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用小贴士:锦鲤常用药指南

 小草收藏 2017-06-04
通过网友的反馈,锦鲤生病原因通常是因为鱼体、环境、病原体三者关系失去平衡所致,如鱼体因水温突然下降、营养不足等导致抵抗力变差;环境方面水体溶氧不足、有毒害物质如亚硝酸盐、氨、氮超标;病原体无非是寄生虫、细菌、病毒三大类,一般引致鱼病的主要是虫和细菌。这三者是动态平衡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鱼体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鱼就健康;如果其它两者占据主导,比如环境剧变,病原体大量滋生,鱼体就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引起鱼病发生。


  因此要预防鱼病发生,最重要的是提高鱼的抵抗力,改善它们的生存环境,这才是治本之道。当然养鱼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药物,特别是预防性杀虫杀菌,杀灭和控制水中病原体的浓度是必须的。如果等到鱼病发生时再采取措施就太晚了,往往就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本篇文章就如何预防和控制鱼病的日常用药做些介绍,个人经验,望与鱼友交流。

  一、杀虫类

  如怀疑有寄生虫(一般有经常跳跃、擦底现象为征兆),必须用显微镜观察才能确认是哪种虫,方可对症下药。切忌胡乱下药,杀不了虫反而伤鱼又败坏水质。杀虫前务必停食、增氧,且必须计量准确,任何的想当然行为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常见以下几类寄生虫感染与处理药物:

  1、指环虫、三代虫等大型甲壳类:

  寄生鱼鳃,破坏力极强。常将鳃组织洞穿引起鱼体缺氧,并继而引发其它病菌感染。鱼常浮于水面,鳃盖张开行动迟缓,艰难地吸取水中氧气,如不处理往往1~2天鱼就会死亡。高浓度的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也不能将这类虫杀死,用甲苯咪唑0.5ppm全池泼洒有特效。


  2、车轮虫、斜管虫、鳃隐鞭虫等小型纤毛类:

  寄生鱼鳃,繁殖快、破坏力极强。大量寄生时常见这类小虫密密麻麻在鳃丝表面爬行或滑行,鱼感不适会跳或擦底。有效办法是用硫酸铜0.5ppm加硫酸亚铁0.2ppm杀灭。

  3、锚头蚤、鱼鲺:

  寄生体表,肉眼可见。会引起感染部位发红,继而引起细菌再感染。用敌百虫浸洗后再全池泼洒0.5~1ppm2~3次,以杀灭幼虫和虫卵。

  4、孢子虫等顽固性虫体:

  这类虫披有硬壳,生存能力强,很难全部杀灭。对大鱼和体质好的鱼影响不大,但当水质不好时,在幼鱼池常暴发引起鳃病。用伊维菌素加硫酸亚铁,反复多次使用可控制。

  日本常用马缩丹杀虫,对甲壳类和鱼鲺效果较好,须多次放药,但国内不易买到。国内以前多用敌百虫,但现在杀虫作用已大不如前,已经基本上杀不了什么虫了;辛硫磷、菊酯类药用量因范围小缺乏针对性,效果差但成本低,只适合大鱼塘偶尔预防一下;孔雀绿、亚甲基蓝、福尔马林比较坏水,对幼鱼伤害大,请谨慎使用;高锰酸钾作用浅显,只能预防。而市面上各种中草药还有多数声称能杀百虫的药物往往达不到效果。

  二、杀菌类

  一般鱼病如经检查无虫就要杀菌消毒,而杀完虫后也须杀菌,以防损伤部位细菌二次感染。常用杀菌药有聚维酮碘、二氧化氯、强氯精(野池用)、大黄浸出液等。小水体常用千分之五浓度粗盐加抗生素浸泡3~7天,能控制细菌感染,帮助鱼体状态稳定与恢复。必须注意的是,使用抗生素后要换水,并且不能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

  碘类药物和二氧化氯是最常用的杀菌剂。它们刺激较小效果不错,最好交替使用。此类药物按说明使用,用量可稍加大30%~50%,因其和杀虫药比较相对温和。使用药物时也要停喂,注意天气和曝氧等。下药一次往往只能杀灭大部分细菌,所以应连续使用2~3天。


  三、内服药

  即拌在饲料里通过肠道吸收。常用的有两类:

  1、防病治病:如适时加一些大蒜素、中草药,能起到杀菌、防病效果。特别是对出血病、肠炎,内服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营养补充:经常添加一些维生素C、E、A等,能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

  病原体还有病毒、真菌等,但最主要的是寄生虫和水中易感细菌。要想您的爱鲤远离疾病,最重要的是预防工作,不让它们有一丝可乘之机,最根本要从改善体质和环境着手,即时刻检讨水质、饲料等方面是否做到最好。

  其实说到底只要增强鱼的抵抗力,在适当的时候(如入新鱼、换季)做一些杀虫杀菌预防,您会发现鱼儿会悠然自得地成长,带给您更多的人生乐趣。养鱼其实一点都不难!您说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