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后遗运动障碍经验

 孙富文 2017-06-04

格林巴利综合征 ( Guillain- Barré syndrome,GBS) 是免疫介导的急性炎症性周围神经病,临床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的弛缓性瘫,也有累及呼吸肌,或颅神经运动纤维受累的面肌瘫痪、咽喉肌瘫痪 。

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后遗运动障碍经验

1 病因病机

本病属痿证,其基本病机为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痹; 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正常生理状态下,肺金主气畏火,脾土主四肢畏木,当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引起中焦的升降失调,脾肺病变而发为本病。肺金受损,不能克制肝木,木旺乘土,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致太阴脾不能升清,肺失宣肃,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赤血濡养筋脉肌肉, 阳明失于肃降,胃不能腐熟水谷,大肠不能输送糟粕,胃肠积滞夹湿化热,进而耗伤津液,终致肌痿筋弛,四肢不用。

阳明虚是中焦升降失调的后果,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为多气多血之经,足阳明胃是主血所生病, 其络脉名丰隆,太阴脾主运化及统血、一身之肉, 络脉名公孙,大络大包 。《灵枢·经脉》曰 : “足阳 明之别……虚则足不收胫枯……脾之大络……虚则 百节尽皆纵。 ”阳明虚主要体现在气血化生的不足,经气的运行失常,络脉的灌注濡养不及,可见周身 肌肤萎黄无华,触之粗糙,肌肉不丰。

2 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围绕中焦气机失常,湿热互结和阳明虚,经筋失养病机,将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有机结合起来。提出总治则为调理中焦 脾土,升降气机,清利湿热,辅以养血生肌。

调理中焦

方药强调调理中焦气机,养血生肌,以 “四 君子汤”为主方加减 。“四君子汤”出自 《太平惠 民和剂局方》 ,是补气的基本方剂。其性甘温益 气,温而不燥,补而不壅。方中茯苓先升后降, 恰好体现了中焦气机升降的职司 。 “补中益气汤” 出自 《脾胃论》 ,相比 “四君子汤” ,突出了补中 气,升清阳的作用,清阳升,浊阴降,气机升降有序,职司分明。

辅以四物汤养血生肌。四物汤出自 《太平惠 民和剂局方》 ,方中当归辛苦甘温,有养血行血健 脾之效; 川芎具辛散之性,行血上至头面,内达 阳明血海;熟地黄和白芍养血滋阴,性味偏厚,易有凝滞之碍,当湿邪较重时,可以改为地黄。 四君子汤使脾胃运化正常,气血生化有源,四物汤养血生肌,阳明充实,宗筋得润,束筋骨利机 关,四肢得用。

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后遗运动障碍经验

清热化湿,养血润筋

对于临床常见的兼症,清热常用天花粉、知 母、玉竹,清肺胃之热同时清热存津养阴,盖因 苦寒常有伤阴之弊,故多用甘寒、甘凉之品。化湿常佐扁豆、砂仁、佩兰,湿邪重则配苍术、薏 苡仁、通草利湿不伤脾;化痰理气配香橼、浙贝;湿邪滞涩经络,配僵蚕、丝瓜络、木瓜。用药讲究药性平和、灵动。

注意事项

调理脾胃时,用药时间不宜过长,3 ~ 5 剂即需根据舌苔变化调整,每5剂休整1 ~ 2 天,再续服,以利虚弱的脾胃休养,药性吸收。当舌脉提示湿热之邪留恋未尽时,不宜过早服用或过快加大补气滋阴之品,避免过度壅滞,不利脾胃恢复, 延误病情。

针灸治疗

脏腑病求门海俞募 , “各补其荥而通其俞” 。常用 “门海俞募”特定穴治疗脏腑病。 治则是调理中焦气机,扶土抑木,重用胸腹气、 俞募穴配穴,分为前后 2 组,前组取中脘、章门、 期门抑木扶土,疏肝健脾; 天枢宽肠理气,配合任脉与足阳明、足太阴交会穴上脘、下脘、水分 利湿健脾。后组取五脏俞穴以养脏腑精气,实皮 脉筋肉骨,取魂门、意舍、太白以畅情志,疏肝 气; 配下合穴足三里、上巨虚,调畅腑气,热盛 泻内庭、二间、三焦俞,清肠腑积热。

“各补其荥而通其俞”出自 《素问·痿病论》 , 是对 “治痿独取阳明”的补充,是针对病变局部 所累及的经脉、经筋的治则。在临床 应用中,取其意,推而广之。阳明充实,四肢荣养 赖以营血的渗灌,营血的渗灌需卫气鼓动、温养才 能经由络脉、孙络到达筋肉、腠理、肌肤、皮毛, 或由经络、经别养润五脏六腑。因此所累及经脉之 根、溜、注、入都可以调其虚实,和其逆顺,达到 经气充实,荣养皮、脉、肉、筋、骨的作用。在临床中根据经筋循行分布及功能 特点,注意运用触诊,反复寻找肌肉萎缩凹陷及筋 结挛缩的分布方向,以及经筋 “结 ”“聚 ”“散”的 方向,分别布针。筋肉萎陷,经筋局部气虚则血停, 血虚则气滞,气血相辅,因此依循经筋分布局部用 针,促进补益的气血更快地渗灌于萎陷失用的筋肉, 从而起萎壮肌,疾病尽复。

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后遗运动障碍经验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54 岁,主因 “四肢无力 4 年”于 2013 年 7 月 19 日就诊。患者于外院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后病情无缓解。

刻下:四肢无力,行走不稳,不能独立行走站立。周身酸胀疼痛、 麻木,午后尤甚。胸部憋闷,自觉腹部肌肉拘紧, 腰部酸空无力。平素畏寒,惧触冷水,乏力,小便时有灼热感,大便软,成形。舌红绛,苔黄腻,少津。

查体:四肢末端轻度肌萎缩,四肢肌张力 低,双上肢肌力III 级,双下肢肌力 III - 级。腱反射存在,病理征( - ) 。

诊断: 痿证,脾虚湿热证。 治以健脾利湿,清热养血;

方药组成: 黄芪 12g,陈皮10g,薏苡仁12g,炙甘草6g,砂仁3g( 后下) ,天麻6g,钩藤10g( 后下) ,夏枯草6g,白薇10g,盐黄柏9g,牛膝12g,当归10g,炒白芍10g,制何首乌12g,炒酸枣仁15g,木瓜10g。6剂,水煎服,每日1 剂,分2次服。针灸治则;调中焦以补阳明,理带脉以束诸经;取穴及

操作方法:嘱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针中脘、天枢、水分、气海、带脉、五枢、曲池、合谷、二间、足三里、阴陵泉、丰隆、悬钟、申脉、解溪、内庭、公孙、太白。得气后留针20 min。起针后嘱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针大椎、脾俞、胃俞( 泻) 、三焦俞( 泻) 、肾俞、命门、居髎。手足末端诸穴进针 2~3 分,余穴进针 6~8 分,行捻转 补泻法。

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后遗运动障碍经验

7 月 23 日复诊,患者四肢无力较前好转,行 走仍不稳,可独立站立并行走约10 m,周身酸胀疼痛、麻木较前减轻。腰部有力,仍畏寒,惧触冷水,小便时有灼热感,大便调。舌淡红,苔薄 白。治则不变,上方加盐知母 6g、枸杞子10g, 减夏枯草、盐黄柏。针灸继守前法,补筋缩、肝 俞、魂门穴。

治疗2个月后患者独立步入诊室,腰部有力,下肢有拘挛感,小便灼热感减退。舌淡红,苔薄白。治则总法不变,上方加焦山楂6 g、僵蚕9 g、 全蝎 3 g、山茱萸10 g、炙鳖甲15g( 包煎) 。水煎服,每日1 剂。针灸加胃俞平补平泻,减三焦俞。 继续治疗1个月后,患者可以独立行走,腰膝有力,肢体拘挛、麻木消失,舌淡红,苔薄白。查肢体肌肉饱满,肢体肌力 V 级。

文章来自公众号(医来伸手资讯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