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刘永年教授治疗小儿复发性口疮验案
2017-06-05 | 阅:  转:  |  分享 
  
2006年第27卷第1期

藤、路路通、水蛭、当归等;痰浊内盛,舌苔厚腻或血

脂较高时,可重用僵蚕、胆星、海藻,并增荷叶、苍术;

内热偏盛、面赤舌红者,可酌予白薇、功劳叶、女贞

子、墨旱莲、槐花、夏枯草、黄柏等滋阴泻火兼顾;阴

精亏损、体虚显著时,可重用枸杞、首乌、黄精、杜仲、

牛膝、桑寄生、楮实子、麦冬。阴损及阳或阳气本虚,

可酌加巴戟天、仙灵脾、黄芪、锁阳之温润,忌用刚燥

之属;反应迟钝、记忆不敏,可重用首乌、续断、石菖

蒲、远志、五味子以补肾荣脑,化痰开窍。

收稿日期:2005-10-15

编辑:王沁凯

1病历摘要

叶某某,男,9岁。2003年11

月7日初诊。

患儿自4岁起发生口腔溃疡,

缠绵难愈,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

显。今年发生次数较往年为多,且

缓解时间缩短,此次发作已持续1

个月未愈。刻诊口腔两侧黏膜、咽

部、上下唇及舌下有多处溃疡,米

粒大小,疼痛妨碍进食,食纳平平,

喜食凉品,口干,小便色黄,大便日

行1次,咽红,舌质红、苔淡黄,寸

口脉小弦。治拟清胃泻火、养阴化

湿。处方:

生地10g,丹皮5g,黄连2g,升

麻4g,银花10g,土茯苓10g,南沙

参10g,玉竹10g,麦冬6g,芦根

10g,生薏仁10g,生甘草5g。7剂,

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另予漱

口方:野蔷薇5g,黄柏6g,连翘

12g,生甘草5g。5剂,每日1剂,煎

水含漱。

二诊:2003年12月8日。药

后口腔溃疡明显好转,疼痛缓解,患儿家人自行按原方

取药服用,昨日左颊黏膜出现小溃疡1枚,稍有痛感,

最近1周大便稀溏,日行3次,腹不痛,不发热,舌质略

红、苔薄,脉细弦。转从健脾渗湿立方。处方:

煨葛根6g,黄芩6g,茯苓10g,白术10g,炒薏仁

12g,生炙甘草(各)2g,荷叶6g,神曲10g,车前子10g,

银花炭10g。14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三诊:2003年12月22日。口腔溃疡渐敛,唇内

黏膜虽仍有小溃疡,但痛感不显,咽红不痛,胃纳良

好,无发热,大便日解2次,不稀,舌质略红、苔薄,脉

小弦。治拟健脾化湿、清胃泻火。处方:

太子参12g,土茯苓10g,生白术10g,生炙甘草

(各)2g,生熟薏仁(各)6g,升麻4g,黄连2g,野蔷薇3g,

桔梗5g,荷叶6g,凤凰衣4g,银花10g。21剂,水煎每

日1剂,早晚分服。

四诊:2004年1月12日。口腔溃疡基本愈合,大

便日行2次,食纳尚可,舌苔薄,脉小弦。续治以健脾

升清、清热护膜,以巩固治疗。处方:

太子参12g,茯苓10g,白术10g,生炙甘草(各)2g,

熟薏仁12g,白扁豆10g,桔梗4g,升麻4g,黄连2g,荷

叶6g,凤凰衣4g,神曲6g。10剂,每剂分2天服用,每天

早晚各服1次。半年后随访,口腔溃疡未复发。

2讨论

复发性口疮是一种病因复杂、难以速愈的常见

疾病。刘师首先抓住小儿纯阳之体、稚阴稚阳的生理

特点,并注意到小儿寒温不知自调,饮食不知自节,

易使脾胃积热,蕴郁化火,循经上行熏蒸口舌,导致

口腔黏膜溃烂而作痛。针对病机治以清胃泻火、养阴

化湿,方用清胃散合益胃汤加减化裁,清火不伤正,

养阴不恋邪。同时配合煎汁含嗽法配合,更增清热敛

疮、镇痛消炎之效,并保持口腔洁度,做到内外兼治。

用药后患儿在短时间内口腔溃疡明显好转,大

便偏溏,日行3次,刘师又据此将药转甘淡,治以健

脾利湿止泻,用药力求轻灵,清补兼施,合参苓白术

散与清胃散两方化裁,并酌用凤凰衣,除能顾摄胃气

外,更取其以膜护膜之意。诸药合用旨在清降不伤脾

胃之阳,升散能解伏积之火,使虚者得补,实者得泻,

以收全功。

综观全案,刘师以清胃散为主方,法随证转,坚持

祛邪扶正、剿抚结合,并以参苓白术散巩固善后,其妙

尤在于第二诊的启承转折,可见刘师辨证准确,立法

精当,注重局部,着眼整体,思路灵活,可师可法。

作者简介:叶吉晃,男,1974年生,本科学历,中

医专业。

收稿日期:2005-06-01

编辑:傅如海

关键词复发性口疮清胃散益胃汤儿童病案刘永年

中图分类号R781.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97X(2006)01-0039-01







































(















,南



2

1

0

0

2

9

)

医案医话

39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