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凶猛的文明

 惜雅文轩 2017-06-03
   “文明——文明?!”他不能自己地嘟喃着,他不知道身体为什么会发抖,而且抖得那么不由自主。这只不过是在珍稀动物园里的一次野性再现而已。他怀疑全身的抖动是病态人格综合症的表现。“我的心理承受力竟这样脆弱吗?”他发了一阵虚汗,无声无息地逃离了这“二虎食一犊”的恐怖现场。
    他无比自责地在心里向小牛犊忏悔,因为发生在动物园虎族馆内凶猛残忍的展示是他一手造成的。为了做好《文明时代的人与自然》课题研究的试验,他向市科委申请要求市动物园配合他作一次动物凶猛的实际表演,市科委倾尽所能表示对这位极具潜质的青年人文科学家的器重。他为自己受到诸多的恩遇而暗自庆幸。然而他却不堪目睹这残暴争食的血淋淋的场面。两只老虎穷凶极恶习地撕咬无力反抗的小牛犊的那一瞬间,他的心也被撕破,被扯裂,被绞碎,一种从未有过的痛觉突然涌起。他想阻止这弱肉强食的局面,他在心里悲痛地叫着,但这无声的叫喊早被陪观者们的喝采声淹没了。这群毫无知觉的“文明人”陶醉着,沉浸在他无意导演的斑斓着猩红的自然野性的美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缘引了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的一句话后,就再难提起笔来,原本烂熟于心的文字组合已经支离破碎了。他想彻底忘掉那一出惨剧,但惨剧的景象却不由分说地一幕幕袭向他的昏沉的脑际:两只凶猛强悍威武雄健的恶虎,一头势单力薄的小牛犊,在文明的时代背景下的战场上,一场不公正不平等的动物之战——“不要!不要!他腿脚发软地后退着,凄惨的眼睛哀哀地望着这两只本该驯服的大猫,两只大猫左右摆动着黄绒长毛,互相温柔地对视了一阵,转而注视他,突然从瞳孔里直射出四道像匕首一样狰狞的绿光。他越加惊惧地向后退步,速度慢得像幽灵,他把求助的目光投向虎笼外兴奋的观赏者,但观赏者们没有丝毫的动容,甚至于手舞足蹈地激励大猫们采取进一步行动。他似乎看见在观赏者中立着另一个俨然道学家的衣冠楚楚的他自己,依然是无动于衷。笼中的他绝望了,任凭大猫们显露出老虎的本来面目,左右夹击向手无寸铁的他扑来……
    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声把他惊醒,这使他逃过亲身体验小牛犊临死前撕心裂肺的痛感,但他不免遗憾没能看见梦中自己死后围观者各具特色的神态显现。假设——如果——那笼外的另一个他会是怎样?
    母校A大学人文学院打来电话,邀请他参加“新时代人生价值观”的研讨会。研讨会是从人文学系两位学生为救一落水儿童英勇献身的事迹引发开来。作为A校人文学院的毕业生代表,他曾参加了纪念两位学生的追悼会,在追悼会上他隐约听见有人在痛惜之余为两位学生的行为和后果表示不值。是啊,两位名牌大学的高材生,社会文明发展的栋梁之材,多不容易啊!那时他相信自己绝不会做出这样的傻事,他自认为那是人的一种自然反应,人不该顺从自然,要有理性思考,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那时他就萌生了一个念头,要进行《文明时代的人与自然》的课题研究。
    现在他犹豫了,他不自觉地把这两个奋不顾身的同系学弟与动物园中两只争食牛犊的老虎交织在了一起。文明时代人类社会的珍稀群种——高级知识分子,大自然中为数不多濒临绝迹的珍稀动物,两类非常相似而又对比鲜明的群体意象,模糊了他的视线和思维,他陷入了紊乱复杂的臆想中:〖小男孩嬉戏时无意间滑落水中,水流不急但危险重重,小男孩死死扳住一块突起的石头。〗【小牛犊被人为地推进危机四伏的虎族馆,两只老虎正在从饥肠辘辘中睡醒,它们蹬出前腿,立直了后腿,来回走动地觅食。】〖两位大学生闻讯赶来,河边焦急的老人们用一种殷切和鼓励的眼光望着他们,希望他们勇敢救出河面上生命垂危的孩子。〗【虎们一步一步向满心恐惧的小牛犊靠近,初生牛犊突然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与可贵,“哞”地一声凄冽的惨叫,却使观赏的游人激动万分,热情高涨。】〖两位大学生不紧不慢地考虑着这样做可能发生的某种突变,小男孩稚嫩的小手不堪河水的冲击,轻慢地脱离了坚实的石块,他的目光在与两位大哥哥眼光交汇时感染了麻木的神情,他仿佛已不再奢望什么,像一个老人安祥地让自己的生命“东逝水”。身体在下沉,颈在下沉,脸在下沉,目光在下沉,最后连头上最长最细的一根发丝也沉入水中时,他年幼的思想也消失殆尽了。〗【小牛犊在被两只残暴的老虎咬住前后腿时仍在哞叫,它不是为自己生命的渺小,而是哀叹这凶猛不仁的世界,这所谓文明的人造自然。虎们咬紧它的两条细腿互为左右地撕扯着,鲜红鲜红的血液从小牛犊裂开的躯体里向外汹涌地淌着,像那条毫不顾忌小男孩生死的河水汩汩地流……】                                 
    “人类社会在文明文化传播的背景下拒绝动物般的噬血杀生的凶猛,只在特定历史、特定环境和条件下除外,诸如在人类繁衍生存的蒙昧时代,原始未开发的森林中的动物竞夺及其他……”他写下这些文字作为对小牛犊的超渡,以使自身心灵的负罪感稍加释解,但在臆念中对已逝学弟价值是否适得其所,他们终至无可争辩地深受全市人的推崇和敬仰,这激荡在他心中的愧意是不可解。“……文明时代里的凶猛是不见其凶猛表象的,这是潜藏在人心至深处的熟视无睹、袖手旁观、置若惘闻、听之任之,这文明的凶猛不予人感官的刺激,却与在人体内注入精神麻药无异,没有精神的依托,人与动物,与自然界难以辨识,这不是一种和谐相融的自然状态,这是一种可怕的倒退……”他对《文明时代的人与自然》顿然有了新解,连续“耕耘”了数十张稿纸,仍嫌意犹未尽,但研讨会的时间将近了,他匆匆换了一身体面的衣服,跨上“三菱”直奔A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