、错误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这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注意这句话强调: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3.“气者,理之所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子不语怪、力、乱、神”“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以上这些名言都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这些名言都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

4.“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名言,意思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事物存在取决于我们的感觉。这些名言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5.“掩耳盗铃”“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按图索骥”等成语典故,都是人们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这些都是违背了物质决定意的原理,都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

6.“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它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注意5是“违背了”,6是“符合”“体现”)

7.“心之官则思”(孟子)、“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荀子)、“人的记忆皆在脑”,这三句名言的共同点都说明了人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体现了哲学道理----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应该指出的是,古人由于受到时代条件所限,把人的心当成是思考的器官。)

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名言揭示的哲学道理----对于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例如,对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家可能从美学角度来看,经济学家可能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考古学家、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收藏家是从文物价值角度来看。

 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这是说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另一角度也可以说人们由于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当然,这种反映也不一定要分清对错、是非。

10“鸿雁出塞北,举止万余里。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些名言都是说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哲学原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按规律办事。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