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手机时需要注意的这些细节

 三易生活 2021-01-15

近期各家旗舰级的纷纷问世,很多产品的价格都盘踞在2500到3500元之间,这也是普通消费者都能够接受的价位,所以很多朋友都有了换机的打算。但是如何选择就成为了大家最头疼的问题,毕竟到了这个价位,这些产品在拍照、性能、外观这些传统“比赛项目”上已经拉不开差距,所以我们今天,就教教大家在购买手机的时候,除了拍照、性能这些项目之外,还需要着重考虑哪些问题。

全功能NFC

首先,现在的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联络工具,而是整个移动互联生活的中心,所以手机和其他产品的交互就变得尤为重要起来,就比如说NFC功能,现在国内各家的产品都开始支持NFC钱包,开通之后不管是移动支付还是公交卡等功能都能够从容应对。除了支付功能之外,通过NFC和相机、音箱等家庭产品进行连接也是相当方便,并且在以后,可以通过NFC接入以手机为中心的家庭娱乐、家电系统的产品一定会越来越多,那个时候我们如果用不上,可就尴尬了。虽然很多朋友会说之前没有这些功能我还不是过得好好的,但是有些东西,是用过之后就回不去的,所以对于购买高端手机的朋友来说,购买带有全功能NFC的手机绝对是明智之选,并且这里我们加上了“全功能”作为前提,因为有些产品的NFC有诸多限制,反而成了一个鸡肋功能。

红外线发射器

其实和NFC一样,红外线发射器同样是一个非常实用并且用过就回不去的功能,但是现在的手机厂商中,只有小米较为重视这一配置(为了配合米家旗下的各类家电产品),其他产商的产品中配备这一功能的非常少,昨天努比亚发布的Z17也有搭载,如果你在家时深受找不到遥控器、遥控器容易坏等困扰,那么具备红外线发射功能的手机绝对是首要考虑的对象。

网络(5G WiFi MIMO、4G+)

这里我们还需要提醒一下大家,手机承载的功能再多,基本的体验还是在于网络性能,现在特别是现在这个网络制式进步飞快的时代,稍不注意就会被厂商坑,这里我们就为大家列举一下旗舰机型应该有的网络配置应该是怎样的。

首先在移动网络上,4G全网通这样的宣传语已经没有说服力了,虽然我们还没有迈入5G时代,但是4.5G应该是高端机应该奋斗的目标嘛!所以像华为P10这样支持4.5G,努比亚Z17这样支持4G+的手机,可以在绝大多数时候为我们提供更快的下载速度,4.5G蜂窝网络的峰值速度可是高达1000MB/s!而4G+也支持了载波聚合,和普通4G相比还是要强上不少的。然而除了移动网络之外,WiFi对于很多朋友的重要性可能更多一些,然而这也是最近一个被热议的话题:买手机的时候一定要看WiFi支持的频段!如果没有5G WiFi,请不要考虑,因为按速度来说,传统的2.4G WiFi在光纤带宽达到50兆的时候就已经饱和了,可是现在是百兆甚至是千兆光纤普及的时代,如果你的手机只支持2.4G WiFi那么带来体验上的下降就太明显了。

不过有些厂商可能并没有标注手机WiFi频段,所以我们也可以看手机是802.11.n还是802.11.ac,如果是n,那就只支持2.4G,ac的话就2.4G、5G都支持,需要强调2.4G其实还是有存在必要的,因为它穿墙能力更强,信号随着距离减弱更轻微。同样的还有双路WiFi,也就是MIMO了,最近发布的小米6和努比亚Z17等手机都具备这一功能,而双路WiFi带来的最大优势无疑就是信号接收能力更强了,毕竟路由器覆盖范围有限,所以这一功能还是很有意义的。 

系统

最后我们要强调一下,购买手机的过程中一定要优先考虑系统!很多朋友觉得不都是Android么,体验应该差不多,但是各个厂商对于旧机型的适配、系统的优化、操作逻辑的设计其实各不相同,而且一整套系统的设计需要的功夫完全不比开发一部手机少。就像昨天努比亚发布会之后,很多人就说如果这次nubia UI 5.0能做好,那么Z17就是一部比小米6还要优秀的手机,言外之意不难听懂吧?所以在市面上的手机中,有不少品牌都会出现系统更新慢、操作逻辑感人、设计审美缺失甚至是BUG不断等情况,相关的消息大家可以在网络上查阅,这里我们就不点名批评了。但是要说国产手机中系统做得最好的,还数MIUI、Flyme和EMUI三家,其他品牌的手机,大家购买之前不妨前往体验店自己操作一下再做决定。

其实除了上面这些,快充、防水等功能同样是我们买手机时的重点考虑对象,但是介于这两个功能的优劣还是比较容易判断,我们这里就不啰嗦了,相信绝大多数读者都知道这些功能对自己的意义,今天这篇文章提到的,还是平时我们购买手机中容易忽略的问题,毕竟买一台高端机,为我们带来更快捷、方便的生活才应该是主要考虑内容,而别买一部看起来不错但是用起来抓狂的“花架子”。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努比亚Z17:放飞想象力+脚踏实地

最近大火的摩能国际还做过手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