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第十九章 齐家。

 chenliwei80 2017-06-05

19第十九章 齐家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孔子说:“武王、周公,是最通达于孝道的人吧!能够实行孝道的人,就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继续先人未完成的事业。

1.       其达孝矣乎:是最通达孝道的人吧。

2.       人:指祖先。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春秋祭祀时节,修缮先祖宗庙,陈列祭祀器物,陈设祖先穿过的衣服,进献时令鲜食。

3.       春秋修其祖庙:春秋这里指祭祀的季节。祖庙:供奉祖先神位的地方。

4.       陈其宗器:陈设着祭祀时所用的祭器。

5.       设其裳衣:陈设着祖先身前穿过的衣服。

6.       荐其时食:给祖宗敬献时令鲜食。荐:敬献,献上。时食:祭祀用的时令鲜食。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

7.       序昭穆:宗法制度对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规则和次序。以周代天子七庙为例,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为穆。排列时,大祖居中,三昭位于大祖的左方;三穆位于大祖的右方,以此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次序、亲疏远近。

8.       序爵:按官爵大小排列次序。

9.       序事:按在祭祀时担任的职位排列次序。

10.     旅酬下为上:敬酒。指子弟向长辈敬酒。

11.     所以逮贱也:意指祖宗的恩惠惠及晚辈。

12.     燕毛:燕:同 “宴”,宴会。毛:毛发,意为长幼。

宗庙的礼仪,是用来排列父子、长幼、亲疏的顺序的;把官职爵位的次序排列出来,是用来区别贵贱的;把祭祀时担任执事的主次排列出来,是用来区别才能高低的;祭祀完毕后举行宴饮时,晚辈向长辈敬酒,是为了表示祖宗的恩惠已惠及晚辈;宴饮时按头发的颜色就坐,是为了使老少长幼秩序井然。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参加祭祀的人都各就其位,行先王传下来地祭礼,奏先王时代的音乐,尊敬先王所尊敬的,亲爱先王所亲爱的,侍奉死者就像侍奉活着的人一样,侍奉亡故者就像侍奉生存着的人一样,这就是孝的最高境界。

13.     践其位:指各在其位,站在应站的位置上。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制订了郊祭和社祭的礼仪,是为了侍奉天地神明的;制定了宗庙里的礼仪,是为了侍奉祖先的。明白了郊祭、社祭的礼仪,夏祭、秋祭的意义,治理国家就像把自己手掌里的东西指给人看一样。”

14.     郊社之礼:周代冬至祭天称郊,夏至祭地称社,指祭奉天地神明。祀():祭祀。先:祖先。

15.     禘尝(dì cháng)之义:周礼,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古代常用以指天子诸侯岁时祭祖的大典。

16.     示诸掌:诸:之于。把自己手掌里的东西指给人看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