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马大正运用经方治疗闭经验案4则
2017-06-05 | 阅:  转:  |  分享 
  
北京中医药2008年11月第27卷第11期Beijing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ovember,2008.Vol.27,No.11

马大正主任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硕士生导

师,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负责人,享受国务院颁

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其编写出版了六部学术著作,

其中《中国妇产科发展史》一书,填补了我国妇产

科发展史研究的空白;《中医妇科临床药物手册》

一书,开辟了编著专科药物学的先河;《妇科证治

经方心裁-206首仲景方剂新用广验集》,对仲景方

剂进行超范围、发挥性使用治疗妇科疾病的研究。

在临床上博古通今,中西结合,擅用经方,独创验

方,辨证用药,别具一格,常常效如鼓桴。笔者多

年侍从学习,对于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已有一

番心得。现将我师运用经方治疗闭经验案4则介

绍如下,以飨读者。

例1.患者,23岁,2006年4月24日初诊。自初

潮起月经不调7年,婚后未避孕未孕1年多。月经

史:16岁初潮,37天~6个月一潮,因此长期服用调

经类中药或性激素催经。经量先多渐少,经色鲜

红,夹血块,5~7天净。经前乳房胀痛,小腹胀,经期

小腹胀痛;带下不多,纳可,二便正常。末次月经:

2005年12月23日。B超检查提示:子宫三径35

mm×25mm×35mm,子宫内膜厚6mm。性激素测

定:雌二醇132pmol/L,泌乳素340.32μIU/mL;孕

酮0.5nmol/L,睾酮4.6nmol/L。生育史:0-0-0-0。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

通畅,宫颈轻糜,宫体后位,大小正常,质地中等,

活动度正常,压痛,两侧附件压痛。西医诊断:(1)

子宫偏小。(2)闭经。(3)慢性盆腔炎。(4)慢性子

宫颈炎。中医诊断:闭经(肝肾不足型),治法:补肝

益肾。方剂:八味肾气丸加味。药物组成:淡附片3g,

桂枝3g,熟地15g,山茱萸12g,淮山药15g,茯苓

10g,丹皮9g,泽泻10g,菟丝子15g,淫羊藿12

g,巴戟天12g,何首乌15g。7剂。

2006年5月4日二诊:月经仍未来潮,矢气多,

舌脉如上。中药守上方加槟榔10g、赤小豆30g,7

剂。2006年5月11日三诊:矢气已消,舌脉如上。中

药守4月24日方,加丹参15g、鸡血藤30g、川牛膝

30g,14剂。2006年5月26日四诊:月经5月24日

来潮,经量少,经色淡,今日经量转多,经色转鲜红,

无腹痛,舌脉如上。以和血调经为法,当归芍药散加

味,药物组成:当归9g,炒白芍10g,川芎6g,白术

10g,茯苓10g,泽泻10g,益母草15g,香附10g,

丹参10g,菟丝子15g,7剂。

按:该案从初潮伊始,即月经衍期、闭经,子宫

发育偏小,就诊时虽停经4月,但子宫内膜仍只有

6mm,却无分毫苦痛,似属无云不雨状态。分析病

证,当属先天不足,乙癸乏源。尽管经前、经期乳腹胀

痛,且妇科检查有慢性盆腔炎,但均可以暂时放置,

治疗应当“先予后夺”,即采用先补后泻之法

[1]

。故用

肾气丸加菟丝子、淫羊藿、巴戟天、何首乌补益肝肾,

3诊时预料胞宫将近充盈,再用肾气丸加丹参、鸡血

藤、川牛膝攻补兼施,活血催经。待经转之后,又改为

当归芍药散加味以畅流。

例2.患者,38岁,2007年2月8日初诊。末次月

经:2006年10月7日,至今4个月未潮,无不适。平

素月经周期45~50天,经量不多,经色鲜红,夹血块,

3~4天净,经前乳房发胀。纳可,二便正常。近来常觉

面部及全身潮热出汗。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

9mm。生育史:1-0-1-1,放置宫内节育环。舌淡红,

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轻

度炎症,宫体后位,正常大小,活动,质中,压痛,两侧

附件压痛。西医诊断:(1)闭经。(2)慢性盆腔炎。(3)

慢性子宫颈炎。中医诊断:闭经(肝郁血瘀型),治法:

疏肝调气,活血攻下。方剂:大柴胡汤加味。药物组成:

柴胡10g,黄芩9g,炒白芍10g,半夏10g,生姜4

片,大枣5枚,炙大黄10g,枳实10g,丹皮10g,丹

参15g,川牛膝30g,益母草30g,桃仁10g。4剂。

2007年2月12日二诊:月经仍未来潮,胃脘

马大正运用经方治疗闭经验案4则

雷丽红孙云朱寅州

【关键词】闭经;经方;中医药疗法;老中医经验

作者单位:325000,浙江温州市中医院妇科

848··

北京中医药2008年11月第27卷第11期Beijing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ovember,2008.Vol.27,No.11

不适,腰尻下坠感。性激素检测:促黄体生成素

13.42mIU/mL,促卵泡生成素4.07mIU/mL,雌二醇

287pmol/L。舌脉如上。中药守上方加香附10g,4

剂。2007年3月1日三诊:月经2月21日来潮,经

量中等,4天净。

按:该案闭经4月,而无所苦,平素月经后期,经

前乳房发胀,推断病因,以肝气郁结、瘀血阻滞为多

见。由于子宫内膜厚度已经达到9mm,虽有余疾,以

末治之。大柴胡汤是一张清疏肝气和通下结合的方

剂,加丹皮、丹参、川牛膝、益母草、桃仁,可以起到高

屋建瓴、活血攻下的作用,一诊之后腰尻下坠感,性

激素检测又排除卵巢功能衰退的可能,继续用上方

加香附疏理气机,经水终于来潮。

例3.患者,27岁,2006年4月19日初诊。平素

月经周期基本规则,经量正常,经色暗,7天净,无痛

经,无经前乳房胀痛。近一年来月经周期延后,或3

个月一潮,或需要注射黄体酮针催经。末次月经1月

11日来潮,带下少,纳欠,寐欠佳,大便结,一日一

行。生育史:0-0-0-0。B超检查显示:子宫三经之和

11.4cm,子宫内膜厚度6mm。舌淡红,苔薄白,脉

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

后位,质地中等,偏小,活动,无压痛,两侧附件无压

痛。西医诊断:(1)闭经。(2)子宫偏小。中医诊断:闭

经(冲任失调型),治法:温冲调经。方剂:温经汤。药

物组成:桂枝6g,吴茱萸4g,川芎6g,当归9g,炒

白芍10g,丹皮10g,生姜4片,半夏9g,麦门冬

12g,党参12g,炙甘草6g,阿胶(烊)10g。7剂。

2006年4月26日二诊:经水仍未来潮,大便稍

结,带下增多,小腹微胀。性激素检测结果:雌二醇

213.0pmol/L,孕酮0.8nmol/L,睾酮2.5nmol/L,泌乳

素213.14uIU/mL,舌脉如上。中药守上方加益母草

20g、丹参15g、川牛膝30g,7剂。2006年5月8日

三诊:月经5月1日来潮,5天净,无痛经。性激素检

测:促黄体生成素3.81mIU/mL,促卵泡生成素4.67

mIU/mL,舌脉如上。中药守上4月9日方,4剂。

按:温经汤是一张寒温结合、补泻兼施的方剂。

总结温经汤所治,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

血或月水过多及至期不来”,其中以调治月经病为

多,故徐灵胎称此方为调经总方,并不过誉。有动物

实验证实,温经汤可直接作用于卵巢,促进雌二醇、

孕酮分泌。患者就诊时子宫内膜厚度尚未达到月经

来潮的水平,故先以温经汤原方温冲调经,待冲任逐

渐满溢,带下增多,小腹发胀,有经汛来潮之兆时,再

用温经汤加益母草、丹参、川牛膝催经,三诊而愈。

例4.患者,20岁,未婚,2006年7月4日初诊。

末次月经3月21日来潮,至今3个多月未潮,无不

适。月经史:15岁来潮,月经周期30~120天,经量中

等,经色鲜红,夹小血块,7天净。经期小腹隐痛,带

下不多,纳可,二便正常。B超检查:子宫三径之和

10.9cm,子宫内膜厚度6mm。舌淡红,苔薄白,脉

细。西医诊断:(1)子宫偏小。(2)闭经。中医诊断:闭

经(气血虚弱型),治法:补益气血,调经。方剂:薯蓣

丸加减。药物组成:淮山药15g,当归9g,桂枝6g,

神曲10g,熟地15g,甘草5g,党参12g,川芎9g,

芍药12g,白术12g,麦门冬12g,杏仁10g,柴胡

10g,桔梗5g,茯苓10g,阿胶(烊)10g,干姜5g,

白敛5g,防风10g,大枣6个。7剂。

2006年7月11日二诊:月经于7月10日来

潮,经量少,经色紫红,夹有血块,无腹痛,咳嗽,舌脉

如上。治法:和气血调经,止咳。当归芍药散加益母草

15g、桔梗6g、牛蒡子10g、蒌皮10g、杏仁10g、前

胡10g,5剂。

按:该案虽月经数月不潮,但并无明显异常的临

床表现,辨证论治也存在困难。对于此类没有临床症

状的闭经患者,如果就诊时子宫内膜尚未达到来经

之前的厚度,大都可以先作虚证论治,暂时用补气

血、益肝肾的方法治疗

[2]

,通过对于子宫内膜厚度的

定期观察,对于一般患者只要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多

数可以促使内膜达到月经来潮的要求,而使得月经

来潮,并且还有可能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正如张景

岳所云:“欲其不枯,无如养营,欲以通之,无如充之,

但使雪消则春水自来,血盈则经脉自至,源泉混混,

又孰有能阻之者!”

参考文献

[1]马大正.马大正中医妇科医论医案集[M].北京:中医古籍

出版社,2006:143.

[2]吴大真,乔模.现代名中医妇科绝技[M].北京:科学技术

文献出版社,2000:86.

作者简介:雷丽红,女,副主任医师,马大正主任

学术继承人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后备负责人。

研究方向:月经病、带下病的中医药治疗。

(收稿日期:2008-05-09)

849··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