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的Orem护理研究▲

 GXF360 2017-06-04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的Orem护理研究▲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的Orem护理研究

曾小冰1 邹剑莹2 陈小华1

(1 广东韶关学院医学院,韶关市 512026;2 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韶关市 512000)

【摘要】目的 探讨Orem自护模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进行微创治疗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43例采用Orem自护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键词】Orem自护模式;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疼痛评估;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极为常见的脊柱病症,主要由于患者腰椎间盘髓核、软骨板或纤维环受到退行性改变、外力损伤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椎节出现松动、失稳等情况,髓核自纤维环破裂处脱出或突出,造成脊神经根压迫,产生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临床表现。有报道表明,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存在过度医疗和不当护理的问题,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医患纠纷[1,2]。本研究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Orem自护模式对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进行护理干预,探讨Orem自护模式是否更适合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骨外科接受微创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1.8±5.4)岁;女37例,男49例;病变部位:L3~4突出4例,L4~5突出 24例,L5~S1突出33例,L4~5合并L5~S1突出25例。将86例患者按照抽签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1.4±4.8)岁;女19例,男24例;病变部位:L3~4突出1例,L4~5突出13例,L5~S1突出16例,L4~5合并L5~S1突出13例。试验组平均年龄(42.3±5.1)岁;女18例,男25例;病变部位:L3~4突出3例,L4~5突出11例,L5~S1突出17例,L4~5合并L5~S1突出1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且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临床症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进行临床干预。即给予患者骨外科一般性的手术分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临床体征监测、手术基础护理、药物护理以及简单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活动指导等。

1.2.2 试验组 采用Orem自护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Orem护理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2.2.1 术后1~2 d 给予完全补偿护理。①体位护理: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指导其正确的睡眠姿势,帮助进行必要的翻身活动;②临床体征监测:即加强病房巡视,密切观察心率、血压、脉搏、呼吸以及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上报主治医生予以及时处理;③抗感染:根据实际病情采用相应的抗生素;④补液治疗: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其必要的葡萄糖、生理盐水、电解质等补液治疗;⑤呼吸系统护理:即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及时进行吸氧、呼吸维持等护理,确保呼吸道的通畅;⑥疼痛护理: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理疗等物理镇痛,严重的可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1.2.2.2 病情稳定后 给予部分补偿护理。①体位训练:即在医生配合下,指导患者进行自主翻身练习;②口腔护理:即每天定时进行科学的口腔清洁、消炎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③呼吸道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咳痰、咳嗽方法,避免因震动太大加重腰部负担,同时进行科学的深呼吸训练;④运动功能锻炼: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运动功能恢复练习,包括直腿抬高等;⑤并发症预防:定时进行肌肉按摩、皮肤清洁、输液等预防性护理,避免出现压疮、静脉炎等并发症。

1.2.2.3 恢复阶段 进行支持和卫教护理。①心理干预:加强同患者的交流沟通,了解其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的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安抚、鼓励和疏导,帮助树立治疗信心,消除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积极的心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②健康教育:耐心、详细地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以及治疗依从性;③功能锻炼: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安排适当的神经功能训练、运动功能锻炼、肌肉功能恢复训练等。

1.3 评估方法 所有患者于入院时、手术前、术后一周、术后三个月共4个阶段均采用《VAS疼痛评分法》进行疼痛强度评分,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SCL-90项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状况评定,以及应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定和采用Macnab疗效评定法进行疗效的评定。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 果

2.1 心理状态分析 两组患者手术前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试验组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组别n抑郁评分治疗前治疗后焦虑评分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4341.98±9.2534.36±8.12*35.97±9.0131.14±8.27*对照组4341.87±9.1242.05±8.2435.94±8.5638.14±8.95*t值0.0564.3590.0163.767P值0.9560.0000.9870.000

2.2 疼痛情况分析 手术前,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460,P=0.646);经过护理后,试验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048,P=0.002)。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 [n(%)]

组别n重度疼痛手术前手术后中度疼痛手术前手术后轻度疼痛手术前手术后无疼痛手术前手术后对照组4311(25.58)4(9.30)23(53.49)15(34.88)9(20.93)14(32.56)0(0.0)10(23.26)试验组4310(23.26)0(0.0)22(51.16)6(13.95)11(25.58)18(41.86)0(0.0)19(44.19)

2.3 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试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434,P=0.000)。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n(%)]

组别n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对照组438(18.60)13(30.23)8(18.60)14(32.56)试验组4327(62.79)10(23.26)3(6.98)3(6.98)

2.4 护理满意度分析 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81.40%(35/43),试验组总满意度为95.35%(41/43),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u=2.033,P=0.021)。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组别n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对照组4314(32.56)21(48.84)8(18.60)试验组4325(58.14)26(60.47)2(4.65)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以及马尾神经症状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该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3]。近年来,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多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但由于疾病的特殊性,需要在围术期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临床护理干预,以便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4~6]。Orem自护模式是近几年来临床上新兴起的一种基于自理缺陷护理理论上的自我护理干预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完全补偿护理系统、部分补偿护理系统以及支持与卫教护理系统,通过对患者提供切实需要的临床护理,以辅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7,8]。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Orem自护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患者,其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较治疗前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同时,疼痛程度较手术前明显减轻,大部分患者降为无疼痛或轻度疼痛,且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患者。此外,护理总有效率(93.02%)和护理满意度(95.35%)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67.44%,8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 考 文 献:

[1] 刘名名,邵咏新,韩 莹.Orem自理模式对脊柱手术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5):1399-1401.

[2] 刘雪琴,李 漓.老年人疼痛强度评估量表的选择[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65-167.

[3] 吴素芳.Orem自理理论在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运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821-1822.

[4] 李 君,冯 艺,韩济生,等.中文版简版McGill疼痛问卷-2的制定与多中心验证[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1):42-46.

[5] 曹美娟,曾秀莲,刘宏青.术前干预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焦虑的作用[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6,20(9):2390-2391.

[6] 杨瑞兰,林华英,张惠燕,等.量化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前焦虑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10.

[7] 张 磊,贺石生.脊髓损伤后疼痛评估系统的使用及选择比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4):360-363.

[8] 曾继红,朱惠琴.健康教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显微内窥镜手术后康复的作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2):94-95.

▲基金项目:广东韶关市卫生计生科研项目(编号:Y15079)

作者简介:曾小冰(1964~),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6575(2016)01-0124-03

DOI:10.11864/j.issn.1673.2016.01.48

(收稿日期:2015-10-23

修回日期:2015-12-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