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施”是这样出现的

 我是一江春水 2017-06-03


伊丽莎白·芭莉特是19世纪40年代英国伦敦的一名著名女诗人。

人们虽然没有见过她,但受她的诗歌的感染,因为爱屋及乌而倾心追求她。


下面就来欣赏一首她写诗:

《我有多么爱你?》

我有多爱你?让我来测一测。

我爱你所达深度广度和高度

只有灵魂能及,它探索之处

是目力之外存在与美的边界。

 

我爱你恰如日常的那些琐屑

需求,如白日之阳夜晚之烛。

我爱你就像人追求正义之路;

我爱你如圣人逃名那样纯洁。

我爱你,饱含我儿时的信念,

激情的强烈一如昔日的悲泣。

我爱你这爱曾以为一去不返

随心中消失的圣徒,我爱你,

用一生的呼吸,眼泪和笑颜,

这爱在死后更深,若蒙神赐。

注:本诗所用韵式,是葡萄牙十四行诗的常用韵式,为ABBA, ABBA, CDCDCD。


可是没有人知道,她是一位终年卧床不起的瘫痪病人,并且身躯娇小,瘦骨嶙峋。由于自卑,直到40岁她还紧紧地锁着自己的心门。

后来,一人叫做白朗宁的青年诗人出现了,经过几个月信来信往的倾心交谈后,两人终于见了面。

在见面的那一天,白朗宁说:“你真美,比我想象的美多了!”

――这简直就是英国版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为什么在并不漂亮的芭莉特,在白朗宁眼里却是美极了。

朱光潜在《谈美》中说:你在理想中先酝酿一个尽美尽善的女子,然后把她外射到你爱人身上去,所以你的爱人其实不过是寄托精灵躯骸。你只看到精灵,所以觉得无暇可指。

好吧!我承认,刚才的解释有些艺术,我们还是来看看科学家怎么解释的吧!

人在看物体时,从物体上发出的光首先通过瞳孔经晶状体折射会聚在视网膜上,引起感光细胞的反应,神经把这个信息传给大脑,经过大脑的分析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科学研究发现,进入人眼睛的光线的多少不同,引起人的视觉反应也不同。

瞳孔控制着进入人眼光的多少。


为了能更好地看清物体,当光线微弱时,瞳孔会适当放大,而在遭遇强光时,它会相应缩小,以控制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光线的总量。

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瞳孔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当人类看到非常喜欢的东西时,瞳孔的放大程度会高于正常情况,这时会有太多的光线投射到视网膜上,从而影像到视觉的精确性,其结果必然是造成影像含混,无法提供清晰的视觉效果。所以当你初次面对你朝思暮想的对象时,由于瞳孔的放大而导致你看到的面前的人也有一层“朦胧美”,这一印象会深深地烙在心里,于是便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


如果你和朋友初次约会,就好选在较暗的地方,对方看你时瞳孔会尽力扩大,从而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正如古人所说:元宵灯下看美人,但见仙女下凡来。

瞳孔的放大和缩小是由神经自主控制的,是不受人意志控制的。


古代波斯珠宝商人在出售首饰时,是根据顾客瞳孔的大小来要价的。

如果一个钻戒的闪闪发光能使买主的瞳孔扩大的话,他们就会把价钱要得高一些。因为你的眼睛“出卖”你的心。

看到这里。谁又能说,知识不是财富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