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戳进来,博物知滁!不戳别后悔哟~

 静雅轩345 2017-06-03

博览滁州物华天宝,

探秘滁州文博奇珍,

细数滁州风流人物。

最近开馆的滁州博物馆让许多市民流连忘返。今天就随小旅子一起去感受滁州博物馆之美,并从博物馆这张全新的地方文化名片中,重新认识、了解、悦纳滁州这方神奇灵秀的土地。



1提纲挈领,博古通今读览滁州


迈入博物馆中庭,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文化氛围。一幅立面高12米、宽9米,地面延伸长达35米的巨型大理石浮雕,如展开的画卷,气势飞动,其上雕刻着的淮河、中都鼓楼、清流关、琅琊山、醉翁亭、长江等坐标性的景观,勾勒出滁州独特的地理区位,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滁州的山水佳胜与人文古迹,与博物馆馆徽的“有亭翼然”相互呼应。




滁州市博物馆两大展厅:一楼的自然风物陈列馆和二楼历史文化陈列馆,详细系统地梳理了皖东地区的自然山水风物和历史人文风貌,从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提纲挈领出滁州的经纬文章,浓缩出滁州的精华瑰宝。


博物馆每一个篇章的定位定义和遣词造句,都经过了反复的拿捏和仔细的推敲。标本、化石、古生物遗迹、历史文物、遗址复原……不仅是简单地陈列其中,更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加以展现。在这里,你可以泛览5亿年的生命长河,感受7000年的文明脉搏,也可以从中撷取一朵文物的浪花细细把玩,在一块史前化石里触摸生命最初的萌动。



据了解,滁州市博物馆不仅是皖东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目前为止整个安徽地区博物馆中唯一一个拥有自然展厅的博物馆。


滁州地处丘陵地带,又是中国自然地理气候的南北分界线,一境之内有着诸多不同的地貌特征,岩溶、火山、丹霞、湿地、草场与牧区、森林,这些形态独特的地貌在博物馆里汇聚呈现。对本土自然和生态的珍视,使自然馆独辟一厅,更成了博物馆里的一大亮点。



2皖韵拾华,吴头楚尾遗珍探秘


滁州博物馆现有文物和标本15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15件,三级文物243件,来源包括出土、借展、复制、征集、购买等。在滁州博物馆没有建成之前,很多出土文物和标本只能沉睡在文物所的库房里,不被世人所知,而今它们拂去积尘,重见天光,就像难民找到了避难所,这些陈年旧物在这方博物馆中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之地。



汉代铜甗形器、唐龙纹花鸟镜、唐寿州窑黄釉瓷枕、宋刻花青白瓷瓶、元青花梅花长颈瓶……一件件精美文物将时光凝固。远至1977年的考古发现——新石器时期的定远侯家寨文化遗址文物,近至今年3月刚从滁州市苏滁产业园区出土的宋代墓葬陶罐;大到一块汉墓画像石,小到一枚民国时期的邮票,在这里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很多文物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故事。拆除于1994年的原滁州市一小校舍,保留下来的梁柱等木构件雕刻精美,上有龙凤纹饰,在清代曾一度被作为关岳庙供奉,后经考证发现,实为明代祭祀郭子兴的滁阳王庙。如今,这些木构件被完好地保存在博物馆里。一对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大将军罐,正反面分别印有《醉翁亭记》和琅琊山醉翁亭山水图,来自遥远的江西某博物馆,回到滁州博物馆方是“名至实归”。



3情景再现,穿越时空访古皖东


 “滁州西涧”、“清流关”、”醉翁亭”、“阳明讲学”“乔涧子砖窑”……博物馆现场布局了很多情景再现,用音声画加实物的方式让人秒速穿越时空。



在“清流关”的场景中,墙面的大幅壁画复现了欧阳修《丰乐亭记》里记载的“周师破李璟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的赫赫雄威,在金戈铁马的背景声里,似乎能听见清流关古战场的历史回响。


画中的关道逐渐向前延伸成真实的青石板路,其上车辙嶙峋,一块残碑掩卧于壁画一角的树木乱石间……据滁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贾鸿彬介绍,该场景中的青石板和残碑皆移自清流关。



 “醉翁亭”畔树立着欧阳修塑像,一旁则是《醉翁亭记》欧文苏字的著名碑刻拓片,在《醉翁操》琅然清圆的古琴声中,投影在墙上的字幕变幻出与琅琊山醉翁亭有关的历代诗文。



在博物馆二楼,还专门为老东关的手艺匠人们辟出一块天地,用黑白壁画勾画了他们现场制作手工艺的场景,从壁画中如浮雕般突起了他们布满皱痕的面容、辛勤劳作的双手、工艺精美的竹篮成品……滁州人家喻户晓的薄荷糖张爷爷也被镌入画中,定格为历史。行走到这里,便觉这一刻是历史也是当下。


滁州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唐乐说道:“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根,滁州博物馆承载着滁州的文化汇总、历史记忆和城市未来,面对老东关等遗憾消失的记忆,我们希望能通过博物馆的社教功能,将这些记忆保存下来,并将滁州的民艺精粹发扬光大。”



4科技助阵,触手之间博物洽闻


除了传统的文物展示和陈列,参与、互动、探究、体验等多项功能在滁州市博物馆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博物馆运用了数字化设计,智能科技手段,将科普性、趣味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


馆内配有无线电设备,参观游客进馆后戴上耳机即可一边游览,一边聆听关于现场文物的详细解说。扫描博物馆二维码,便可以在手机上了解关于博物馆的相关信息和最新动态。一楼自然展厅的湿地、森林等情景模拟现场,附近的电子灯箱上延展出多个层层递生、图文并茂的相关知识点,供感兴趣的游客小憩消化。隐藏在森林区域的“神奇树洞”微型视频,滚动播放着森林里栖息的动物介绍,出其不意间让你对这片森林多一份关注。火山区,模拟火山喷发的装置吞吐岩浆,隐隐震动,分分钟把你带入火山爆发的现场。



点击二楼的滁州历代州官触摸屏,便可分朝历代地知晓人物的生平履历和宦滁年限。触摸“辛弃疾”主题的立面屏,有关辛弃疾的生平事迹、诗词创作以及与滁州的渊源关系便可一览无余。


走近钟离古国篇章,一道钟离古国的模拟城门巍然屹立,斑驳着年代的风侵雨蚀,城门左侧放着一架复制春秋时期凤阳墓葬出土文物的编钟,点击编钟附近科技展项的电子互动装置,还可奏出黄钟大吕的古时遗响;城门右侧嵌着的透明屏上用动态展示着由“简妙派”画家刘以林操刀设计的钢笔漫画《庄子观鱼》组图,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关于“子非鱼”“子非我”的精彩辩论以画代出。


移步明皇陵展示区,一边是古老的明皇陵蟠龙石础,一边是明皇陵复原场景,投影其上的3D成影用影像诉说着中都皇陵的来龙去脉……告别炮声隆隆的抗战和解放篇章,走出二楼展馆,便可步入侧面的小影院内看一段小岗村大包干的纪录片《领航》。思接千载,旋回当下。



在滁州博物馆,古老与现代、文明与科技就这样无缝对接、水乳交融,让我们驻足且注目,沉浸更沉思。市博物馆还将常年开展各种活动,每年不少于6次临展,让博物馆成为真正文化惠民的精神高地。


正所谓“博物馆者,非古董者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种场。”多游览一次博物馆,就多了一份对家乡滁州的认识;多一个人爱上博物馆,便多了一个博雅君子的可能。博物馆就在你我身边,愿常往常新。


作者:张瑜 魏星|来源:西涧周刊|小编:何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