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医学堂丨道医五臓概要(三)

 为什么73 2017-06-05

编辑/中国道医研究院



太极招生



三、心臓


无形有质的心以有质有形的心为全息性的载体,心居于胸腔,膈膜之上_.圆而尖长,形似倒垂的未开莲蕊。有心包卫护于外。心藏神,在慧观下,心中的阳我心神若以物元显形,则形如朱雀,以体元而显形则为赤衣童子,其名为丹元,字守灵。 阴我心神名为识神,它既是五臓阴神的统帅,同时又窃取阳我心神丹元对前五根的司理权,独自统驭六根,又名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成为后天意识的全权统御者。无形有质的心内有七孔三毛,每一个孔内都有窍神,分别名为:若缺、慧盈、灵副、奇谭、不初、 大成,灵后。上智之人,心的窍孔全都通明;中智之人,五孔心穴通炁;下智之人,无孔窍显于场中,若一窍不通,则窍神无踪。心为肝之子,脾之母,以舌为宫,阙窍则通耳,左耳为丙,右耳为丁。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起着主宰生命活幼的作用,故《索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何为君主之官?此即是指心中的丹元与识神同处于身国的皇官之中,心中的真正君主,本应当是真我本性,但是人类一离道失德以后,堕人后天,后天阴我心识神,就将其屏蔽于深官内苑。识神并且与阳我心神丹元争夺对身国的全部控制权。但是由于阴我心识神受到天然的局限性,它只能窃取对身国中随意肌系统的控制权,这就是前六根的主宰权。而身国中非随意肌的控制权,它仍然无法获得。因此,在生命的内身国之中,始终存在着丹元心神与识神心神这一对体元的争夺与较量,构成一对阴阳互根为用,只有德一的旋极图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平衡和扭转这种争夺。阴我心识神对身国的控制权,滋生于人类生长发育的3岁年龄阶段以后,在16岁之前完成稳固的独霸前六识的地位。只有尊道贵德,修身养性者,才能逐步弱化它的控制权,增阳涤阴,扶生阳我心丹元,正气才能真正确立,生命才能逐步走向真正的健康。如果放任我心识神的活动,由于它与其它四臓中的阴神为伍,与外五贼为朋,以心包中的五魔为用,就会使身国处于一遍混乱之中,各种疾病则会因生理功能的紊乱而泛滥成灾。故曰,心为君主之官。

    

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心与小肠之间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1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心主血脉,包括主血与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臓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故《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脉,即血脉,又可称经脉,为血之府。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脉道的通利与否,营气和血液的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血液的正常运行,故《灵枢·决气》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由此可见,《素问·痿沦》所说的:“心主身之血脉”和《素问.六节井藏象论》所说的:“心者,其充在血脉”,是针对心臓.脉和血液所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系统而言。这个系统的生理功能,都属于心所主,都有赖于心臓的正常搏动。因此,心臓的搏动是否正常,是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心臓的正常搏动,在道医学中理论上认为主要依赖于阳我心神丹元上持下的心气。心的搏动属于非随意肌运动,阴我心识神无法直接控制,但它却可以通过直接对控制者丹元的干扰而间接影响和损耗心气。丹元活力强,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在脉内正常地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面见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等外在表现。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赖于血液本身的充盈。如果血衰少,血脉空虚,同样也能直接影响心臓的正常搏动和血液的正常运行。所以,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  和脉道通利为其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丹元不强壮,不能抑制识神的活动,及时清除其所产生的有害质元物质,必定会导致心气不足、血液亏虚、脉道小利,势必形成血流不畅,或血脉空虚,而见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等外在表现,甚则发生气血瘀滞,血脉受阻,而见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以及脉象结、代、促、涩等外在表现。

    

(2)主神志。道医学对心主神志的慧观内察,比传统中医典籍中的记录,系统全面以及细致。生命机体内,无形有质的物质,分为四大系统,这就是精、炁、神、性,其中的神与性都属于三元中的体元系统人身内的性元,是符合自然大道客观规律的体元,当它们完全主持人的生命时,人的生命活动就会处于老子所指出的“无为而为”以及“无为而无小为”的自然状态,高度与自然和谐,内环境和外环境全都处于“中气以为和”的自然状态,但是,由于人类后天智识的逐步强化,产生了一个“去性而从心”的退化时期,性元全部都被后人材识所屏蔽,他们只能蕴藏于一点灵光之中,失去活力,无法再发挥作用。人体内的神,只是生命中的二级体元。而且神的定义,只是表述中级层次的体元,因此体内的神,主要是指五脏内的阴阳神和各个器官组织中的神。

    

心主神志,包含着两个系统,其一足以丹元为主导的阳性体元,他统领着体内-切非随意肌中的体元,进行非意识指挥的生理功能活动,仍然保持着一种“无为而为”的,生理自然工作状态。这些众阳神的生理工作,虽然会受到以识神为统帅的各种阴神的干扰破坏,产生生理上的负面结果,但是他们生理活动的善性方向仍然不会改变,而且也不会产生超过生理允许阈值的情志活动 。另一个系统则是以识神。


为主导的阴性体元系统,阴我心识神统领着全身所有的阴神,以及随意肌系统中所有“中性”的神,例如窍神.由于阴我心识神既统驭着前六根识,同时又帅领着对五臓内阴神的活动,产生超阈值性的情志活动,对内境进行伤损,因此又称其“主神志”。当弄清了生命中体元的阴阳生理属性以后,道医学才能正确地分析心藏的生理功能。心主神明,或称心藏神。神这一体元运用物元和质元,作用于有形的肉体各系统和器官,也就显现出广义和狭义之分。阴性体元识神所主持前六根功能就是一种外在的广义的体元活动,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前六根的外在表现,全都属于随意肌系统。例如整个人体的后天意识思维活动,外在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语言、听觉、应答、性生活、肢体运动、姿态等前五根的活动,无不包含于识神的范围。凡是机体表现于外的“形征”,都是机体生命活动中识神的外在反映,而内在的生理活动,深层全部非随意肌的活动,都是在阳我心神丹元主持下的内在反映。这两者的综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神气”。所以《索问·移精变气论》说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就是指这两种广义的神。狭义的神,则是指某一具体器官和组织中的体元。例如肝中的神和眼中的神,只负责某种藏器或者器官的体元,则是狭义的神。生命真相中的神,在中央决策控制系统中,天然地存在着丹元阳神和识神阴神。其下级又分成子系统,它们既相互作用,同时又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影响整个人体各方面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都是强调这种生理特征。

    

人的精神活动具有三大系统,分为浅表意识,又称其为后天智识;质层思识,又称其为无为灵感直觉;核心性慧识,又称其为藏识,真我本性、性慧。如果详细分类,则共有八识之多。这三大系统的精神活动,全都是心中三个神在大脑皮层、质层、核质层这三个“办公室。中的生理功能活动。心为神宅,脑为神府。住宅是休息的场所,而府则是办公和工作的地方,这是不能混为一团的界线。心场中的真我、阳我(丹元)、阴我(识神),在大脑中分别主理着各自不同功能的办公室。由于阴我识神的办公室,居于大脑的浅表层,处于前端区域,所以老子曾经揭示指出:“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非常形象地指明了阴我识神所司理的后天意思是“愚之首”。大脑皮层甚薄(泊),而且相对于厚厚的质层中的无为直觉灵感而言,它只是一种愚昧的产物。因而老子劝诫世人“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也就是要主动地增阳涤阴,扶生阳我丹元,转化阴我识神,让阳我丹元主持生命的精神系统,充分开发大脑质层办公室的功能,抛弃愚智,以无为而为的直觉灵感主持牛命。甚至向更高层次发展,请出真我,以大脑中核质层办公室为主导,让性慧统领阳我丹元和识神在大脑质层与表层的工作。那么生命也就能真正获得大自在,实现真实的天人合一。

    

这些内容同样早在《黄帝内经》已有精炼而明确的论述,只是如果医家不进行修身实践,不进行慧观内求,则无法进行正确的解读,或者存在偏执性。《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滑之心。”任,是接受、担任之义,即是具有接受外来信息的作用。古人之所以把心称作“五臓六腑之大主”,是与心主神明“心为神藏,脑为神府”的功能分小开的。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心为臓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又说:“情志之伤,虽五臓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别无不从心而发。”这一论述并未完全抓住五臓中生成的质元和物元对心中体元的直接作用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心主神明的生理现象,需要掌握住体元、物元、质元整体的双向互为作用性,正确全面地把握住其中的这“主”字的本义。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一定要包括丹元和识神这一对阳阴体元的正常工作环境,既需要它们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同时也需要他们同处于一个良业的内在周围环境中,而且没有外在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影响他们的正常活动。在这些前提下,生命的精神系统才能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考敏捷,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和正常。如果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异常,即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而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谵狂;或可出现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顿,甚则昏迷,不省人事等临床表现。

    

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血液是人体内有质有形的一种水性物质,同时也是神活动的最佳载体。正因为心具有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所以才具有主神志的功能。如《灵枢.本神》说:“心藏脉,脉舍神”;《灵枢·营卫生会》又说:“血者,神气也。”因此,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亦必然出现神志的改变。


2
心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喜。心在志为喜,是指心本身内在的生理功能中,其中阴我心识神所主导的情志活动,能产生超过生理阈值的一种质元物质是“喜”,这种物质同时可以直接作用于识神而表现为精神情志的喜。道医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内五阴神对外界信息的反应,存在着一个反射圆弧,首先由前无根的眼、耳、鼻、舌、身接受外界刺激的信息,然后以质元能量形态迅速传递给内五臓,在五臓中生成相应的情志物质,传递给心中的识神,作用于识神而引起最终的情志变化外象。


由于这种质元是由五臓的生理功能所化生,所以就把喜、怒、忧、思、恐称作五志,分属于五臓。《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在藏为心……在志为喜。”这是说五志之中,喜为心之志.喜,一般说来,对外界信息的反应,是属于良性的刺激,有益于心主血脉等生理功能,所以《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但是,喜乐过度,则又可使心神受伤,《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状况来分析,又有太过与不及的变化,一般说来,心主神志的功能过亢,则使人喜笑不止;心主神志的功能不及,则使人易悲。如《素问.调经论》所说:“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但由于心为神明之主,不仅喜能伤心,而且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因为心神的识神是内五阴神的总摄,五种情志质元能量和其中的毒素,最终都将汇集于心,作用于识神和丹元。所以《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又说:“愁忧恐俱则伤心”,《素问·本病论》亦说:“忧愁思虑则伤心。”

    

(2)在液为汗。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孔)排出之液体。所以《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吴瑭《温病条辨》也说:“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汗液的排泄,还有赖于卫气对腠理的开阖作用:腠理开,则汗液排泄;腠理闭,则无汗。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又同出·源,因此有“汗血同源”之说。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脉是指血脉。心合脉,即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华,是气色之义。其华在面,即是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显露于面部的气质和色泽变化中。 由于头面部的血脉极为丰富,如《灵枢·邪气臓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所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红润有泽;心气小足,则可见面色发白、晦滞;血虚则面色无华;血瘀则面色青紫等。故《素问·五藏生成篇》也说》也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

    

(4)在窍为舌。在窍,即是开窍。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义称舌为“心之苗”。在前五根之中,只有这个舌是心神的直接嫡系之识。舌内主持的体元名为“通命”,是一个中性的体元,舌识,既是由识神直接指挥,同时也能直接受丹元的指挥,在精神系统的修身工程中,古代极其重视舌识的正确运用。例如创造古文提供给人们讽诵朗读,就是运用舌与心神之间的直接连通关系,通过经典的文理能量作用力,主动使阴我识神的活动得到阳性的转化,增阳而涤阴,扶持丹元的功能与活力,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与获得德性的能量,使人能实现慧智双运。通过舌识的正确运用,同时也能从经典中提取质元能量调节身国内质元的质量,从而健康心身,预防调治疾病。舌的后天功能是主司味觉和表达语言,所以《灵枢·忧恚无言》说:“舌背,音声之机也。”舌的味觉功能,和正确地表达语言,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如果心的生理功能异常,可导致味觉的改变和舌强语謇等病理现象。所以《灵枢·脉度》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由于舌面无表皮覆盖,血管又极其丰富,因此,从舌质的色泽可以直接察知气血的运行和判断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心开窍于舌,是慧观内视发现的结果,古代医家通过长期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同样也验证和丰富了这一理论,而且《灵枢·经脉》说:“手少阴之别……循经人心中,系舌本。”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主舌”,心“在窍为舌”。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有病变,可以从舌上反映出来。如心的阳气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的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心火上炎则舌红,甚至生疮;若心血瘀阻,则舌质暗紫或有瘀斑;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则舌卷、舌强、语謇或失语等。

    

总之,在藏象学说中,心的生理功能,不仅包括心、血、脉在内的完整的循环系统,而且还包括主宰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素问·六节臓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即是对心的主要生理功能的简明概括。


[附]心包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又可称“膻中”,是包在心臓外面的包膜,具有保护心臓的作用。心包的形态和部位。古人也有描述。《医学正传》说:“心包络,实乃裹心之包膜也,包于心外,故曰心包络也。”《医贯》亦说:“心之下有心包络,即膻中也,象如仰盂,心即居其中。”心居包络之中,膻中在心之外,所以《黄帝内经》比之为心之宫城,如《灵枢·胀论》说:“膻中者,心主之官城也。”在经络学说中,手厥阴经属于心包络,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故心包络亦称为臓。,但在藏象学说中,认为心包络是心之外围,有保护心脯的作用,所以外邪侵袭于心,首先包络受病。《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臓六府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太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所以,在温病学说中,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的神昏、谵语等症,称之为“热人心包”或“紫蔽心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