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赚港股特辑六十二:香港的投资银行全透视

 hejian4569 2017-06-03


香港的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在香港的发展历程,与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开放过程紧密相连,反映了香港的经济发展对资本市场的客观要求,以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作为考察的主要线索,投资银行在香港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1866-1969年),即香港证券史上的“香港会”时代,英国人将证券市场和投资银行业务移植到香港并长期居于垄断地位。这期间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依附于汇丰、渣打等英资商业银行,且具有浓重的殖民地经济色彩。


在这近100年历史中,香港的上市公司几乎全是老牌的英资洋行,而截至1968年,全香港也只有寥寥60个持牌经纪人,且多为“世袭”传承,外人要取得“香港会”的经纪人牌照需要支付50万港元,这在当时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投行业务的发展也较为缓慢。


第二阶段(1970-1986年),即香港证券史上的“四会”时代,香港股市快速发展,本地资金及外资纷纷介入股票市场,投资银行呈现专业化、多元化的发展特征。



“四会”的相继成立打破了香港证券市场由英国人垄断的局面,伴随着7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社会人士参与到了股市中来,催生了一批现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在香港创办。进入80年代后,一些欧美投资大行也纷纷来香港设立亚太区总部,涉足香港的股票市场和投行业务,香港也逐步建立起了银行的三级发牌制度,确定了有限制牌照银行在投资银行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阶段(1986-1997年),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并确立,投资银行加速了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在这一阶段,联交所成立、公司上市程式化、红筹股和H股的兴起等几件标志性事件,对投资银行在香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进入90年代,随着内陆经济的发展,红筹股与H股在香港形成了一股热潮,国际资金和投资银行也开始进一步看好香港,除了英美日资本继续在香港的投资银行业务上加大投入之外,欧洲大陆、澳洲及中国台湾等地的投行也开始积极进入香港市场,如里昂证券、台湾的京华证券等。


而最引人瞩目的,则是由梁伯韬等创办的百富勤公司迅速壮大,先后协助中信泰富、粤海投资、中国海外、中国移动等众多红筹股、H股上市,为香港投资银行发展商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梁伯韬也因此得到了“红筹之父”的美誉。



第四阶段(1997年至今),经历香港回归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洗礼,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香港与内陆经济进一步密切的大背景,香港投资银行业的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美资投资银行抢占主导地位。中资券商快速发展,成为这一阶段香港投资银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在香港经营的一些投资银行及证券经纪公司相继倒闭或陷入财务困境,上文提到的香港最大华资投资银行——百富勤集团也与1998年清盘倒闭,最后由法巴收购其业务,但另一方面,这种冲击也加速了香港投资银行业的整合。


而随着香港的回归,其与内陆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越来越多的内陆企业赴港上市,这也为中资投资银行在香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给予,特别是2003年香港与内陆签署CEPA以来,中资券商在香港得到了快速发展。


香港的中资券商


香港中资券商,指的是中国内陆资本以全资或控股方式在香港设立的投资银行,中国内陆更习惯称之为券商。相比于海外投行,中资券商在香港只有不到20年的历史,但内陆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与发展,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所独具的优势,为中资证券公司提供了天然的给予,使其在近年有了长足的发展。


早在1991年,中国光大控股的前身已在香港成立了中国光大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为香港中资券商开创了先河,随后越来越多的香港中资企业和中国内陆企业开始在香港证券市场通过上市募集资本,并开展资本运作,这给香港既有的投资银行提供了新的商机,也促使中国内陆投资银行和香港中资金融机构纷纷设立香港中资券商。


如下图所示,包括中行、工行、中信、招商等,都在香港设立了分支机构:



对于香港中资券商而言,由于它们在内陆和香港两地都有机构,对两地的市场均较为熟悉,这也成为了一种“桥梁优势”,而近年来随着内陆资金的不断南下,包括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开通,中资券商已经开始在香港证券市场逐渐占据主导角色。


其中,对于香港本地券商的并购成为了中资券商进入香港证券市场的一种主要途径,经典案例包括2009年海通证券收购香港大福证券,以及2012年中信证券斥资逾97亿元收购里昂证券亚洲业务全数股权,而在去年,香港本地的全牌照券商华富国际也被内陆泛海国际金融以约10.97亿元的价格收购。


除了收购,内陆资金也开始努力通过海外子公司拓展香港市场,近期挂牌的交银国际(03329)便是例子之一,此外还有南方东英、华夏基金(香港)等,实际上,在港交所上市的券商中,市值最大的十家已经全部是中资券商,在港股流通市值最大的前十名券商中,也有九大券商是中资券商。


近十年来,香港市场上中资背景银行分支机构的市场占有份额已经从15.6%增至32%,2017年或将达到42%,且可能很快超过50%,其中较早进入香港市场的银行系分支机构已经逐步走出初始布局阶段,开始进入发展期。目前已有多家国有大行的境外机构对全行贡献度超过10%,股份制银行境外分支机构的数量和利润也开始明显增长。


此外,近年来中资也开始在香港的新股市场大展拳脚。据统计,2016年以保荐人身份参与香港主板IPO的券商中,有19家参与2个以上项目,其中10家为中资券商,6家为美资投行,而在参与数目达6家的券商中,中资及美资各占2家。


回望2015年,香港IPO发行量排名第一的还是摩根士丹利,第二则是高盛,但从2016年至今,以保荐人身份参与香港主板及创业板IPO的券商中,前三位都是内陆券商,分别是国泰君安国际、丰盛融资以及中金香港,下图为2016年至今参与IPO次数达五次或以上的券商及其所属地区:



从各保荐人所属地区占比来看,香港和内陆券商各占36%,里昂证券、瑞信、法巴等欧洲投行占到了13%,大摩、小摩、高盛等美资投行则占到了9%:



据了解,目前中国内陆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控制香港持牌法团的最大一群股东,在所有持牌法团中,有约13%是由内陆公司控股。随着越来越多的内陆企业赴港上市和港股通的逐渐普及,内陆投资者在港交所的交易持续升温,香港对内资项目和资金的依赖程度增加,已经是无可避免的趋势。

据了解,目前中国内陆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控制香港持牌法团的最大一群股东,在所有持牌法团中,有约13%是由内陆公司控股。随着越来越多的内陆企业赴港上市和港股通的逐渐普及,内陆投资者在港交所的交易持续升温,香港对内资项目和资金的依赖程度增加,已经是无可避免的趋势。(来源:智通财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