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秦岭军事 2017-06-04
  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故宫太和殿三台全景                                                    (此图来自《紫禁城全景实录》,谢谢本图摄影师)
      太和殿与中和殿保和殿合称故宫三大殿三大殿坐落在同一台基上,共同构成紫禁城外朝中心。
        本文
介绍
太和殿。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为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名太和殿。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故宫平面图       (此图来自网络,谢原制图者)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殿门上竖匾“太和殿”三字是康熙时大臣励杜讷的手笔。 “太和”出自《周易》,意即天地万物和谐运行。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座落在8.13米的三层汉白玉基座上,殿本身高26.92米,太和殿的总建筑高度应是35.05米,是中国现存等级最高的古代建筑。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这样的大型宫殿,台基不仅作为建筑结构的一部分,而更兼有装饰作用,在礼仪活动中,也具有规范百官行礼的作用。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几经焚毁、重建,现为清康熙三十四(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 采用的是古建筑中最尊重的重檐庑殿顶。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 殿宽60米,开间原九间,康熙年间翻建时改为十一间;进深五间(30.3米),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是明清时期所有宫殿建筑中最大的一座。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高大雄伟, 殿内空间开阔敞亮,内部共有72根巨大的盈柱支撑着。殿内的两旁分别陈设着四具大龙橱,相传贮藏着上古三代鼎彞。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古代的建筑师根据太和殿的用途,把殿中央宝座周围的六根大柱做成了盘龙金柱,在周围环绕的66根红色柱中间,更显得这六根金柱光彩夺目,突出了太和殿的中心一一宝座。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殿庭正中皇帝宝座为雕龙髹金漆。宝座由龙椅和座基组成。金漆木雕龙椅高踞在七层台级的座基上,龙椅背后是七扇金漆雕龙屏风。宝座上方悬挂乾隆帝御笔 “建极绥猷”,四周矗立六根高10米多、周长3米多“沥粉帖金”盘龙柱。殿顶天花正中是八角浑金蟠龙衔吊珠(又称轩辕镜)藻井,形同天穹,俯首下视蟠龙。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殿内铺墁苏州产细料澄 泥方砖,俗称“金砖”,经历了500多年的沧桑,仍然油润如玉、光亮如镜、细腻如金、不涩不滑。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飞檐上的仙人走兽共有十个,这是所有宫殿以及所有中国古代建筑装饰最高等级的孤例。紫禁城中的其他宫殿按照重要程度,脊兽从一个到九个不等。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高大的台基上下环绕着十八个铜鼎。大朝会将举行时,铜鼎中点燃柏枝。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正面的基座上,东南角摆放着日晷。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正面的基座上,西南角摆放着嘉量。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正面基座上铜龟、铜鹤分别与日晷、嘉量排成一列。大朝会将举行时,铜龟、铜鹤点燃线香。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 是明、清两代举行重大庆典活动场所。每年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三大节以及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宣布进士名次、命将出征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以前,国家最高考试一一殿试在太和殿的两廊举行,其后改在保和殿,但传胪(宣布殿试结果)仪式明清两朝都是在太和殿举行。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同样是武进士传胪的地方,明朝和清朝每三年也要进行一次武举人的选拔,但规模和影响不如选拔文学进士。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前广场东侧,有座楼阁式的建筑。称体仁阁(明代称文昭阁,简称文楼)。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体仁阁(文楼)是清朝前期重要的文亊活动场所,此项话动就叫博学鸿词考试,目的足招揽高级国学人才。

     太和殿前广场西侧与体仁阁相对而立的的楼阁式的建筑,称为弘义阁(明代称武成阁,简称武楼)。

      弘义阁(武楼)是皇家银库,这里收储金、银、制钱、珠宝、玉器、珊瑚、松石、玛瑙、琥珀、金银器皿等。清代由内务府掌管。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前广场东西两侧 ,各有房三十三间楹,都是由内务府掌管的皇家用品库房。简称内务府六厍(缎库、武备四库、皮库、瓷库、衣库、茶厍)。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东侧有一座门,叫中左门。  明朝在奉天殿举行大宴时,文武高级官员在殿内与宴,而中左门便是五品以下文官的宴席。 清朝初期,中左门是议政王大臣集议的地方。在朝廷殿试进士时,中左门又是弥封考卷的地方。领侍卫內大臣按簿籍点到侍卫也在中左门这里。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乾隆帝在中左门的东值房接待英国特使马戛尔尼一行。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西侧是中右门。明朝在奉天殿举行大宴时,文武高级官员在殿内与宴,而中右门便是五品以下武官宴席。

(800)营造之道(三十七)一一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与西方古代皇宫建筑区别是,它不以伸向高度来表达其雄伟,而是靠它下面 的台基垫高,以占据地面的阔度兼有适当的高度来体现它的气魄。这种营造之道,也是中国古代建造宫殿的独特之处。
       下文介绍故宫三大殿的中和殿,敬请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