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小天使_ag 2017-06-04

客家精神一词,有的学者认为不确切,提出用民性、品格、民风、特性、风尚、品德、品质,气质等词的见解。但客家精神是由客家历史打造出来的。客家历史是客家先民、客家人的流浪史、拼搏史、创业史。为了生存、发展,长期的迁徙、流浪,颠沛流离,逐步地摆脱了中原“安土重迁”和“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保守观念的束缚,树立起“四海为家”的新思想。也就是长期的颠沛流离,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而必须奋力与自然、与社会抗争,努力拼搏,胜利者,就是这些敢于拼搏、敢于冒险进取的强者,他们终于到了彼岸,获得新生和发达。客家先民在中原老家受到儒学的传统教育,宗族、家族观念根深蒂固。离开中原背井离乡,长期的流浪生活,更体会到宗族、家族合力的重要性,更加巩固和加强了宗族家族观念,于是敬祖睦宗的思想观念显得十分突出,扌背父骸,聚族而居,修族谱,修宗祠十分突出。 客家先民在饱尝长期离乡背井痛苦之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家不知娘辛苦,出外方知慈母情”,“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于是更加戚恋家乡,并深刻体会到家、乡、国命运一体,荣辱与共的关系,使爱国爱乡的思想强烈地表现在各个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客家精神的表述有繁有简,有长有短,可以涵盖意识和行为的各个方面,但最为突出,最为本质的可以归纳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慎终追远,爱国爱乡”十六个字。在客家人的门前,会看到这样的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承启楼楼门联

承前祖德勤和俭
启后子孙读与耕

||||||||||||||||||||||||||||||||||||||||||||||||||||||||||||||||||||||||||||||||||||||||||||||||

 

承启楼中堂联
承前启后尽阅人间春色
继往开来包揽四季风光

|||||||||||||||||||||||||||||||||||||||||||||||||||||||||||||||||||||||||||||||||||||||||||

 

承启楼其他联3副

西方竹葉千年翠
南方蓮花九品香
——慈雲廣佈

||||||||||||||||||||||||||||||||||||||||||||||||||||||||||||||||||||||||||||||||||||||||||

 

承先祖之遗训
启后辈之良规

||||||||||||||||||||||||||||||||||||||||||||||||||||||||||||||||||||||||||||||||||||||||||||

 

承先人偉業
啓後世宏圖
 

                 

                
                
       承启楼,承启楼的楼名是今人江静波教授补题,楼门联是:“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承启楼从明代崇祯年间破土奠基,到清代康熙48年(1709年)竣工。三代人经过八十三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建成这座巨大的江姓家族之城。相传在建造过程中,凡是夯墙时间均为晴天,直到下墙枋出水后,天才下雨,承启楼人有感于老天相助,所以又把承启楼称作“天助楼”。

       客家人爱读书,早在封建时代,即便富有之家,如果没有一个读书的文化人,也被视为一种耻辱。因此,即使生活拮据也舍得对教育投入。有一座土楼,前辈望子成龙,企盼后人成材,便用正楷在大门两侧书写了一副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字里行间闪耀着做人之道,立身之本。有又如“振成楼”,其楹联主题鲜明,发人深省:“振纲立纪”、“成德达才”,虽只有8个字,却像警世恒言一样告诫人们,不论是国还是家,都应该有“纲”有“纪”,才能培养出有“德”有“才”之人。一语惊天,道出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的哲理。

(写作人自己)既继承祖宗先辈的勤劳、节俭的好品质,又开启后世子孙读书、上进的先河。这里的“耕”,不是特指耕作,可以理解为“耕耘,希望有所收货的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