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秦岭军事 2017-06-04
     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812)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812)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从坤宁宫北面的坤宁门出去,进入御花园,向北迎面看到两只生动的鎏金铜獬豸把守着一道拱形石门,这是钦安殿前的“天一门”。

(812)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故宫平面图       (此图来自网络,谢原制图者)
(812)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钦安殿是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最北的一座宫殿,位于御花园中央,为花园主体建筑。

(812)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812)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钦安殿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墙垣后自成格局,使这座宫殿成为一个独立的院落。

(812)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812)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该殿座落在汉白玉单层须弥座上,面阔5间,进3间,黄琉璃瓦重檐盝顶。
(812)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钦安殿的顶部不同于通常的重檐式宫殿,古建上称为盝顶,顶上是一个鎏金宝瓶,宝瓶之上还有一个伞盖。
(812)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钦安殿曾经是明代迁都于北京后的第二任皇帝明仁宗的寝殿。

(812)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眀代中期以后一直到清朝, 钦安殿专用于供奉道教神像和从事道教活动。 殿内供奉道教偶像,正统称谓是玄天上帝(真武大帝)。清朝 每年元旦于天一门内设斗坛,皇帝在此拈香行礼。每遇年节,钦安殿设道场安殿事务由太监道士管理。道光十九年(1939年)起,停止太监参与
 
(812)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钦安殿正前方有两株古柏,树身相依,树形独特。  
                


(812)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812)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钦安殿前西南方向,明清时竖立着一个高大的幡杆,“青幡揺曳引朝阳”。今看不见幡杆,而硕大的幡杆基座还保存完好。基座用两块巨石雕刻而成,高2.1米,宽1.4米,巨石上的山海云龙浮雕栩栩如生。

(812)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在幡杆基座西侧安放一座铜制微型圆形殿,名称和用途不详。
(812)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钦安殿前东南角,有一座琉璃微型方形殿,名称和用途不详。
(812)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812)营造之道(四十四)一一故宫钦安殿
    钦安殿前东西各有一香亭,是乾隆年间所建。这是御花园内十一座小亭的其中两座,有关御花园详情下文介绍,盼请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