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济医科大学:名校沉浮之校徽

 Oldcowboy909 2017-06-05

在中国,有这样一所学校,它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给它起名字的生母是另一所声名赫赫的大学,然而这所学校却远离了生母,并在高校合并热潮中投奔到同属豪门的继母门下,生母一气之下要收回它的名字,由此可以想见这所学校有着何等忐忑的心路历程。这所充满传奇色彩的学校就是同济医科大学,它的生母是同济大学,继母则是华中理工大学。



同济医科大学前身同济大学医学院民国时期毕业合影

笔者不相信宿命,然而如果探究同济医科大学的校史,就不得不感叹它浮萍般的身世飘零。1907年成立的“德文医学堂”是同济医学专业的开端。50年代初期,同济医科大学前身的同济大学医学院响应国家的号召,整体迁至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了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也许远赴武汉的那一刻起,关于它一切的爱恨情仇就已注定,这个异乡的游子虽然脱离了母亲的怀抱,但是在九省通衢的武汉却扎下根来,与荆楚大地融为一体,写下了不辱名门之秀的壮丽诗篇,不仅同济医科大学享誉中南,其麾下的同济医院也成为医学界的一块金字招牌。


同济德文医学堂时期的校门



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的校门



抗战期间,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到四川省南溪县李庄镇中心国民学校继续办学



同济医科大学的校门

然而游子的命运就像蒲公英一般,风起风落往往不是自己的选择,你绽放得越是绚丽,反倒越是悲情。同济医科大学落户武汉,是幸也是不幸,幸运在于大武汉文脉深厚,给予了同济医科大学足够的滋养;不幸在于,武汉名校众多,同济医科大学就算长得再茁壮,也终究生活在大树的阴影中,何况这样的大树还有两颗——武汉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大门,也许是故意为之,乍一看就像两个学校


在那场充满了机锋和暗战的身不由己的博弈中,华中科技大学最终成了同济医科大学的继母——2000年高校合并潮中,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合并为华中科技大学后,成立同济医学院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同济医院也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很多人为此叹息:其实武汉大学与同济医科大学渊源颇深,如果同济医科大学归入武大,可能是另一番结局。



同济医科大学校徽


不管怎么说,同济医科大学保住了同济这块与生俱来的胎记,而且跻身于全国六大医学院校。但是也别忘了,同济的真正源头其实是同济大学,虽然提到同济,人们首先会想到它的建筑实力是如何雄视天下。同济大学的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并,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也就是说,医学其实是同济大学的根基所系。继承自己血脉的唯一嫡子独立门户也就罢了,现在却为他人作嫁衣裳,这让同济大学颜面何在,心灵何安。



同济医科大学(教工版)


于是中国高校史上最离奇的“母告子官司”发生了,一直为失去医学而耿耿于怀的同济大学在与上海铁道医学院合并后,将其改名为同济大学医学院,原上海铁道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改名为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国于是乎出现了两个使用“同济”品牌的医学院,这还不够,2003年开始,愤愤难平的同济大学先后投书于国家商标局和相关法院,要求从同济医科大学手中收回“同济”名号,然而结果却是母亲败给了儿子。只是,谁是真正的赢家,谁又是真正的输家呢?



同济大学校徽


同济医科大学的分与合就像一场苦乐难分的历史活剧,它的开幕与谢幕似乎都与自己无关,虽然在这个盛大的舞台上,它也历练成了一代名角,然而有谁会想到鲜花与掌声背后的那向隅的眼泪呢?每次回到武汉,路过汉口的同济医科大学时,我都会想起齐豫的那首歌: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武汉医学院时期的校徽



武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徽章






同济医科大学的几枚徽章

来源: 徽映青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