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背脉学经典,濒湖脉学第二波沉脉类奉送!加译文喽

 心田幽香 2017-06-05


小编导读

浮类脉已推送完毕,大家学得怎么样?脉学可是中医学的精华,要想掌握它,首先要背熟脉诀,了然于心,然后在实践中不断体会,才能心中了了,指下即明!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增加了译文,贴心噢~~不多说啦,一起背起来吧!第二波沉脉类奉送!


沉脉类

沉脉类主要有沉脉、伏脉、牢脉、弱脉。


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如绵裹砂,内刚外柔(杨氏)。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译文:沉脉,加重力量按到筋骨之间才能得到。好像棉絮包裹砂石,里面坚硬外面柔软;又像石子投入水中,必然沉到水底。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

尺部浊遗并泄痢,肾虚腰及下元痌。

译文:沉脉犹如水往低处流,脉来深沉,在筋骨之间软滑均匀搏动。一年四季之中,女子寸部、男子尺部出现沉脉,均属正常现象。

沉脉反映水饮停留阴经病变,沉数提示有里热,沉迟提示有内寒,沉滑提示有痰。沉而无力大多是阳虚与气陷,沉而有力属于积滞和里寒。

寸脉沉主痰郁水饮停留胸中;关脉沉主中焦寒,不通则痛;尺脉沉主白浊、遗精及泄痢,或肾气亏虚所致腰部及下腹痛。


伏脉:重按着骨,指下裁动(《脉经》)。脉行筋下(《刊误》)。

译文:伏脉,重按到骨骼,切脉指下才觉有脉动。

伏脉推筋着骨寻,指间裁动隐然深。

伤寒欲汗阳将解,厥逆脐疼证属阴。

伏为霍乱吐频频,腹痛多缘宿食停。

蓄饮老痰成积聚,散寒温里莫因循。

食郁胸中双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

当关腹痛困沉沉,关后疝疼还破腹。

译文:伏脉需要推筋按骨才能找寻,是指下搏动隐约感到深沉。伤寒见伏脉是发汗而解的表现,厥逆脐疼见伏脉则证属阴。

伏脉主病为霍乱呕吐频繁,或主宿食内停所致的疼痛。或是水饮老痰形成的积聚,此时应遵循散寒温里的原则。

胸中食滞气郁则双侧寸脉伏,表现为想吐吐不出,心中十分难受;关脉伏主腹痛、身体困重无力;而尺脉伏则主疝气疼痛如腹部裂开。


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脉经》)。

译文:牢脉,像沉脉又像伏脉,脉体实大而长,稍带弦象。

弦长实大脉牢坚,牢位常居沉伏间。

革脉芤弦自浮起,革虚牢实要详看。

寒则牢坚里有余,腹心寒痛木乘脾。

疝?癥瘕何愁也,失血阴虚却忌之。

译文:牢脉脉象弦长实大而又牢固,其脉介于沉脉与伏脉之间。革脉、芤脉、弦脉均在浮部出现,革脉虚牢脉实要详细诊断。

沉寒里实,则脉象牢固,为邪气有余,症见心腹寒痛或肝气犯脾。疝?、癥瘕等症见到牢脉无须发愁,而失血和阴虚征象出现牢脉则应注意。


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脉经》)。

译文:弱脉,脉象极其柔软而沉细,重按才能得到,轻取不能摸出。

弱来无力按之柔,柔细而沉不见浮。

阳陷入阴精血弱,白头犹可少年愁。

弱脉阴虚阳气衰,恶寒发热骨筋痿。

多惊多汗精神减,益气调营急早医。

寸弱阳虚病可知,关为胃弱与脾衰。

欲求阳陷阴虚病,须把神门两部推。

译文:弱脉搏动无力,重按才显现柔软之象,脉象柔细而沉,不能现于浮部。阴气衰微入阴,精血虚弱,老人现弱脉属于正常,但年轻人出现弱脉就要当心。

弱脉由于阴精虚损,阳气衰微所致,常见症状有恶寒发热、骨痿筋痿,或见惊悸、多汗、精神疲惫,应当益气血调营卫,及早医治。

寸部脉弱可以知晓是阳虚,关部脉弱大多是脾胃衰弱。要想诊察阳气阴精亏损之病,还需把两部神门脉仔细诊测。(神门脉,三部九候遍诊法诊脉部位之一,即手少阴心经神门处动脉,位于掌后锐骨端陷中的动脉处)


END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