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尚书》里的历史:《汤誓》——汤是这么创建商王朝的

 real寿元调养 2017-06-05

汤,中国第二个王朝——商朝开朝君主,他有好多名字,甲骨文称“成”、“唐”、“大乙”、金文称“成唐”,最出名的当然是“成汤”这名了:“昔有成汤,自彼氏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诗经·商颂·殷武》)是说在成汤做大王后,没有一个地方敢不来进贡尊王的,好气派啊。汤为什么能有如此大的气场呢?司马迁告诉我们,是因为汤德高所以望重。有一次汤外出巡视,看见有人网猎,在四面都张网,祈祷四面来的野兽飞鸟都进入网里。汤一听,忙摇头:“过了过了,这岂不是把禽兽都弄绝种了?”就让网猎者把网撤去三面,重新祈祷:“想往左边走的就往左边走,想向右边逃的就向右边逃。不听从命令的,就进我的罗网吧。”我不知道网猎者心里的阴影面积,但我知道诸侯心里的佩服面积。因为诸侯听到这件事后,都说:“汤的仁德真是到顶了,都已经惠及禽兽。”(《史记·殷本纪》)

人望极高的汤,对于不尊天意肆意害民的诸侯极为忿恨,一般是遇到一个就揍一个。当时汤控制区隔壁有个方国“葛”,这葛诸侯行事放荡,从不祭祀祖先。汤很看不过眼,就派人询问原因。葛诸侯说没钱买牲口祭祀,汤当即送了一批牛羊过去,谁想葛诸侯全用来做烤串吃了。汤又派人问为什么,葛诸侯说粮食不够无法祭祀。汤即派民众去为他们耕田,为了让民众专心耕田,还让老年人和小孩送饭。谁想葛诸侯知道有现成的饭菜入境时,就带人拦截饭菜,有个小孩不肯交出米饭和肉,竟被葛诸侯的人杀了。汤震怒,把葛给灭了。四海之内的人都称赞汤这种为民报仇不为地盘财富的义举。就这样,汤先后征伐十一次,所向无敌。汤向东征就被西边的埋怨,向南征就被北方的埋怨。埋怨什么?竟是不满为什么不先来征伐自己这边。各地黎民都伸长脖子盼着汤来,就象大旱时候盼望雨水一样。(《孟子·滕文公下》)看到这里,恐怕有人会认为孟子讲得也忒浮夸了。可别这么想,那是有诗为证的:“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诗经·商颂·长发》)当汤打遍天下无敌手时,他发现了一个最大的坏蛋——桀。桀是谁?禹的直系后代,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大王,当然是最后一任大王,没办法,谁让他遇上了汤呢。不过,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夏朝毕竟是个大国,汤有揍的胆子,汤的臣民可不敢苟同,反对声音还不小,比如:“我们的国君不体贴我们,放弃我们 种庄稼的事,却去征讨夏王?” 

又比如:“夏桀的罪行到底怎么样呢?”对于这些杂音,汤没有小视,特地开了一场征夏动员大会。在会上,汤解释:“各位听我说,不时我闲着没事干喜欢打仗,实在是因为夏王犯了许多罪行,上天命令我去诛灭他。上天要我揍他,我怎么敢不听上天的话呢?夏王犯下的罪恶老大了,他总是让黎民干活不给工资又不给休假,把黎民累得都咒骂:‘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能消失?我们宁可和你一起灭亡。’夏王这么坏,我必须按上天的旨意去救黎民于水火中。”

汤环视会场,发现大家对上天的意思不再有异议,开始进行征夏总动员:“你们如果肯用心辅佐我完成上天对夏王的惩罚,我将大大地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哦,我牙齿当金使,决不食言。如果你们不听我的誓言,哼、哼!我就会把你们一家老小杀的杀、做奴隶的做奴隶,谁也别指望我会开恩!”大会开得非常成功,“桀败于有娀之虚,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史记·殷本纪》)不过,《逸周书》并不同意《尚书》这段记载,表示商汤与夏桀的王位替换是非常温情脉脉的。当汤去桀城外的郊野驻扎时,城里的黎民都走到郊野跟汤一起住。桀就跟汤说:“国之所以是国,因为有家;家之所以是家,因为有人。现今黎民都不愿跟我,那我把国交给您吧。” 汤拒绝了:“别介,我只是替君王开导黎民。”于是黎民回到城里劝桀让位,桀很不好意思,就带着下属500人南迁到不齐。谁想不齐的黎民也奔往汤居住的郊野。桀又跟汤说:“国家还是归您吧。”汤又拒绝了:“别介,我只是替君王开导黎民。”桀又迁到鲁,同样的情况第三次发生,桀不干了,一定要让王位,汤没办法,只好召开三千诸侯大会来确定大王,三千诸侯谁也不敢做,汤只好无奈地坐到了大王的位子上。(《逸周书·殷祝》)难怪《易经·革·彖辞》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近期热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